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五中80岁特级教师(年近90岁的射洪中学退休教师刘国新)(1)

近日,射洪中学退休教师刘国新的

学术研究成果《椭圆周长的近似计算公式》

在《教育科学论坛》正式发表

襄阳五中80岁特级教师(年近90岁的射洪中学退休教师刘国新)(2)

襄阳五中80岁特级教师(年近90岁的射洪中学退休教师刘国新)(3)

襄阳五中80岁特级教师(年近90岁的射洪中学退休教师刘国新)(4)

射洪中学退休教师刘国新

刘国新,1934年12月生。1957年8月毕业于重庆师专物理系。1981年7月调射洪中学。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历任物理教研组长、年级主任等职,是四川省第四批中学特级教师。

襄阳五中80岁特级教师(年近90岁的射洪中学退休教师刘国新)(5)

年近九十岁高龄的刘国新身体健硕,精神抖擞。这项成果是他潜心研究数十年的心血的结晶。他说:“任何自然现象都内含着客观规律,千变万化的大自然蕴藏着诸多的未知数。”他有一颗挑战不可能的心,相信用初等数学知识能解读千年难题——椭圆的周长。在极差的条件下,无参考文献,刘国新孤身一人攻坚,手工画图,难度极大。

襄阳五中80岁特级教师(年近90岁的射洪中学退休教师刘国新)(6)

南宁师范大学教授在给刘国新的回复中表达了对他的敬意。“老先生将离心率、无理数和半焦距等组合在一个公式中,其结果是新的,公式也很简洁美观。”“文章没有参考文献,潜心几十载的研究,值得敬佩。”

襄阳五中80岁特级教师(年近90岁的射洪中学退休教师刘国新)(7)

《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部将刘国新推导出的公式与其它几个类似公式作了比较,认为刘国新推导的公式“计算量较小,而且比中学常用的椭圆周长计算公式精确度更高,十分适合用于中学的椭圆周长计算。”

襄阳五中80岁特级教师(年近90岁的射洪中学退休教师刘国新)(8)

“广学求真,德行职守”的射洪中学教师风范在刘国新身上熠熠闪光。“岁月不负追梦人”,研究成果在专业性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杂志发表,刘国新深感欣慰。

襄阳五中80岁特级教师(年近90岁的射洪中学退休教师刘国新)(9)

刘国新与市教体局、射洪中学领导合影

襄阳五中80岁特级教师(年近90岁的射洪中学退休教师刘国新)(10)

刘国新与市教体局、射洪中学教师交流

射洪中学校史关于特级教师刘国新的记载

刘国新,1934年12月生,四川省崇庆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57年8月毕业于重庆师专物理系,分配到射洪柳树中学从事物理教学工作。“文化大革命”中曾一度回乡务农,“文化大革命”后期回柳树中学、金家中学任教,1981年7月调射洪中学。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历任物理教研组长、年级主任等职,现为四川省第四批中学特级教师、遂宁市物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县教委特约督导员、县物理联教组长,县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等。

襄阳五中80岁特级教师(年近90岁的射洪中学退休教师刘国新)(11)

射洪中学校史记载

1957年,他曾被错划为右派,长期受到歧视,“文化大革命”中更是遭受了非人的待遇,但他坚信自己的问题总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因此,他勤奋钻研,刻苦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物理上的不少常数和一些天文数据般的200多个公式,他倒背如流,甚至能原文背诵。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艺术的探索上,他反复摸索,终达得心应手,妙趣天成之境。

襄阳五中80岁特级教师(年近90岁的射洪中学退休教师刘国新)(12)

刘国新受表彰照片

1979年历史改正了对他的不公正待遇,焕发了青春的他在业务上更加精益求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了总结他的教学经验,推动兄弟学校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1980年下期,县教育局在他所任教的金家中学召开了物理教学研究会。1981年调进射洪中学后,更是一心扑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上。他常说“要不辜负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当教师的首先要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不仅要尊重别人,还应尊重自己,才堪为人师表。”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当班主任期间,有时与学生发生冲突,他总是首先检查自己,只要自己做得不对的,事后都要当面向学生道歉。对班上表现不好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总是经常进行家访,了解学生情况,配合家庭作好学生工作。他家庭本不宽裕,只要学生一有困难,他总是送钱送粮毫不吝啬,学生有病他经常送水煎药。如85高5班学生陈元,家住农村,经济困难,他多次反映每月给该生十元助学金,不幸后陈元突患肝炎,他多方安慰,为了不影响陈元学习,他亲自给学生拿药,还亲自把煎熬的中药送到寝室,后该生考上北大物理系,来信说:“从刘国新身上,我看到了人民教师的高尚,你的抚育我将感恩一生。”由于他在教育上的突出贡献,曾多次被评为市、县、校优秀班主任、模范班主任。

襄阳五中80岁特级教师(年近90岁的射洪中学退休教师刘国新)(13)

刘国新昔日工作照

在他当年级主任期间,由于师资阵容年轻,缺乏教学经验,学生生源差,学习困难,这些均给年级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他克服困难,尽力配合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在场时,他从不当面训斥学生,而是用暗示的方法委婉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坚持师生平等的民主教育原则,为了调动教师积极性,他制定了我校年级工作的第一个量化管理条例,并设计出较为实际的考勤记载评比表,学生自治的风气也很快形成,结果该年级学风浓厚,班风纯正,曾被学校评为先进年级,被县教育工会授予“优胜集体”。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摸索出了中学物理教学的规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在备课环节中,他善于把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统一起来,注重形象与抽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他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创立的“读、议、讲、练、评、查”六步教学法,曾在原绵阳地区交流,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襄阳五中80岁特级教师(年近90岁的射洪中学退休教师刘国新)(14)

刘国新在四川省电化教学研讨会上发言

在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十分重视备课和辅导等环节,备课不仅对定律、定理、法则记得熟,而且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在哪里,甚至在哪页都了如指掌,对一些重要文字和数据,他几乎能原文背诵。授课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986年,他针对学校物理竞赛落后的现实,提出了“突破物理竞赛的瓶颈”,力争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提出了具体的竞赛辅导措施,随后精心辅导,后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第四届、第五届等竞赛中,他精心辅导的学生涂小平、师小军、谭勇、黄登勇分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二、三等奖,实现了学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零的突破。1987年下期,在教研组会议上,他首次提出“把自学放在物理课堂教学的首位”的教改思想,开始在物理教学中探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这一探索使得学校物理教学成绩大大提高,1987年后学校物理学科高考出口成绩多次名列市县第一,就是这项探索的直接结果。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花了大量精力自制教具,自制的教具《直线电流的磁场》、《电谐振》《楞次定律》《低压电源变频换向器》等,在省地市曾多次展出和演示,获得好评,本人也被评为县电教先进工作者。他总结的教学经验《单摆振动周期中的g值》《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场中的通电导体和运动导体》等论文曾先后在省地市交流。由于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突出贡献,1990年,四川《工人日报》曾以“一片丹心”为题,报道过他的先进事迹。1996年,被学校推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侯选人。

来源:射洪中学

编辑:孙 各

责编:林 敏

编审:詹良华

终审:周一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