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现在花旦排行榜(科班跑龙套花旦小生受限)(1)

关注三湘都市报微信看E报︒

最近热播的TVB新剧《城寨英雄》无论制作、剧本还是演员的表演均令人眼前一亮。除了挑大梁的主角胡定欣、陈展鹏、袁伟豪以外,一众配角亦有出色表现。然而,无论是主演和配角,都是观众眼中不能再熟悉的面孔。而且近年来的TVB剧集难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即便偶尔有些经典场面,也存在互相抄袭和借鉴的嫌疑。

选材和选角风格大量重复,剧本荒不仅导致许多科班出身的配角和龙套演员被浪费,也让不少花旦、小生或力不从心,或出走。

科班跑龙套

无发挥空间

在《城寨英雄》中饰演“烂赌发”的魏惠文,其实是标准的学院派演员,1990年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戏剧系,他当年的同学中,有陈锦鸿、李婉华、张达明、魏骏杰等人,这些人尽管谈不上大红大紫,可几乎也都担任过男女一号,唯有魏惠文在TVB的配音组和演员组来回辗转,却始终得不到被重用的机会。他在TVB跑了二十多年的龙套。

这绝不是孤例,TVB有不少龙套演员都大有来头,有演艺学院的老师,也有香港话剧团的顶梁柱。如《陀枪师姐》中饰演关咏荷前夫的张锦程也是演艺学院的科班出身,他的本职工作是话剧演员,曾经数次获得“香港舞台剧奖”,但在剧集里多饰演一些无足轻重的鸡肋角色。

最近几年刚签约TVB的杨诗敏在成为电视艺员之前,亦在香港话剧团效力多年,她和张锦程一样,也是舞台剧奖项的得奖大户,可是进了TVB后,常常演一些怪胎角色。其实边缘化角色本来对演员来说应该是种挑战,演员可以通过塑造这些角色探索自己的潜力,与自己熟悉或者不熟悉的生活发生碰撞,无奈剧本都把这些角色写得太过脸谱化,没什么内心戏,让演员没有发挥的空间。

发展受限

大牌纷纷出走

不只是配角和龙套演员被浪费,因为TVB剧集千篇一律的选材和选角,让一众主角不甘心被限定而选择出走。宣萱就曾说过,在内地拍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而在TVB拍戏,因自身的大女人气质,常常只能出演一些女强人之类的角色。几乎只饰演职业女性的陈慧珊,在这方面的困扰似乎要更强烈。

如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的胡杏儿刚入行的那几年里,在《锦绣良缘》《再生缘》里演的都是些比较乖巧的女二号,角色并未给她太多发挥的余地。后来因为听话、刻苦、悟性高、戏路广,胡杏儿才越发受到TVB的重用,并常与吴镇宇、谢君豪等影帝级的人马一起演对手戏,已经算是TVB相对不被浪费的演员。可是2011年她夺得视后的《万凰之王》更像是TVB答谢她多年来的劳苦功高,剧作本身则雷声大雨点小,几乎没引发什么讨论,她于同年主演的另一部剧《怒火街头》反而更受欢迎些,之后《醋娘子》等一类剧集也属粗制滥造之作。

陈豪也属被大材小用之人,《妙手仁心2》里的心脏科医生林敏智就是一个亦正亦邪、智商和情商兼具的典范,类似的还有《天与地》里的宋以朗,同样有着粗犷和细腻的多个层面,但同样被他诠释得入木三分。只是大部分的时候,他也只能是在一些弱智剧集里装疯卖傻,最近两年的《潮流教主》和《水发胭脂》要么平淡无奇要么惨不忍睹,关键是从他最近的表现里,已经能看得出他的力不从心了。

大部分剧集

只有情节没有场面

TVB剧集除了选材和选角风格的大量重复,大部分的剧集,都存在着“只有情节没有场面”的问题,场面可以构筑人物关系、体现人物性格,那些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剧集和人物,都有辨识度高的场面帮助观众记忆。但不知道是TVB的创作人才供不应求的缘故还是创作人员善于偷懒,即便偶尔有些经典场面,也存在互相抄袭和借鉴的嫌疑。

比如《潜行狙击》里,巩sir的太太病逝,身为黑社会分子的“义丰坐馆”莫一烈带着一众小弟到灵堂鞠躬,灵堂上警方和帮派发生冲突,两帮人齐齐拿出手中的摄影仪器互拍,当然这个动作于双方的意义不太一样,对于古惑仔来说是挑衅,对于警方来说则是执法和立此存照。后来这个“互拍”的场面,在《使徒行者》中欢喜哥儿子去世时又出现了一次。又或许,这两集根本就出自同一位编剧之手。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自从《潜行狙击》里的Laughing Sir后,谢天华好像也没再出过什么经典角色了。

■来源:每日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