1984年,21岁的王长献遇见了自己的一生挚爱,谢玉花。两人既是同乡,年龄也相仿,性格上又十分合得来。于是在交往不久后,两人就决定要结婚。
不过,婚后才过了三天,王长献便被一封急报召回了前线。从1981年便入伍当兵的王长献,心中一直肩负着作为一名军人的责任,他怀揣“有战,召必回”的信念,果断赶赴了战场。
王长献
遗憾的是,1984年5月15日的老山地区八里河对越还击战,战事越演越烈,王长献在这场战役中壮烈牺牲,为国家和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意外,对于他的家庭而言是沉痛的打击,而对他的新婚妻子谢玉花来说,更是改变她一生的转折点。因为在王长献离世之后,谢玉花只能选择嫁给她的大伯哥,王长献的哥哥——王绍。
本来新婚刚过的夫妇,为什么丈夫死后,谢玉花会突然决定要改嫁呢?而且嫁的还是已逝丈夫的亲哥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个女人的故事。
谢玉花
缘起谢玉花是叶县仙台镇人,和王长献一样, 他们都出自普通的农民家庭。谢玉花的家境虽然不富裕,但是跟王长献家比起来,他们家还是算一户当地生活不错的人家。
王长献家里一共有八口人,除了他之外,还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弟弟妹妹。他的大哥长年患有疾病,由于家里穷,没钱治病也没钱讨老婆,所以一把年纪了仍然没有娶妻生子。
王长献虽然在家里排行老三,但与长男当家的常理不同,一直以来,王长献说得上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
谢玉花和王长献因缘巧合下结识,两个同龄人总有很多共同话题,很快就相恋了。
王长献和战友合影
二人不仅感情很好,谢玉花对王长献的各方面也都是十分满意。尤其是他的性格长相和为人处事,都让她越看越喜欢。
但因为王长献这样的家庭条件,谢玉花的家里人很不支持他们俩在一起。
谁家的父母会想让自己的女儿嫁了人还要吃苦呢?谢玉花的父母好几次劝她不要和王长献在一起。谢玉花从不听他们的,这也使得她和父母之间逐渐有了嫌隙。
当两人提出要结婚之时,谢玉花的父亲强烈反对。他很生气地告诉她:“你要是和他结婚,那就等着吃一辈子苦吧。”
谢玉花却不信父亲说的话,她想着,如果王长献在部队,自己就在家里帮他守好大后方,家庭条件肯定能在他们两个的共同努力之下慢慢改善。
每一个家庭都是这样,哪有一开始就很好的?谢玉花一直都这么跟自己说,她也常常和王长献这么讲。
王长献本就是个勤劳善良的男人,他不仅有一颗温暖的心,对家人不离不弃,而且就算家里所有的担子全部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他也从没有过丝毫的抱怨。
在谢玉花看来,这是王长献最吸引她的地方——能担责任。
两人在婚前曾约定好了,结婚后要一起帮助王长献的大哥成家,也要全力供小叔子读书,再帮小姑子物色一个好点的婆家,争取让王家能够变得越来越好。
抱着这样的念头,谢玉花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和王长献结婚了。
但就在结婚后的第三天,婚礼的喜悦尚未过去,悲情就已渐渐来袭。
上战场婚后第三天,就在谢玉花还沉浸在幸福和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时,部队传来一封“速归”的紧急电报,瞬间改变了这对新婚小两口的命运。
彼时,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如火如荼。自胡志明死后,登场的黎笋野心勃勃,将中国视为“敌人”,在国际舞台上手段强硬,中越不复之前的和谐。
面对越南的敌对态度,我国在多次沟通无果后,最终于越南军队侵犯我国边境后,发动了自卫反击战,从1979年开始,已有数年。
老山战役
王长献就是在这时,前去参加收复老山的战役。
谢玉花看着收拾行囊的王长献,泪水在眼里打转。她好不容易和自己的爱人走到了一起,成为了一家人,但转眼就要分别。
王长献不忍妻子伤心,但他是一名合格的军人,这就意味着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他知道这对谢玉花来说是种莫大的委屈,但他也对自己的爱人知之甚深。
旁人可能会哭着让他别去,毕竟一去不知何时能还,能不能还。
但谢玉花不同,纵然对王长献有千般的舍不得,但在国家大义的面前,她选择了理解。
图源网络
王家人不愿王长献离开,一家老小,人数繁繁,后面可怎么过日子?谢玉花强忍不舍,帮着劝说王家的一家老小,最终说动了一家人同意王长献去前线,不让他走得时候有一丝顾虑牵绊。
王长献离开的那天,谢玉花拿着他的照片,一直送他到村口。
眼看着就要分别,谢玉花强忍的泪水最终落下,此刻的她不是一个军嫂,只是一个新婚的小女人。
她抓着丈夫的手,哭着对他说:“我等你回来!”
