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新闻联播》的镜头里,他被誉为“用青春力量托举大国重器的‘高铁侠’”;在凤凰网,他被列入“正在让人类颤抖的‘中国七才’”;而在他自己看来,他只是一个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的追梦人。他,就是“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四川省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西南交通大学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邓自刚教授。

科学家徐光启现状(他从日本博士后归来)(1)

邓自刚,1982年出生,四川泸州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四川省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基金获得者,国际磁悬浮大会(MAGLEV)执委会委员。主要从事高温超导磁悬浮及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研究工作,研制成功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环形试验线,率先验证了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的可行性。科研成果多次被CCTV《新闻联播》、英国BBC等报道。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70余篇,包括IEEE Trans系列论文30余篇(封面论文1篇),1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论文被引用1500多次。关键技术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已授权24项)。2019年9月20日,荣获腾讯基金会首届“科学探索奖”。

结缘超导,只争第一

高考后,邓自刚进入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学习,起初复杂的工程类课程让他始料不及,但是一场学术报告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2000年,世界首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于西南交通大学超导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2002年,王家素和王素玉两位老师在西南交大明诚堂做了关于世界首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的学术报告。

科学家徐光启现状(他从日本博士后归来)(2)

这场报告,揭开了中国在世界领先的超导磁悬浮领域研究的序幕。两位老师慷慨激昂的演讲将在场的学子深深感染,经久不息的掌声响彻会场。演讲后,学子们无不对两位老师所从事的事业心生神往,而邓自刚就是其中之一。

听完报告后的邓自刚没有犹豫地选修了两位老师开设的选修课,并得以提前进入实验室,那时的超导所有一个新目标——轨道交通世界最高速度600公里/小时。实验室的精神激励着他,一定要做一些标志性的东西出来。在邓自刚看来,“在科学研究里面,只有第一名,没有第二名。”

科学家徐光启现状(他从日本博士后归来)(3)

凭着对实验室和团队的了解,他顺理成章地攻读了西南交大此方向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博士毕业后,他先在日本东京海洋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回国后又再度回到母校任职。

落入低谷,不忘初心

邓自刚认为,做科研,一定要对自己做的东西有信心,而且一定要有发展的眼光。在他看来,做前沿科学研究需要有人去思考未来的技术,而且必须要以包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只要是在做一些积极的尝试和努力,我觉得就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如今的邓自刚可以这么豁达地谈论这些看法,与他曾经在科研上遭受过的冷眼与质疑不无关系。

科学家徐光启现状(他从日本博士后归来)(4)

2015年,西南交大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毕业生代表发言时数度哽咽,“竢实扬华,如我不为,何人当为;竢实扬华,若非今日,更待何时!”发言的最后,代表的几句宣言慷慨激昂,掷地有声。而在台下的观众中,作为交大青年老师的邓自刚早已湿红眼眶,为之深深动容。

当时的他正处于自己人生的最低谷,研究成果的不明朗,让他遭受到外界的诸多质疑。“不切实际”的误解时常困扰着他。刚回国时的冲天干劲似乎消磨殆尽,内心也没有了最初的满腔豪情。彼时的他很羡慕台上代表的那份自信,在众多的坎坷中,他觉得丧失自信是最糟糕的。

科学家徐光启现状(他从日本博士后归来)(5)

那段时期,邓自刚会在参加学生们的毕业典礼时,专注倾听优秀学子们的发言。交大人的自信与坚毅,是他自我治愈的源泉。“如果你轻易地就被打败了,说明人家说的是对的,你一点坎坷都受不了。”在一次带领学生爬山时,山顶上,邓自刚大哭了一场。之后,他开始更专注地投入到科研中。

沉淀自我,一鸣惊人

低谷中的两年,给了邓自刚沉淀的时间,他开始静下心做基础研究,为未来打牢基础。“我不喜欢和人反驳。因为我觉得反驳是没用的。我们就是靠实干来证明。比如,以前我们的车,有人评价说只能搭载1人,那我就做出能坐100人的车。有人评价说我们的车速度不高,只有50公里/小时。那么我就努力,让它跑得更快。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证明——用事实告诉别人你可以。”

多年默默努力之后,邓自刚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一些认可,而超导磁悬浮也迎来了比较好的发展机会。

科学家徐光启现状(他从日本博士后归来)(6)

2018年,邓自刚带领团队向着时速超过600公里的中国“超级高铁”发起攻关的故事受到了央视新闻的关注。团队实验室中的全球首个真空管道磁悬浮试验线和360度自稳定悬浮模型更是盛名在外,每天都有人慕名而来。

这一模型是邓自刚在磁悬浮列车的基础原理上,率先结合了“真空管道”的概念,从而进一步减小空气阻力,在地面创造了一个接近飞机飞行的环境。磁浮列车平地起飞,目标速度直指每小时1000公里。这个速度不仅超过了民航客机的飞行速度,同样远超目前全世界高铁最高运营时速。他也因此登上央视,并被冠以“高铁侠”的称谓,凤凰网也把他列入“正在让人类颤抖的‘中国七才’”。

2021年1月,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在四川正式启用,其预期运行速度目标值大于每小时600公里,邓自刚作为主研人员再度被公众聚焦。

科学家徐光启现状(他从日本博士后归来)(7)

然而,在邓自刚的眼中,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经历过诸多磨难之后,他反而看淡了荣誉和赞美,而更注重内心的满足感。“奖项荣誉得到后就是过去式。做好自己的事情,感受做事情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自己过踏实了最重要。”

科学家徐光启现状(他从日本博士后归来)(8)

如今的国际上,美国在研究“超级高铁”,日本致力于低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商业运行线,在这场大国竞争中,掌握原创性核心技术越来越重要。邓自刚在这一领域敢想敢做,十余年的坚持不懈和一丝不苟,让他冲在了世界高铁竞争战场的最前列,成为了下一代革命性技术研发的急先锋。

关注"西南交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更多关于国家首批"双一流"、211高校——西南交通大学最新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西南交通大学教师主页、扬华微语、看见泸州、人民交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