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盐源10月7日电 (杨珺)“现在大概摩梭人中70%仍然采取走婚制,这在外界看来不可思议,但目前为止走婚形式仍然符合摩梭人的生产生活方式。”7日,四川盐源县摩梭博物馆馆长何廷军对记者表示。

摩梭人走婚是人类的活化石吗(摩梭博物馆馆长)(1)

图为摩梭建筑祖母屋模型内部。 杨珺 摄

走婚制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是以感情为基础、夜合晨离的一种婚姻礼俗。男女双方所生子女,从母而居,随母而姓。大多数母系氏族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都难以存活,但川西高原的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母系氏族文化,成为最后一块母系氏族“活化石”。

摩梭人走婚是人类的活化石吗(摩梭博物馆馆长)(2)

图为摩梭建筑祖母屋模型花楼内部。 杨珺 摄

何廷军为记者详细解释了摩梭文化延续两千余年的原因。他表示,摩梭文化实际上包括其婚姻制度、建筑、音乐、舞蹈、宗教及纺织等多种形式,但最为外界所知晓的是“走婚”。

摩梭人走婚是人类的活化石吗(摩梭博物馆馆长)(3)

图为摩梭马帮赶马工具。 杨珺 摄

“实际上大家对于走婚也有很多误解,以为在摩梭文化中,男方的责任意识比较弱。”何廷军表示,走婚仅仅是婚姻形式,这种婚姻形式也并不意味着情感与内容的随意。“走婚并不等于‘一夜情’,实际上我就知道很多老人一辈子只走一次婚,他们的婚姻没有法律、财产的保障,但感情能够维持一生。”

何廷军认为,自然环境的封闭是摩梭文化能够保留的一个原因,但摩梭文化保留至今还与家庭财产的继承、母系大家庭的内部设置有关。

何廷军说,与从原生家庭分离出小家庭的对偶婚姻形式不同,走婚后男女双方仍然属于自己的原生家庭。“财产能够最大程度的得到保护,家庭得到壮大,而原生大家庭中的舅舅承担父亲的角色,养育大家庭中的子女。”

摩梭人走婚是人类的活化石吗(摩梭博物馆馆长)(4)

图为达巴经文真迹。 杨珺 摄

除为了壮大原生家庭外,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在家庭设置上有自身特色。“每个母系大家庭都有一位老祖母,她是母爱与权威的象征,同时还有一位‘达布’,负责家里的大小事宜,总管财务,分配劳动成果。”何廷军介绍,大型母系大家庭人口可能多达百余人,“很考验达布水平,跟一个现代化公司管理难度差不多。”何廷军说,这样的家庭内部设置,是摩梭人的母系文化能够维系两千年的重要原因。

不可否认,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摩梭文化也在不断流失。“受到最大冲击的是语言、文字、仪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何廷军表示,目前盐源县已经从多方面保护传统文化,如全面恢复祖母屋古建筑;建立博物馆;在每个村建立非遗传习所;不定时举办摩梭文化国际论坛等。“让孩子从小学习摩梭语言、传统礼仪与习俗等,继承真正的摩梭文化。”何廷军说。

据了解,2017年的摩梭文化国际论坛作为“2017中国四川环泸沽湖国际自行车公开赛”的主题活动之一,将在14日举行,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专家将共同建言摩梭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