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1)

更松求卓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2)

光影助学,开启了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加入助学班也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感谢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发起人许洪绪校长,是许校长和公益大使们丰富了我的摄影艺术生活!让我这个青藏高原牧区的山里娃也能和城里孩子一样,走在同一起跑线上!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3)

WODEGUSHI

我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在青海省捐助成立的全国光影助学工程31校区的藏族学生-更松求卓,现就读于青海大学。我住在美丽的青藏高原三江源头玉树州称多县尕朵乡布由村,是高原上司空见惯的牧民。2018年我很荣幸加入了北京公益摄影协会,成为了光影助学班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4)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发起人、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创会主席许洪绪校长,每年暑假都会来到青藏高原,来到海拔4千多米的三江源称多县,为我们这些牧区的孩子传播影像艺术,为我们讲述人生之路上的成长故事,许校长对我们这些山里娃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十分慈爱!时常关心我们的学习成绩和身体状况,并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2018年7月21日,得知由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发起的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将要在我们学校成立光影助学班,而协会的创会主席、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发起人许洪绪校长将会和一些摄影大师一起亲自指导我们学习。我当时特别兴奋,因为我对摄影打小就“一见钟情”,我总是羡慕那些可以买得起昂贵相机并拿相机记录时代变化的摄影师,羡慕他们能够把最美好难忘的时光留存下来。因此对摄影渴望的我特别想加入光影助学班,可是助学班的名额十分有限(一个班只有宝贵的两个名额),班主任便决定抽签选两名同学。抽签结果公布后,我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名单上,但我深知机会千载难逢,我不愿交臂失之,而对摄影的向往给了我莫大的勇气,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决定和老师沟通协商,希望有机会可以和校长见一面,请求校长给我一个加入助学班的机会。令我欣喜的是,许校长同意了和我面谈!而在耐心地听了我对摄影的热情与期待后,竟破例让我加入了摄影班!好似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虽未中签,却得到了许校长亲自给我的机会!我内心十分激动,直到晚上躺在床上时都觉得不可思议。而在听课时我得知许校长已是花甲之年,这样一位老人不辞辛苦,千里迢迢的来到了青藏高原,却顾不上高海拔带来的缺氧反应,反而第一时间来到了我们学校,为我们带来了相机,给我们认真讲授摄影方面的知识,更让我在惊讶的同时感到了深深的敬佩!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5)

著名摄影家、中共称多县委尼玛才仁书记和许洪绪校长一起亲自为我们摄影辅导和指导创作。

我一直记得,许校长在开班的第一天,就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学会发现身边的美,我培养你们学习摄影,不是为了培养你们都去成为摄影家,而是希望你们用镜头发现身边的美。通过学摄影,开启你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老师的这番话让我时刻铭记于心,也影响了我之后的人生轨迹。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6)

2018年7月21日,许洪绪校长一行人来到玉树,在这一天,全国光影助学工程三十一校区在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第三民族高级中学成立。

在我们教学活动中许洪绪校长跟我们讲,我们身边不缺少美,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光影助学工程就是要教我们开启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学好摄影,拍好我们民族文化,用镜头记录我们美丽的家乡和幸福的牧区生活、乡村美育、牧区变化,身边的生活故事、校园故事、自己成长的故事等美丽片段。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7)

2019年7月,历时一年的学习后,我的作品第一次在光影助学工程青海五校区联展上拿了优秀奖,当班主任告诉我时,我无比的开心,兴奋。也从那以后更坚定的开启了我的摄影之梦。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8)

