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道士,不知道父亲是谁。
却得父亲吹、拉、弹、唱得真传。
他是一个拉着二胡,走街串巷,乞讨卖艺的瞎子。
却得音乐家杨荫浏的青睐,亲自为他记谱、录音。
就连伟大的毛主席也说,他的作品有浓郁的民间风味,要发扬光大。
什么人这么牛?
瞎子阿炳。
他用一生的曲折悲凉,谱写了旷世经典《二泉映月》。
让我们随着凄惨而又磅礴有力的琴声,走进瞎子阿炳的人生。
出生不明,悲凉的开始
瞎子阿炳有自己的大名,他叫华彦钧,其父是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华清和。
按理说当家道士的孩子条件应该不错,至少衣食无忧,快乐成长吧,偏偏阿炳遇上了不能公开身份的父母。
阿炳的父亲在一次葬礼的法事中,认识了秦寡妇,也就是阿炳的母亲,一来二去,两人产生了感情,偷偷同居,有了阿炳。
看着刚出生的阿炳,小脸圆乎乎、粉嘟嘟的,可爱极了,可阿炳的母亲却高兴不起来,摸着阿炳的小脸,悄悄落泪,她心里明白,这孩子出生,没名没分,注定要跟着自己受苦。
襁褓中的阿炳更没有想到,自己一出生,便成了罪恶的附属品,背负了寡妇母亲生活不检点的罪名,遭人唾弃。
一个无辜婴儿刚刚呱呱坠地,便要承担起父母情感的孽债。
阿炳能抱怨命运的不公吗?不能,因为他别无选择。
为了雷尊殿和自己的名声,华道士不敢认下这个儿子。
秦寡妇也以死捍卫了华道士的清白,自杀了。
阿炳没有了母亲,只能被悄悄送走,由同族的阿婶抚养,从小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小阿炳出生便遭人指指点点,活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那个年代,寡妇的私生子,注定要背负礼教的骂名,阿炳成了这个最悲催的人。
师父变父亲,秒变有钱人
阿炳流落在外,是华道士的一块心病。
华道士整天为人消灾减难,却不能抚养自己的儿子,心里总觉得愧疚,一直饱受良心的谴责。
华道士一看到小孩,就想到自己的儿子,总是担心:“他吃得好不好?听不听话?”
在阿炳8岁那年,华道士终于把他接到雷尊殿,跟自己一起生活,华道士并没有公开阿炳的身世,而是让阿炳叫自己师傅。
刚到雷尊殿时,阿炳面黄肌瘦,自尊心特别强,脾气不好,三句话不合意就发火,妥妥的问题少年。
阿炳的种种坏习惯,华道士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想:“这么多年儿子寄人篱下,没能得到父母的爱和教育,不能怪他。”只是暗暗下定决心,好好培养阿炳。
华道士用心操持着阿炳的一切,这让瘦小的阿炳有了家的感觉。
华道士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人称“铁手琵琶”,他很重视阿炳的教育,送他到私塾念书,手把手教阿炳拉二胡、打鼓、弹琵琶、吹笛子,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本领都教给阿炳。
春夏秋冬,阿炳的练习从未中断过,无论严寒酷暑,雷打不动地坚持着。
阿炳在寒风中,在骄阳下敲打石头练习打鼓,冷时瑟瑟发抖,热时汗流浃背,手依然有节奏地拍打着石头,手上全是老茧,练琴就更是辛苦了。
“师傅,我的手指出血啦,能不能着休息一下?”
“再来,最后一遍。”
“这个音符不对。”
……
这是华道士在雷尊殿教阿炳练琴时的日常对话。
阿炳知道,师傅严厉是为自己好,所以非常珍惜每个学习的机会,再苦再累,他都咬牙坚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阿炳跟着师傅一路努力,12岁时已经能演奏多种乐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阿炳32岁那年,师傅得了重病,师傅去世前,把阿炳叫到床前,跟阿炳说:“孩子,我是你的父亲,我对不起你,我走后,你要好好练琴,好好打理雷尊殿。”
阿炳又惊又喜,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得说不出话来,眼泪簌簌直流。
阿炳自言自语:“我有父亲,我的父亲是华主持,我真有父亲了。”
突然,师傅变成了父亲。
突然,父亲一下没了,留下了家产走了。
一夜之间,阿炳从一无所有,变成了有钱人。
阿炳除了悲伤,还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跌落谷底,陷入人生泥潭
阿炳继承了父亲的遗愿,接管了雷尊殿,同时也开始飘飘然,放纵自己,大把花钱,花天酒地,染上了吃喝嫖赌的不良习气,还养成了吸食鸦片的恶习。
渐渐地,阿炳根本无心再好好打理雷尊殿,香客们也因此不再光临雷尊殿。
如果你把⾦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样折磨你。
阿炳,一个踏实,为弹唱艺术倾尽全力的人,如今变成了瘦小蜡黄的吸毒鬼,甚至被道教扫地出门。
阿炳肆意挥霍着父亲的遗产,很快,终点又回到起点,甚至比起点更坏。
阿炳短暂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没有生活来源,只能上街卖唱。
放荡不羁的生活,让阿炳失去了道教人的体面,更糟糕的是染上了眼疾,没钱治疗,双目相继失明。
从此,阿炳在黑暗中度过自己的每一天。
