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苏轼,我们太过熟悉。

读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了解他的豪迈;

读过“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了解他的孤独;

读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了解他的豁达;

但是,你读过苏轼的表白诗吗?

一个端午佳节,苏轼感念于侍妾王朝云的不离不弃,写下一首词,书写端午习俗之外,还写下与王朝云相守的誓言, 最后一句最动人。

苏轼 王朝云(苏轼为王朝云写了一首词)(1)

这首词就是苏轼的《浣溪沙·端午》。

《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这首词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端午,此时,东坡被惠州已是第二个年头了,在端午节这个团聚的日子里,看着侍妾朝云,于是作此词送给她。

苏轼 王朝云(苏轼为王朝云写了一首词)(2)

词的上片,预示端午节日,将开展浴兰活动,“明朝端午浴芳兰”,显得有愉悦的审美性。沐芳浴兰,遍及社会。参与者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正如词人词中所写:“流香涨腻满晴川”。

下片词人着重写了两项端午节俗健身活动。

其一,“彩线轻缠红玉臂”“以五彩丝系臂”。它辟邪驱鬼,使朝云“玉臂”“红”而长命。与用五色花线缠粽子投江以吊屈原之魂有同等意义。

其二,“小符斜挂绿云鬟”以“赤灵符著心前”。它能通神明,使朝云“云鬟”“绿”而身健。与小孩穿老虎腰肚,门上挂蒲剑以辟邪护身有同等意义。

词人着重描写缠线、挂符等民俗活动,新巧有趣,且用对偶句式,为的是“佳人相见一千年”,愿灵验得到应证。真是一语中的,画龙点睛。

这里的佳人,指的就是王朝云。

苏轼 王朝云(苏轼为王朝云写了一首词)(3)

“佳人相见一千年”是苏轼对王朝云的誓言,亦可看作是一句表白。

这个端午,苏轼和朝云相偕而过,望着一旁的朝云,苏轼说: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一千年,可见苏轼感情之深。

能让苏轼付出深情的女子,定然不简单,朝云就是如此。

朝云认识苏轼时,才12岁,彼时,她是苏夫人买来的丫鬟。

苏轼 王朝云(苏轼为王朝云写了一首词)(4)

《东坡笔记》里有这样一则故事:

东坡有一天退朝了,他吃了完,摸着肚子,对一旁的侍婢说:你们说我肚子里是什么呀?

一个侍女说:是文章。东坡不以为然。

另一个侍女说:满肚子都是机巧智慧。东坡也觉得说得不正确。

到了朝云,她说:学士一肚子都是不合时宜。

苏轼捧腹大笑,说:知我者,朝云也。

从此,他把朝云引为知己。

苏轼 王朝云(苏轼为王朝云写了一首词)(5)

18岁时,朝云被苏轼纳为侍妾。在古时,妻子的丫鬟升为丈夫的妾,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

况且,苏轼是那么赞赏王朝云,而朝云也不负东坡。

苏轼被贬惠州时,年近花甲,此时,王夫人已经仙逝,身边众多的侍儿姬妾都陆续散去,只有王朝云始终如一,追随着苏东坡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到了惠州。

对此,东坡深为感叹,他与白居易的侍妾樊素对比,写下“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的诗句。

白居易的侍妾樊素晚年离他而去,而朝云却一直相伴苏轼左右,不离不弃。可见王朝云在苏轼艰难时的陪伴,给了他多大的安慰。

苏轼 王朝云(苏轼为王朝云写了一首词)(6)

来到惠州的第二年,到了端午节,看着老迈的自己,对着不离不弃的朝云,苏轼说:佳人相见一千年。

可以想见苏轼此时老怀安慰的心情。

誓言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写下这首诗的第二年,朝云因为染上瘟疫,不幸去世,她永远的葬在了惠州。

苏轼大为悲痛,他写下墓志铭,许多诗作,怀念这位相依相伴的红颜知己。

想到那一年的端午,两人同过端午节,系绳结愿,那么美好,如果时间能够一直停留在这里,该多好呀。

如果人一生中,有一个人一直不离不弃,不论坎坷,不论幸福,都相伴左右,那么,年年都是快乐的节日,又何必非要应节令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