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七天乐,啥最火?毋庸置疑——《心花路放》。8天豪抢7.46亿票房,每天几乎都有一个亿入账,让片方心跳加速,心花怒放。同档期的其他大片与此相较都黯然失色,这个国庆是属于《心花路放》的黄金时代。这样的票房成绩,这样的引人注目,让业内人士不得不思索,是什么成就了《心花路放》,它究竟是凭什么?以下几方面绝对是关键:主创阵容强大、国庆黄金档期、预售和点映、新媒体整合营销和票务矩阵营销。

主创阵容堪称喜剧天团。导演宁浩凭借《疯狂的石头》一战成名,随即成为现代喜剧导演之王,只要是他的影片,只要听到宁浩这个名字,就是含金量的保证。那么,两位男主就更是喜剧传奇了,徐峥演而优则导,而后又作监制,而且部部影片都叫好又叫座,当年贺岁档的《泰囧》更是迄今为止国产片的票房之最。黄渤已经有了一个更为亲切的名字——黄国庆,网友称其将成为第二个葛优,无疑是中国喜剧界的顶尖大腕儿。三剑合璧,无敌票房保障。除此之外,在这部万众瞩目的影片中更有几位美女主演的加入,为影片增色不少,马苏、张俪、袁泉和周冬雨,都是青春美丽,为观众在欢笑的同时,带来一丝美艳。这样的阵容,在观众看来,已经是品质的保证,便有想去一探究竟的冲动。

心花路放讲的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成就了心花路放)(1)

国庆黄金档期的选择。内地电影市场在近十年的急剧发展早已是有目共睹,其中一些节假日更是万人空巷,国庆档期对于大片来说都是必争之地,意义重大。为何如此重要?七天的假期,无疑是休闲娱乐的好时机,约上三两好友一起吃饭逛街看电影,让身心都得到充分的放松。七天长假,是大家积极消费的好时期,不分时段,无论是好友相聚,家人相聚,还是情侣约会,重点就在于欢乐和放松,电影无疑满足这些条件。逛街累了去看场电影。跟好友吃完饭后做什么好呢?结伴看场电影吧。情侣约会,看电影更是必备桥段。大众有了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电影,跟亲朋好友分享电影。从过去五年的票房数据就能看出,国庆假期,绝对是电影票房的黄金期。2009年,国庆档期票房为1.89亿元,2010年为3亿元,2011年为2.65亿元,2012年为3.9亿元,2013年为6.29亿元,今年将近10.5亿,同比大增70%,而《心花路放》一部影片的票房就已超越去年整个国庆档期的总票房(数据来源:微信公众号光影魔方)。今年国庆档,大片云集,《痞子英雄2》、《亲爱的》、《黄金时代》等等,都是口碑不错的影片,但是在与《心花》同期竞争下,能收获2亿以上票房的都算是万幸了。可以看出,观众在假期更希望观看的是愉悦身心,放松神经的喜剧,《亲爱的》和《黄金时代》或许太过沉重,相信贺岁档亦是如此。

心花路放讲的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成就了心花路放)(2)

预售和点映这种营销新模式成为争取影院排片的利器。预售和点映是双刃剑,就是在电影正式上映前先售票,先做几场放映,一可做影片的口碑宣传,为上映造势,二由此影响影院排片。《后会无期》就是很好的例子,当时片方联合抠电影、猫眼和微信电影票等九大电商,为该片做预售,着实火了一把。这样的方式是要对影片质量有足够信心的,它直接影响影片的排片。传统的发行模式是发行方与院方之间沟通协商,争取高排片,靠的是院方对影片的预期以及两者的关系。而现在借助网络,借助新媒体的模式,出现了预售和点映,这样变成由消费者对影片的真实反映和口碑相传来反作用于影院,影响影院的排片,此种做法,不仅成为片方影响排片的利器,同时也为影院方排片做出了指导,其实是对电影行业整体发展十分有利的一种方式。这样的形式,更好的保障了影院的利益,也符合消费者的观影要求,观众喜欢的影片增加排片,保证随时随地观影,从而票房也随之提高。相反的,消费者不看好的影片也会比以往消失得更快,将更多的场次让出给其他影片,由此也更好的促进了电影制作的发展,快速提高影片的自身质量。《心花路放》结合预售和点映,极好的赢得了观众的口碑相传,保证了影院排片,国庆期间每日排片占比都在37%以上,宣发双得意。在这个过程中在线售票平台功不可没,抠电影、猫眼和微信电影票等在线票务平台全力配合,他们的大力支持,使得影片预售和点映快速进行,多渠道并进,覆盖面广,名声大噪。

心花路放讲的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成就了心花路放)(3)

新媒体整合营销和票务矩阵营销。业内现在最流行的就是这两个词,它代表的是新媒体在电影宣发上的真正崛起,对电影宣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曾经的传统宣发模式,在互联网的日益壮大之下,显得不够与时俱进,受众不够精准,而新媒体整合营销和票务矩阵营销,被越来越多的片方所认可,物料精准投放,迅速多面传播,切实的为影片带来了快速庞大的宣传效果以及票房转化,并降低了宣发成本。通过网络上铺天盖地关于《心花路放》的信息曝光,即可看出,这次《心花》在新媒体和票务营销方面下足了功夫。片方联合抠电影共同打造票务矩阵营销,效果空前。抠电影运用其曾经与《后会无期》、《大闹天宫》等多部大片的合作经验,为《心花》打造了百度全系的资源帝国,百度地图、百度百科、百度糯米和百度浏览器等等一系列的票务合作,争取最佳位置的电影信息露出,保证影片持续的宣传和票房转化。抠电影对此片的信心十足,更做出票务贴补的大手笔举动,为观众观影增添更大吸引,为影片宣传立下汗马功劳。与此同时,跨界线下合作也不可忽视,在《心花》的首映礼上,抠电影更大胆创新和突破,联合某知名咖啡店品牌为该片的跨界合作展开一种全新的模式,首映现场,该品牌提供餐券和咖啡杯赠送给现场的观众和嘉宾,片方与该品牌联合推出一款套餐,在店内凡购买此套餐即可赠送该片电影票。这种跨界合作的尝试,将是未来影片宣传的发展趋势,更是电影互联网宣发的一次大胆尝试,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双赢。

曾经,国产电影在宣发上投放的资金只有影片制作成本的10%左右,可是好莱坞的电影宣发费用早已做到与制作费用相等,近几年,国内各大片方渐渐意识到电影宣发对于票房收益的重要性,尤其今年国产电影宣发费用比例大大提高,票房收入也随之立竿见影,可见宣发的重要。相信,不久的将来电影宣发重心一定会集中于新媒体,精准投放和跨界创新是决定电影票房成败的关键。谁走在前面,谁就占领先机。目前看来,抠电影是此领域的先行者,随后会有众多宣发公司跟上,新媒体宣发的角逐才刚刚开始。

【By:影视工业网】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