他穿着长衫,结道士发髻,戴着墨镜,背着琵琶,右肩上搭着一个褡裢,褡裢里面装着笛子、箫和乐谱,他右手操弓,左手按弦,边走边拉琴。
饭店、游乐场、舞厅、电影院…
大街小巷都回荡着阿炳那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的悠扬琴声。
大家只知道,阿炳弹唱的曲子特别凄惨,却不知道,他是在这一张一弛的演奏中,诉说着自己凄惨的人生。
卖唱的人,免不了受人欺负,遭人打骂是家常便饭。
有时候,阿炳揭不开锅,没钱吃饭,都是靠朋友三元,五元的接济过日子。
平淡夫妻,相伴相守
知道阿炳情况的人,都可怜阿炳,看他又穷又瞎,好心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叫董彩娣的寡妇,俩人搬在一起,搭伙过日子。
阿炳叫董彩娣“阿彩”,阿彩家境贫寒,年轻时嫁给了镇上的皮匠,生有2个儿子,3个女儿,日子过得非常清苦,更不幸的皮匠早早就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
丈夫死后,阿彩根本无力养活5个孩子,于是,将大女儿送人,大儿子送去当学徒,两个年幼的女儿,也送去给人当童养媳,然后把小儿子寄养在自己的大姑子家中,前往无锡谋生,这才认识了阿炳。
阿彩有些笨手笨脚,但对阿炳很好,他们俩形影不离。
阿彩成了阿炳的眼睛,每天用一根竹竿拉着阿炳出去卖唱,他们走街串巷,走到哪儿演奏到哪儿,他们俩成了街上一道另类的风景。
有了阿彩这个领路人,阿炳能去卖唱的地方更多,活动范围也更广了,他们分工协作,阿炳负责演奏,阿彩负责收钱,配合默契。
阿彩感激阿炳,给了她一个家,一个依靠,给了她最大的安全感,所以她悉心照顾着阿炳的生活起居。
阿炳心疼阿彩,有时候朋友约阿炳吃饭,他总是说:“家里还有一个没吃呢!”都会把好吃的菜饭带回来给阿彩吃。
他们俩在社会的底层挣扎活着,相依为命。
偶然机会,成就旷世之作
阿炳有了老婆,开始奋力挣钱,他用二胡模仿人们说话,又根据时事,把新闻编成顺口溜,以说书的方式讲给大家听。
“说新闻,话新闻,新闻出勒,啥格场享?(啥地方),出在无锡,光复城门…我们四万万同胞,必须团结齐心,举起铁拳,歼灭疯狗,赶走鬼子,中国百姓,永保太平”阿炳讲得激情高昂,观众听得哈哈大笑,拍手称快。
阿炳最为经典的还是那凄凄惨惨的二胡演奏。
他右手操弓,左手按弦,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流水月光瞬间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阿炳的琴弦和指尖流出,如月光照水,水波映月,舒缓起伏。
突然旋律加快,似低声地哭泣,转为愤怒的倾诉,继而又变成了倔强的呐喊…
阿炳沉醉在二胡的演奏中,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仿佛全世界只有他一人,他哪里知道,此刻,听众已经泪流满面。
渐渐地,阿炳弹奏的曲子越来越受大家的喜爱,总是要求阿炳再来一曲。
观众的喜爱激起了阿炳又一次对音乐和艺术追求的激情,他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
有一次,阿炳在菜市场卖唱,听说红遍上海的滩簧艺人袁公仪回无锡老家东亭,便主动背着胡琴,拄着一根竹竿,独自一个人来向袁公请教,袁公见阿炳求学心切,便给阿炳拉了一曲《梅花三弄》。
为了拉好《梅花三弄》,阿炳先后拜访过十八位有名的琴师。
一个偶然的机会,阿炳的街坊老友黎松寿老师在音乐学院进修的时候,无意间用二胡演奏了阿炳的曲子,被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教授听到,杨教授惊呆了,问黎松寿老师,这首美妙的曲子出自哪位高人之手。
一打听,才知道是阿炳自创的曲子,杨教授带着学生,带着当年最先进的钢丝录音设备,找到了阿炳,他们要把阿炳经典之作录制下来,传承下去。
杨教授找到阿炳的时候,阿炳的身体非常差,已经三年没有弹琴,连家里所有的乐器都变卖了,杨教授借来两把琴,一把二胡,一把琵琶。
阿炳接过二胡,什么也没说,直接开始演奏,一气呵成,只听到杨教授一句“完美!”在场的人非常惊奇,这哪像三年没动过琴的人演奏的,只能说阿炳演奏的功力已经炉火纯青。
可是这曲子没有名字,大家让阿炳取个名,阿炳想了想说:“叫二泉印月”吧,后来杨教授建议,把“印月”改成“映月”。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就这样,阿炳的《二泉映月》诞生了,并流传至今。
阿炳的作品还有很多,可惜只留下了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六首。
阿炳的人生,如同他的《二泉映月》一样,跌宕起伏。
有痛苦、悲凉、抗争、放弃、努力、争取。
悲凉的出生,让阿炳发奋学习;突来的财富,让阿炳迷失自我;一生的苦难,让阿炳磨砺自己,创造了生命的绝响。
阿炳离去了,生活中,他成了苦难、流浪的代言人;艺术上,他是登峰造极的民间艺术家。
-END-
作者:舒欣
编辑:丹尼尔李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骂教授混蛋、看女生大腿,随性有趣的季羡林,到底有多接地气
2001年,医生为了娶小三,给妻子下毒两年,看着妻子慢慢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