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在《喝了这么多茶,你真的能分清芽和叶吗?》中,小懂提到了“鱼叶”的概念,有个可爱的粉丝特意跑来私聊小懂,“居然是这个鱼叶,我一直以为是多余的叶子……”
真不是硬聊缘分,小懂第一次听到时,也认为是多余的叶子……
不禁感慨茶圈的词语文化真是太有深度了,除了像“鸭屎香”、“砍头茶”等望文生义的词外,还有这种“鱼叶”、“余叶”的听音错形词。
小懂专门整理出几组听音错形的词语,一起辨识一下吧!
“功夫”or“工夫”
关于“功夫茶”和“工夫茶”,说法千奇百怪:有的认为都是指好茶;有的说“功夫茶”、“工夫茶”都是指的一种冲泡技巧;有的说“功夫”是指茶,“工夫”是指冲泡技巧,等等。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准确,这其中有一定的历史演变,听小懂慢慢道来!
我们先看看从古到今的“工夫”含义的变化:
武夷茶与“工夫”
在清康熙三十年,清僧释超全在武夷山为僧,与武夷茶结缘。其《武夷茶歌》中有“如梅斯馥兰斯香,大抵焙得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
说明他看到的武夷佳茗,是靠“工夫细”制出来的。这里的“工夫”显而易见是力气、时间之意,后来逐渐引申为花费工夫做出的好茶。
270多年前“工夫”为较珍贵之茶
清雍正在崇安县为令三年的刘埥,他在《片刻余闲集》中写到:
“武夷茶高下共分为两种:……岩茶中最高老者曰老丛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茶,次则花香……”说明在270多年前“工夫”就是指茶之名称,且为较珍贵之茶。
民国后到现在的“工夫”
当代著名茶叶专家吴觉农先生主编的《中国地方志茶叶资料选辑》载:“武夷岩茶与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
民国之后,岩茶就没有冠以“工夫”字眼了,“工夫”则全指红茶。
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红茶篇》中,将红茶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三大类,且按地域分为:闽红工夫、祁门工夫、休宁工夫、川红工夫、滇红工夫,等等。而福建“闽红工夫”又含坦洋、白琳、政和三大工夫。
而“功夫茶”,是指泡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功夫,要注重水、火、冲三者的把握。
“功”、“工”在广东潮汕、福建闽南的方言中读音是有区别的,吴觉农指出:在潮州方言中,“工”念音为“刚”,“功”念音为“攻”,闽南话也与之相近。到潮州就很容易听出“工夫”与“功夫”。
著名茶叶专家张天福也明确说过:“工夫茶为茶名,功夫茶为泡法。”
“丛”or“枞”
在很多茶书茶文中,都把茶的“名丛”误写为“名枞”。有经验的人看到后,会在脑子里自动转换成正确的意思,但这种不严谨这会误导很多人,使他们认知错误并且自以为是的闹出不少笑话。
我们先按字面去解释:
“丛”指密集生长在一起的草木;
“枞”其义为:①树木名:柳杉、松;②姓:如汉代有枞公;③县名,枞阳:在安徽省南部。其繁体为“樅”音(zong)。
武夷名丛
武夷名丛是指从武夷“菜茶”中优中选优培育而成的茶树优良单株的总称。
之所以称为“名丛”,一来这些品种是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名丛源于品种,高于品种,并且拥有个性特征;
二是因为这些茶树多是灌木型,一株株矮小的茶树堆在一起,就形成了“树丛”。
所以武夷名丛是“丛”不是“枞”!同样的单丛也是这个“丛”!
老枞
对于“枞”,一般和“老”字连在一起,如“老枞水仙”、“老枞红茶”等。
“老枞水仙”是指树龄在五六十年以上(以前要在八十年以上)的水仙茶树,水仙茶树品种属小乔木,存活时间比肉桂等灌木存活时间长,所以会有“老枞水仙”的说法,一般很少听到“老枞肉桂”等。
对于“老枞”的 观点,武夷山当地有这两种说法:一个观点认为“老枞”就是指水仙;
还有一种说法是“枞”带木字边,说的是茶树本身,故老枞说的是老的茶树,不一定就是指“老枞水仙”,所以也有“老枞红茶”的说法。
▲老枞水仙干茶
”碳焙“or”炭焙“
在一些茶叶制作中会有“炭焙”的环节,有很多同学就不解了,“碳”还是“炭”啊?
其实这个问题灰常简单!我们从字面就可以完美解释啦!
碳是一种主要呈四价的非金属元素,存在于自然界中(如以金刚石和石墨形式),煤、石油、沥青、石灰石和其他碳酸盐以及一切有机化合物的成分。
炭则是指具体的物质,如:炭黑、木炭、活性炭等。
▲炭
所以简单来说炭是一种物体,而碳是一种元素,正确的说法就是“炭焙”。
“复式”or“复室”
在白茶的萎凋工艺中,有一种萎凋方式叫“复式萎凋”,就是将日光萎凋与室内自热萎凋相结合。
很多人会错以为是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为“复室”……这是不对的,日光萎凋和室内萎凋是指两种萎凋方式,相结合所以应该是“复式”哦!
“鱼叶”or“余叶”
最后一组词语就是我们开篇的“鱼叶”问题啦!
▲依旧是这张熟悉的图!
鱼叶(Fish leaf),亦称“胎叶”,是茶树新梢上抽出的第一片叶子,因形似鱼鳞而得名。一般每梢基部有一片鱼叶,多则2~3片或无鱼片。
在一些精制白毫银针,会把鱼叶挑出,所以导致很多人误会这是多余的叶子,便称为“余叶”了,这是错误的。
所以“鱼叶”是茶树栽培学上的专业叫法,并不是因为它的存在多余……
这几组词语童靴们清楚了嘛?反正小懂是明白啦!
如果有类似的听音错形词,欢迎留言哦,一起补充学习!
原创声明:本文由“懂茶帝”独家原创。如需转载,不得删减,并请注明出处。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众号,随时随地提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