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CCTV2以“偷密码的万能钥匙”为题,报道了“WiFi万能钥匙”窃取个人隐私的案例。

在我看来,这个报道是存在问题的,说严重点,他们是在用歪曲事实、恐吓用户的方式在做新闻。

万能钥匙解说细思极恐(万能钥匙窃取9亿用户隐私是真的吗)(1)

问题一:“从个人到商场,从外交大楼到金融重地,‘万能钥匙’统统可以轻松窃取密码”

这纯粹是在恐吓普通网民。如果真有这么牛B的软件,美国人还要棱镜系统干嘛?直接装个手机APP就行。

事实上,万能钥匙类(我说的是类,不只是它一个app,所有此类app都使用同类原理)软件,之所以能让你在许多地方连上WiFi,不是因为他偷了你的密码,而是有人主动“共享”了自己的WiFi密码。

想想,偷全国几百万个WiFi网络的密码,那是多大的工程,估计只有某些电信运营商,才能有这样的能力吧。(有能力不代表会做,这个要区分清楚)

问题二:“观众举报称,……这两款软件借用消费者的手机,会窥探这部手机周边和经过地点所有的WiFi信息,悄悄偷取各类WiFi的密码信息”

给CCTV普及一个常识,咱们日常用的手机都是无线电波接收装置(可以想象成一部缩小的电脑),可以用来接收2/3/4G信号,可以建立WiFi连接,这样的装置不可能主动窃取、窥探、偷取任何外界信息。

(这个柴犬像是黑奇士的logo)

说完了报道的问题,我来说自己的观点:

1、WiFi万能钥匙这种软件,肯定有自己的安全问题,反正我是不敢用这样的软件去蹭网。但他迎合了一批人的心理需求。去年我有个老家的亲戚来旅游,看他手机上装了WiFi万能钥匙,就问他为啥要装,这个亲戚说“装了就能上网,手机流量少,这个随时都能上,方便”

问他知不知道这个软件会把家里的wifi密码共享出去,他说“以前还真不知道。不过要是共享了也是应该的,毕竟你用了别人的网,别人用你家的网也应该吧”。

这就是不少WiFi万能钥匙用户的心理,上网是他们的刚需,隐私的重要性排在后面。

前不久在群里跟人争论,大家都对李彦宏的“中国人不重视隐私”愤慨,我这个亲戚就是最好的典型例子,可惜这样的人掌握媒体话语权的人接触少,他们在以自己的隐私观在臆想全国的网民。

2、WiFi万能钥匙能不能主动屏蔽一些敏感网络?

例如银行、金融机构、政府事业单位,有些员工的安全意识比较低,可能会把敏感网络的密码共享出去,这种使用场景值得开发者考虑。

作为问题的一体两面,黑奇士也呼吁这些敏感网络的管理者,应该加强对员工的网络安全教育,必要时对敏感网络接入设备上的APP进行白名单管理,使用更强的加密方式,采用设备绑定等方式,防止网络密码外泄。

3、媒体做安全报道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金刚经中讲,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所谓“如语”,就是事物是什么样就说什么样,不增加、不减少。

新闻报道也该是这样,真实的描述某件事情,不掺杂自己的个人感情,观点要用数据来印证,所有信源都该真实存在。

我就问一句:那个举报手机窃取WiFi密码的“观众”,姓什么叫什么,CCTV你敢答应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