王长献这一去,却是再也没能回来,他们俩的这次告别成了永远的诀别。
王长献之墓
亲者痛时间一天天过去,王长献部队参与的收复老山的战役,终于取得了圆满的胜利。和王长献同去的人好些都已经回到了家里,王长献却迟迟没有消息。谢玉花有些慌了。
她耐着性子又等了一段时间,终于接到了让她马上去一趟部队的通知。她以为是王长献回来了,于是赶忙做了准备,启程赶往了王长献所属的当地部队。
在去部队的这一路上,谢玉花一直在想,为什么长献不自己回来?反而是要自己去接他呢?难道是他受伤了?
她越想越心慌,心中逐渐有了不好的预感。
图源网络
站在门口,迎接她的是部队的领导。谢玉花感觉心里一阵酸胀涌到鼻尖,她想要知道消息,又怕是坏消息。
那领导看到她,强牵了一下嘴角:“王长献同志...他已经在河东山战役中壮烈牺牲了。”
迎接她的只有丈夫的阵亡通知书和遗物,甚至连他的遗体都没能见到。
谢玉花崩溃了,一直以来的希望变成了绝望,相爱的二人从此只能天人两隔。
她颤抖着手接过丈夫的遗物,浑然不知去处的转头就走,想要远离这个让她伤心的地方。
烈士证明书
领导看着她踉跄的步伐,心里放心不下,让一个小兵跟着她护送回家。小兵远远地追在后面,看到谢玉花半路上突然瘫软在地,赶紧冲上去扶她。
回到家后,谢玉花终日看着王长献的照片,裱在框里的照片是她丈夫年轻时入伍的样子,而她却会在其后慢慢变老。
在这样的打击下,谢玉花选择了自杀。
因为之前她的表现过于悲痛,领导担心她做出些冲动的举动,便给她配了个卫生员,看护着她。
谢玉花假装每晚睡不着,向卫生员要安眠药。在拿到卫生员给的安眠药后,她并没有按照医嘱乖乖地每次只吃一粒,而是偷偷地把药存了起来。当负责照顾她的卫生员发现的时候,谢玉花已经因为吞服大量的安眠药昏死过去。
图源网络
卫生员惊慌失措,马上把她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好在命是救回来了,但谢玉花始终没能够从伤心和绝望的精神状态中恢复过来。
“我想随他去了!”谢玉花躺在病床上,双眼无神地喃喃自语道。周围的人跟她说什么话她都听不进去,她也不吃饭、不喝水,每天都盯着天花板无助地发神。
部队的领导实在看不过去了,他将王长献上战场之前写的遗书交给了谢玉花。虽然这封遗书可能会给她以更沉重的伤痛,但这个时候,可能也只有王长献能够抚慰她的心情。
“玉花,当你看到这封遗书的时候,我已经在前线了。我对不起你,也舍不得你。”
图源网络
看着丈夫的字迹,谢玉花哭得泣不成声。她心里压着的石头像是被这两句话敲碎一般,随着眼泪消散。
她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地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反复地看着丈夫留下的最后的嘱托。这样过了几天之后,当她再次出现在众人视野之时,说了一句感动所有人的话:“我要回去,帮他把这个家撑起来!他是为国尽忠,我去帮他尽孝!”
部队里所有的人都震惊了,因为在这之前,部队的领导曾经劝说过谢玉花,让她留在部队里,他可以为她安排一份工作,这样她的的生活也更有着落一些。毕竟在那个时代,能在部队有一份工作,其实还是能拿到不错的待遇。
但谢玉花拒绝了。她这个举动,不仅是无私的体现,更体现了她同王长献一般的坚强不屈。
谢玉花
部队领导在听了她的话后艰难地点了点头,含泪对她嘱咐道:“要是有困难,你随时跟我们说,长献是个好同志,你要记住,他是为了国家!”
