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家的人,大多都有祖坟,我家也是,祖坟里埋了好几辈子的人,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正确的上坟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正确的上坟的方法(上坟那些事儿)

正确的上坟的方法

有老家的人,大多都有祖坟,我家也是,祖坟里埋了好几辈子的人。

我爷爷,是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的家长,他在世的时候,特别注重祭祀之类的事,上坟就是其中一项。每年的正月初三、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都要雷打不动地上坟。

由于在外上学,我们能参加只有正月初三这回。

一大早,爷爷就会拾掇起食盒和篮子,装满了各类供品和香烛纸钱。

除了奶奶、妈妈婶婶留在家里做饭外,其余人等都要跟着走一遭。

到了祖坟,照例要先清理下各个坟头的杂物,然后在每个坟头划个圈,里面铺上红纸,依次摆上煮好的方肉供菜、蒸好的花馍、各类水果点心,还要倒上一杯酒。

都准备完毕后,爸爸和叔叔就按照指示,先放响炮,再放鞭炮,意为恭请祖先们享用供品。

鞭炮响起后,爷爷就开始按照亲疏远近依次点燃香烛纸钱,同时嘴里喃喃地念叨着家里一年的情况,象是在总结汇报似的,让祖先们放心,继续保佑子孙平安顺利。

或繁或简地烧完纸钱后,我们就要跟着爷爷祭拜了,站在爷爷后面的是爸爸叔叔,再往后就是我们这些小萝卜头,不管年龄大小,三拜三叩,都是要结结实实跪下磕头的。

全部仪式结束后,爷爷会让我们把各式供品都留下一些,比如馍肉掐下、点心掐开、水果掰开放在坟头,最后把酒洒在地上。这些都做完后,就把其余完整的水果点心收回到原先的篮子里。

然而这时并不是马上离去,爷爷把篮子里的各类吃食分给孩子们,说是与祖先们共乐,我们边吃他会边讲一些先人们之前的事迹,比如兴办义学啦,散财救人啦等等,既是怀念先人,也是教育我们也要心怀四方多做善事。说到高兴之时,比如某个孩子获了奖或者有了别的什么时步,还会特别告知祖先,甚至舞蹈跳的好的孩子还会在大家的掌声里跳上一段。

不知是不是因为这种欢乐的气氛,我从没觉得上坟是阴森沉重的事,反而觉得很和乐很温馨,或许是因为爷爷吧。

爷爷去世后,老家没有人了。连过年也不再有大家庭一起上坟的事了。最多是我们一家,或叔叔一家分别去一趟,祭拜也从叩拜变成了鞠躬。

再往后,随着爸爸年纪渐大,去上坟的就只剩我和姐姐,一切都很简省,简单几样供品,有时甚至鞭炮也不放,烧些纸钱便匆匆离去。

再往下的孩子们,或许都不会来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