我一生都不会忘记同许洪绪校长一起来玉树做公益活动的亚楠姐姐和(她的父亲)我的伯父许仁民校长。

在跟着许洪绪校长和各个老师学习摄影的路上我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那是我在摄影上第一次获得成绩后,许校长请我们这些山里娃在饭店吃饭时,通过校长的介绍,我认识了友善的亚楠姐姐一家人。当她们得知我没有手机也不能在网上上课时,亚楠姐姐便自掏腰包给我买了一部新手机,让我能够更加方便参加协会的网上沟通交流以及更多的联系这个多元的世界。我真的很感谢像许洪绪校长这样的贵人出现在我的生命里,通过大家的帮助,我在摄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几年来,我从没摸过相机到今天拿着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发起人许洪绪校长捐赠给我的相机,在我们家乡学习着摄影,记录着藏族人民独特的民族风俗,这是我们青藏高原牧区孩子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可在许校长和我们当地公益大使的热心帮助下,我不但梦想成真,还发挥了我自己的价值,比如向大家展示着的我们藏族淳朴的民风和不同于南方山清水秀般辽阔壮丽的自然景色……

而在加入了光影助学班之后,在许校长和公益大使老师们的影响下,我不仅摄影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的文化课也有了明显的进步。我深知是摄影让我开启了另一只眼睛,透过相机上小小的取景器,我见证一个又一个瞬间,它带给我了远多于照片的知识和对人生的理解,它用晶莹的镜头教会我审视自己。我的人生有了很大的改变。我认识到光影助学工程这个团队,是一个正能量的组织,是帮助我们这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孩子学文化、学艺术的一个爱心的组织。因此,我下定决心,在好好学习文化课之余,有时间就去进行摄影创作。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9)

是公益摄影协会许洪绪校长和光影助学工程团队帮我们牧区贫困生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窗户,让我们这一千六百八十六少数民族偏远山区学生踏进这影像艺术之门。让我们有机会用影像记录自己民族文化,记录本民族贫困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时代的变迁。给我们这些少数民族同学一个文化交流平台,促进各少数民族大团结。

2022年10月份,我参加了全国光影助学工程特地为我们这些西部偏远山区的学生们开办的周六《光影微课堂》的摄影知识学习,在三个月的学习中,我不仅收获了全国光影助学工程教学部和公益大使李中弥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摄影知识,还很荣幸抽中了北京公益摄影协会许洪绪校长和韩宝花副主席捐助我们的精美画册的奖品。这本画册对我意义重大,它包含着北京公益摄影协会这个爱心团队的各位公益大使和老师们对我们这些偏远山区乡村孩子们的关爱与栽培。光影助学工程,让我们在这里免费学习着摄影,开拓着眼界,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更好的成长,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像许洪绪校长这样有爱心之人的努力。

通过在光影助学班的学习,让我领会到了这个世界需要大爱,将来我也会像许洪绪校长一样,学好文化课和摄影课后,回家乡去帮助更多的人,让光影助学工程这个大爱组织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最后,再一次感谢光影助学工程发起人许洪绪校长和团队所有公益大使们,感谢您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让我们也有机会能够学习艺术之美,开启我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您们辛苦了,这样无私的贡献既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也开拓了我们探索广阔天地的视野,更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摄影事业的发展!您们的大爱之心我们将永远铭记,将来我也要像您们一样学习,学会摄影,去帮助我身边像我一样的小伙伴们,把光影助学工程这份责任、这份大爱传递下去!让我们在许校长的谆谆教导中,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成为一名合格的光影助学工程接班人,将这项伟大的影像艺术助学教育工程很好的去传承和发扬广大!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10)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11)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12)

1

《勤奋的牧区娃》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13)

《勤奋的牧区娃》 牛羊主要是牧区的经济来源,俗话说“牧区的孩子早当家”,小朋友才三岁就开始帮助父母栓牛栓羊,早早成为了父母的好帮手。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14)

2

《留守儿童》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15)

《留守儿童》这张照片对我意义深大。这张是我第一次在全国光影助学班得奖的作品,看到我的成绩后,父母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慢慢支持我学习摄影。我还记得更尕老师(班主任)和才校长给我100块钱当路费让我从称多到玉树去领奖,那次我再次见到许校长,校长鼓励我好好学习文化课,在课余学习摄影,还得到了亚楠姐姐和她们一家人的帮助。我总感觉那一次是我人生的一次转折点。最后感谢父母和各位贵人们的帮助,因为你们的帮助让我认识了摄影 ,开启我了我的摄影之梦!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16)