谢玉花带着义务回到王家,一见到王长献的父母、自己的公公婆婆,她直接跪倒在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虽然王长献牺牲的消息让所有人都沉痛不已,但在听到谢玉花决定帮王长献撑起王家之时,王家人深受其感动,哭成一团。两位老人自己尚站不稳,急着过来想要搀扶她,最终众人抱在一起。
在当时,按照习俗,丈夫死后谢玉花要回到娘家,除非改嫁。
为了能名正言顺地留在王家,谢玉花又做了一个让她娘家人无法理解的决定:她改嫁给了王长献残疾的大哥,比自己大十多岁的王绍。
在王长献去前线作战之时,谢玉花就已经帮这个家付出了很多。自此之后,王家的一家老小就变成了谢玉花的一切。
她不仅带着王长献的弟弟妹妹下田劳作,还将卖猪的生意一人操持了下来,每天起早贪黑,辛苦地帮扶着这个家里所有的一切,又是补贴生活,又是照顾公婆起居。
除此之外,她还照顾王长献病重的大哥。独自一人的她虽然势单力薄,但还是尽量让王家的生活显得井井有条。
“玉花,谢谢你啊!你救了我们全家啊!”王长献的父母不止一次地向谢玉花哭着道谢,虽然他们家庭困难,但这老两口还是想要报答谢玉花的这份恩情。
只是他们二人年事已高,再加上最疼爱的儿子王长献突然离世,老两口病倒在床后没过多久便相继去世了,即使谢玉花无比悉心地照料他们,依然还是没能挽回两位长辈的生命。
这对王家来说,又是一个沉痛无比的打击。
先是家里的顶梁柱走了,现在双亲也纷纷离世,王长献的大哥身体本来就一直不好,再加上患有重病,在接二连三的噩耗冲击之下,他的病痛急速加剧,基本就只能卧病在床了。
家里所有的重担全落在了谢玉花身上,她现在真正成了王长献以前的角色。
谢玉花一直回想着自己和王长献结婚时的那些约定,她隐藏起了自己的悲痛,把眼泪吞回了肚子里,咬紧牙关让自己打起精神来。
她将自己的重心放到了生活中,一边全身心照顾自己的小姑子,一边省吃俭用把钱凑出来供小叔子读书。
尽管如此,上天好像还是一直没有怎么眷顾过谢玉花,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日子没过太久,她的小叔子又患上了肝炎。
她不想眼睁睁看着他因为没钱治病,和自己的公公婆婆一样因病离世。于是她忍痛卖血,凑够钱给自己的小叔子治病。
千恩难以言谢。王家所有的人对谢玉花除了感激外,还有着数不尽的敬重。
对王长献的弟弟和妹妹来说,谢玉花就像是他们的父母一般,她为王家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几十年如一日。
弟弟妹妹都说,从来没有见过嫂子这样的好人,如果不是因为有她,这个家早就散了。
可惜的是,虽然完成了和王长献最后的约定,将小叔子和小姑子都抚养成人、顺利成家,但谢玉花不到50的年纪,瘦弱的躯体也因为常年做农活,而显得有些佝偻,皮肤也因为经常在日晒之下劳作,而显得黝黑不已。
但她好像从来不在意这些,只是坚强地为这个家庭奋斗着,一直坚守着。
当被问起为什么不求助政府、求助国家之时,谢玉花哽咽了。
按道理来说,烈士家属每个月能拿到一笔抚恤金,有了这笔抚恤金其实能给他们这个家庭减轻很大一部分负担,不过谢玉花一直没有得到这笔经济支撑。
原来,在王长献的父母去世之后,这笔钱由于直系亲属的死亡断掉了。谢玉花当时已经改嫁给王长献的大哥,所以她也不能作为家属再领取这笔抚恤金。
不过她从未去询问,也没有去争取过。因为在她的眼里,自己的丈夫王长献是为国捐躯,这种牺牲是无价的,自己也从没有对自己的选择感到过后悔。
“我四肢健全,虽然家里穷,但是生活也过得去。国家和政府已经把我公公婆婆照顾得很好,我留在这个家也不是为了领这个钱。”
“长献他是自愿为国牺牲,我也是自愿帮他照顾这个家,就算什么都没有,我还是会选择这么做。长献是我们家的荣誉,我们不能拿着烈士的鲜血向政府提要求,换取物质的东西。”
谢玉花
谢玉花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再多的苦和难自己都扛下来了,也不必麻烦别人了。
她坚强到连同村的人都说,从来没见过她这样的女人,这些年不仅从来没有向村上和政府提过任何要求,而且做什么都是为了别人,从来不考虑自己。
生活勉强能过下去,但贫穷让谢玉花,连出远门见丈夫墓碑一面的机会也没有。这也是她请部队帮忙的唯一一件事情:她想去墓碑前,见丈夫一面。
在站到王长献墓前的那一刻,她所有的情绪突然爆发了出来,好像只有在丈夫面前,她才能真正卸下自己坚强的一面,展现出脆弱。
“长献啊!你跟我一起回去吧!”谢玉花无助地哭喊,她的哭声是那样的撕心裂肺,让陪同她一起的亲朋和战友都忍不住也偷偷抹起了眼泪。
