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解析】

《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一则成语故事。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来讽刺那些言行不一致,前后不协调的人。

【诗集简介】

《韩非子》是收录战国时期哲学家韩非及其弟子的作品集。其中记载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启迪人们的智慧,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主题概括】

这篇课文是一夜文言文寓言故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他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不能夸夸其谈,自相矛盾。

【课文笔记】

关注我,每天更新更多更优质的学习资料!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自相矛盾(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自相矛盾课文笔记)(1)

【词语积累】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自相矛盾(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自相矛盾课文笔记)(2)

【口述本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自相矛盾(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自相矛盾课文笔记)(3)

【本课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自相矛盾(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自相矛盾课文笔记)(4)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自相矛盾(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自相矛盾课文笔记)(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