3

《知识改变命运》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17)

《知识改变命运》图书馆里,一排排书柜,阡陌纵横,整齐又安静,仅能听闻来回踱步声。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天地,或用眼神肢体找寻,或俯首埋头书卷,或托腮徜徉冥想。阳光透进来,被高大的窗棱拆成倾斜的格子,再延着光柱洒下来。这个静谧的时空,毛细纤维在缓缓起伏飞舞纷绕,人的思绪在暗暗涌动,生机勃勃。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18)

4

《翻大桶》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19)

《翻大桶》 翻大桶是藏族牧区的一种娱乐方式,分两组每组排一人,最后那个组谁先全部翻完,则取得胜利。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20)

5

《人间烟火》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21)

《人间烟火》这是我们青海玉树藏区的9月份,天7点多才亮,老阿妈要4点起床,去挤牛奶、扔牛粪等。待活干完后到家里生火,再叫醒自己的孩子与丈夫。图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小车旁弯下腰干活的老阿妈。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22)

6

《我家的牦牛》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23)

《我家的牦牛》牦牛是雪域高原特有的、藏区最古老最具特色的畜种。西藏牦牛因其能在气候寒冷多变的恶劣环境中负重驰骋这一特点而被誉为“高原之舟” 。牦牛擅于在山路沼泽之间行走;具有其他牲畜无法相比的高山区长途运输特性;具有较强驮运能力(负重40公斤,日行40-60公里)。在远离公路的高寒山区是最重要的运输工具。2000多年 来,牦牛驮着牧人的家,四处游牧。即便在拥有 各类高科技运输工具的今天,人们在攀登珠峰的 时候,也是先由牦牛把登山物资驮运到海拔 6500 米的前进营地。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24)

7

《盛装的藏族姑娘》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25)

《盛装的藏族姑娘》每当赛马节我们称多县藏族都会盛装出席,一般有节日或参加婚礼也要盛装出席,图为藏族小姑娘是参加赛马节传统文化节日而盛装出席。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26)

8

《课间辅导》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27)

《课间辅导》是否还记得那年高三为了一道数学题算了一整天。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28)

9

《童真的笑容》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29)

《童真的笑容》只有在小朋友身上才能看见最天真无邪的笑容,她们天真的笑颜是否治愈了屏幕前的你。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30)

10

《高三五班的荣誉》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31)

《高三五班的荣誉》高三毕业已三年,但当我再次看到这张图片时,还是充满了满满的热情与不舍,它是高中我们三年团结友爱,一起努力学习荣获的班级荣誉勋章。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32)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33)

RONGYUZHANSHI

荣誉展示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34)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35)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36)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37)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38)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39)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40)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41)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42)

《收到画册时的喜悦》全国光影助学工程为我们这些西部山区学生举办周六《光影微课堂》时,我很荣幸获得了北京公益摄影协会韩宝花副主席捐助我们的精美画册。画册虽小,意义重大,寄托着从大美阿拉善到大美青海这一路上浓浓的情意。

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光影故事汇第26期)(43)

图文编辑:

梦羽 李姝伟 鑫洋

校对:黄群

图文资料提供:

更松求卓

传 播:

上官文祺 徐枭 陈钢利 桑尼 陈训通 马浩然 杨杰

邓家琦 马真蒙 杨永利 汪代芸 东占祥 贾学滢

叶占垚 王鑫 张生琴 韦国燕 何紫燃 沈慧琳

肖中婷 杨洁 黄鑫 更松求卓 张慧 杨梨

姚锐 黄群 谷鑫雨 石同 尼周

杨维丽 白玛南加 吴贵辉

总编审:李 霞

总策划:许洪绪

2023年02月20日 星期一

邮箱:xinyangsheying@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