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魏沛娜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物品包围的世界中。一个典型的德国人拥有一万件物品。在洛杉矶,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车库里不再只是停放着一辆汽车,还放着数百箱杂物。2013年,英国共生产了60亿件衣服,大约每个成年人100件,其中四分之一的衣服从来没有离开过衣柜。当然,人们总是会拥有物品,而且不仅为了生存,还会为了仪式、展示和娱乐而使用它们……”

消费多少和消费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紧迫也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最近,由后浪出品、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商品帝国》一书,叙述了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消费的理念是如何以自己的方式演变的历史,以及它对社会多个方面的重要影响和之后的发展趋势。本书作者弗兰克•特伦特曼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明末中国开始写起,论述了全球三大消费模式;之后,追溯了贸易和帝国对全球消费和品位的影响,并探索了人们对于家居、时尚服饰和便利性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些需求改变了私人和公共生活。

穷人创业必看书籍(读创今日荐书在过去的数个世纪里)(1)

《商品帝国》

[德] 弗兰克·特伦特曼 著

马灿林 桂强 译

后浪/九州出版社

2022年8月

特伦特曼详尽的描述表明,消费实际上是一种真正的国际现象,有着悠久、多样化的丰富历史,同时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19世纪和20世纪带来了百货商店、信用卡和广告营销,但也带来了道德购物者的崛起、新一代人的身份和最终亚洲消费的复兴。“只有认识到商品很重要,我们才有希望看到自己的生活是如何以及为什么这样依赖商品的。”特伦特曼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对我们不懈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这一全球挑战提出了长远的看法。他希望“给予读者用全新的角度来看待消费的机会”。

可以说,《商品帝国》这部著作兼有专业精妙的学术研究和引人入胜的叙述技巧,呈现了在过去数个世纪,那些诱惑我们并且丰富和动摇了我们生活的商品史诗般的历史。

特伦特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过于奢侈”或“琐碎无聊”的东西,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是“基本的”需求。然而,就理解历史而言,仅仅通过一个人自己的道德滤镜来看待过去,是不明智的。我们需要的是严肃看待历史参与者不断变化的态度——既有有意批判的,也有积极的、模糊的——尤其是如果我们想要理解“需求”和“向往”是如何逐渐扩大的。一味指责广告商和品牌的操纵力,会使我们因鲁莽而看不到人类是如何与商品打交道这个更丰富多彩的故事。

然而,本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将消费看作历史力量的产物。反过来,消费也改变了国家、社会和日常生活。“本书并不是要裁定一个道德争论,更不是要判定消费究竟是‘好’还是‘坏’。消费多种多样,其历史也异常丰富,因而自满的大众消费或个体自由这两种极端模型都很难套用。本书的主要目标不在于此:本书希望退一步思考,给读者一个从历史角度看待这个话题的机会,希望解释消费在过去的五个世纪里是如何以它的方式演进的。这就意味着,本书最感兴趣的是进程问题。更确切地说,本书关注的是两个进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进程是,随着时间推移,各种制度和观念是如何塑造消费的;另一个进程是,消费是如何反过来改造权力、社会关系和价值体系的。”特伦特曼说。

审读:喻方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