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简称“青”,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省会西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毗连,东南部与四川接壤,地跨黄河、长江、澜沧江、黑河、大通河5大水系,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一部分。青海有着“世界屋脊”的美称。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源”、“江河源头”、“中华水塔”。

青海最早的春天在哪(从青A到青H青海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1)

青A:西宁市

西宁,古称青唐城、西平郡、鄯州,青海省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处中国西北地区、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青海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和通讯中心。西宁历史文化渊源流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青海最早的春天在哪(从青A到青H青海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2)

元崇宁三年(1104年)置西宁州,取“西陲安宁”之意。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西宁卫,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西宁府,并置西宁县,为治所,1913年废府存县,置西宁道,属甘肃省,1926年废道,改设西宁行政长官,1928年属青海省,1945年设西宁市(县级),1956年升为地级市,为青海省省会。

青B:海东市

海东,青海省地级市,东部与甘肃省的天祝、永登、永靖、临夏、甘南等州(市)、县毗邻,其它三面分别与本省海北、湟中、黄南等州县接壤。海东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河湟地区由“逐水草而居”的原始游牧状态进入较发达的农耕文明。河湟各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开发建设,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青海最早的春天在哪(从青A到青H青海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3)

1978年设海东地区,因位于青海湖以东而得名。2013年2月,海东撤地设地级海东市,为青海省辖市。

青C:海北藏族自治州

海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自治州,位于青海省境东北部,北与甘肃省毗邻,东南与西宁市的大通县、海东市的互助县、西宁市的湟中、湟源县接壤,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大治州的天峻县毗连,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隔湖相望,东北与甘肃省的天祝、山丹、民乐、永昌、张掖、肃南等市、县毗邻,是青海省的主要畜牧业基地和油菜基地之一。海北古代是西戎、羌、吐谷浑等民族杂居交错之地。时至今日,海北境内除汉族外,尚有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

青海最早的春天在哪(从青A到青H青海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4)

1953年成立海北藏族自治区,因位于青海湖以北且境内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而得名,1955年改州,为青海省自治州。

青D:黄南藏族自治州

黄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自治州,地处九曲黄河第一弯,青海省东南部,东南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和本省果洛州玛沁县为邻,西北与本省海南州同德县、贵德县和海东市的化隆、循化县接壤。黄南藏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观有:尖扎县坎布拉国家级森林公园、李家峡电站大坝和库区风光、同仁历史文化名城、热贡艺术和收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的大型卷轴画《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藏传佛教寺院隆务寺、南宗尼姑寺、麦秀原始森林风光、泽库和日石经墙、河南圣湖仙女洞及青南草原风光等。

青海最早的春天在哪(从青A到青H青海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5)

1953年成立黄南藏族自治州,因位于黄河以南且境内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而得名,1955年改州,为青海省自治州。

青E:海南藏族自治州

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自治州,东与海东市和黄南藏族自治州毗连,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接壤,南与果洛藏族自治州为邻,北隔青海湖与海北藏族自治州相望,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素有"海藏通衢"之称。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群山起伏,河流绵延,森林茂密,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青海湖、日月山、倒淌河、龙羊峡水电站、河阴镇、神山古刹赛宗寺、伏俟古城、同德河北林场、直亥雪山等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

青海最早的春天在哪(从青A到青H青海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6)

1953年成立海南藏族自治州,因位于青海湖以南且境内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而得名,1955年改州,为青海省自治州。

青F:果洛藏族自治州

果洛藏族自治州,青海省自治州,位于中国青海省的东南部,东临甘南州和黄南州,南接阿坝自治州和甘孜州,西与玉树州毗连,北和海西州、海南州接壤。境内有阿尼玛卿峰、年保玉则峰;有古称柏海神湖的扎陵湖和鄂陵湖及其藏汉联姻历史故事,有拉加、白玉、查郎等名刹古寺和人文景观。自治州全境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被列入全国最大的自然环境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

青海最早的春天在哪(从青A到青H青海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7)

果洛系藏语音译,为部落名,意为“反败为胜的英雄”,后演变为今果洛州境内藏族诸部的统称和地域名称。明末清初出现“果洛克松(即‘三果洛’)”的名称,清代汉文史籍通译为郭罗克,析分为上、中、下三大部落。清末又译名“俄洛”。1912年后通译作“果洛”。1928年果洛地区划归青海省直辖,1953年设立果洛藏族自治区,因境内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而得名,1955年改为自治州,为青海省自治州。

青G:玉树藏族自治州

玉树藏族自治州,青海省自治州,是青海省第一个、中国第二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北与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相连,西北角与新疆的巴音郭楞自治州接壤,东与果洛藏族自治州互通,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邻,西南与西藏昌都地区和那曲地区交界。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有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有玉树歌舞、藏族服饰和奇特的风俗人情,有文成公主庙和众多教派的佛教寺院,有列入新寨嘉那嘛呢石堆和岗察寺殿内宗喀巴佛像,有“三江源”、隆宝滩和可可西里等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唐蕃古道”和“中华水塔”的美誉。

青海最早的春天在哪(从青A到青H青海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8)

玉树系藏语,意为“遗址”、“部落名”。原为藏族玉树部落名。相传玉树第一带头人垦布那欣建立部落的地区是著名的格萨尔王妃朱姆的诞生地,故名。1917年设玉树理事,1931年改玉树理事为玉树县,1950年设立青海省玉树分区,1951年改称玉树专区,同年设立玉树藏族自治区,因境内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而得名,1955年将自治区改为自治州。

青H: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海省自治州,位于中国青海省的西部,北邻甘肃省酒泉市,西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与本省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相连,东与本省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相毗邻,是青、甘、新、藏四省区交往的中心地带,是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支撑点和祖国西部腹地的交通枢纽,历史上曾是通往西域的古“丝绸之路”辅道。

青海最早的春天在哪(从青A到青H青海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9)

1953年设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1959年自治州移治大柴旦。1963年更名为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1985年改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因位于青海湖以西且境内以蒙古族、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而得名,为青海省自治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