她坐下来趴在王长献的墓碑之上,把多年以来的委屈和痛楚都释放了出来。尽管在面对家人之时她总是沉默寡言,从不抱怨和诉说自己的难过,但在这一刻,她终于有地方能依靠一下了。
虽然面对的是已逝的丈夫,但不难看出,他还是她心中唯一的精神和心灵慰藉。
慰问
战争给太多家庭都带去了不幸和灾难,一场战争的胜利背后,必然是由血和泪构建起来的,也必然有着无数战士的伤亡和牺牲。
在对越还击战中,有数以万计的战士为国家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生命。这场战斗从1979年打响,前前后后历时近十年!可想而知有多少家庭因此破碎,又可想而知有多少战士因此命丧战场。
不过对于保卫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言,这场战争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伟大作用。
王长献所参加的老山之战,正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场经典战役。
虽然人民解放军经过近9年的血战,才完全收复老山,但也正是这场战役彻底打服了越南军,让越南不仅从军事上被拖垮了行动,在自己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方面也遭受了重创,可谓是穷兵黩武的现身说法了。
老山之战虽胜,但也确实残酷。
据数据统计,我军虽然歼敌四万余人,但牺牲了近三千人,在战后的陵墓修建过程中,也只有1800人有坟墓,当中很多还只是无名坟,有数以千计的遗骸还依然分散遗落在各个高地之上。
老山战役战士们
这些战士们的遗体可能被炸得粉碎,也可能躺在老山的某个地方,但已经再也没法被人找到了,他们也没法再回到自己的家人身边去,只能长眠于战场之上。
所幸的是,王长献战士现在葬于云南省麻栗坡县麻栗坡烈士陵园。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三十年,但他还是跟自己的妻子团聚了。
三天夫妻,一句承诺,三十三年的坚守。
平顶山政府慰问
谢玉花的这个事情在社会各界都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有很多爱心人士想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的一份心帮助这位烈士的遗孀,但都被她全部谢绝了。
在当地政府派遣代表对她进行慰问之时,她只是说:“真的很感谢政府,但我已经知足了。”
不过当地政府还是多次向上级请示,想帮助谢玉华恢复她的抚恤待遇。在经过不懈地努力之后,民政局终于帮谢玉花成功办理了烈士遗属的补助手续,还为王长献换发了新的烈士证明书。
拿过王长献新的烈士证明书后,谢玉花抚摸着证书上王长献的名字,向前来慰问的所有人鞠躬表示感谢。
她多年的坚守没有被辜负,丈夫的牺牲也不会被遗忘。 而让人最感慨的是,即使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她依然还是如此懂得感恩,没有丝毫的抱怨。
谢玉花和王长献是战争下无数家庭的缩影,在今天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享受着平静美好的生活地同时,一定不能忘记党和国家以及无数人民战士,为了今天这一切的安宁所做的牺牲和奉献。
不管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战争,我们享受的美好生活和和平,是因为无数将士以牺牲家庭的代价,代表我们战斗在前线。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烈士及其亲属,是他们的大爱成就了我们的美满。回顾历史,铭记历史,永远感恩党和国家,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做的分内之事。
每一段和平背后,都是先烈们的汗水和血迹,是无数个家庭化作力量,替普通人默默支撑。
对于这些先烈的遗孀和亲人,我们应当给予她们尊敬。
读者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快留下评论和大家一起讨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