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还没有起名字的宝宝,医生们习惯上是用母亲的名字加上字母B来命名。肖玲B和晓霞B同一天在同一个产房出生,两家人出院后联系密切,就约好一起来产后复检。宝宝出生52天了,都是母乳喂养,也都面临一个问题——肚子胀气,所以医生打破惯例,让他们一起就诊。
肖玲B出生体重3.2kg,现在才4.6kg,体重增加太慢。晓霞B出生体重3.1kg,现在已经5.8kg了,体重倒是正常。他们的胀气,分别是什么原因?
母乳喂养可能“吞了个寂寞”
肖玲B精神很好,在医生触摸他脖子的时候马上转过头想找吃的。肚子稍胀,腹壁脂肪较薄,叩诊大部分呈鼓音。
宝宝能吃吗?能睡吗?决定小婴儿生长速度的,主要是这两个因素。
“能吃!胃口很好,每次都会吸上半个小时,吃得肚子鼓鼓的,常常不到2个小时又要吃了。”宝妈补充,“平时肚子也胀,放屁特多,不臭。”
医生心里有了初步判断,问宝妈,平时母乳喂养是单侧还是两侧都喂。
“只喂一侧,他吃得慢,大概要二十多分钟,吃饱了就不肯吃另一侧了,一般很快就睡着了。”宝妈如是说。
实际上,一侧乳房贮积的奶水一般五六分钟就可以被吸光,后面继续吮吸,吞下去的主要是空气,用现在流行的网络用语就是“吃了个寂寞”。宝宝长时间吸吮一侧乳房,吸入大量空气,自然会导致腹胀、放屁多和容易呕奶。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侧贮存的奶水不够,宝宝容易因营养供应不足影响生长。
“没吃饱他为什么会乖乖睡觉?”宝妈很疑惑。
要理解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回想下一句老话——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对婴儿来说,吃奶真的是一件很费力的事,宝宝吸吮约20分钟就会很累了,这个时候虽然还未吃饱但也不会感觉饿,当然会选择睡觉。
“如果宝宝每顿都吃饱,一般是相隔3个小时左右才会醒来觅食,并且体重会正常增长。”医生叮嘱宝妈,哺乳6分钟后要注意及时换另一侧乳房。
但她又有新的顾虑:网上不是说后奶比前奶好,营养更丰富吗?
宝妈陷进了一个广泛流行的母乳喂养误区,过分执着于前奶、后奶之分,反而忽略了吃奶的总量。
固然,对于同一次哺乳,前奶和后奶的性状、成分是有所不同的,前奶含水量多而稀薄,富含水分、蛋白质、电解质和乳糖等,后奶性状浓稠乳白,富含脂肪,可以提供丰富的热卡。但是,宝宝一般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把一侧乳房的前奶、后奶全部吸光,她的纠结完全没有必要。
所以,正常的哺乳多数需要吸吮两侧乳房,一般每次吸吮15分钟左右(两侧总计时间),喂哺后婴儿安睡;按需哺乳,两次哺乳时间间隔3小时左右。
母乳喂养不像人工喂养,我们无法称量宝宝究竟吃进去多少乳汁。那么,怎样判断宝宝每次吸吮的奶量是否足够呢?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要考虑宝宝吃奶过少或者母乳不足了:
❏ 哺乳前感觉乳房不胀;每次喂哺15~20分钟后宝宝仍吸住奶头不放,仍有吸吮欲望;
❏ 吸奶后仍有哭闹、觅食等饥饿表现;
❏ 每次睡后1~2小时即醒来觅食;体重增加不理想。
能吃能睡也可能乳糖消化不良
晓霞B的情况,明显跟肖玲B不一样。他是个粉嫩嫩、肉嘟嘟的可爱丸子,能吃能睡,每次不到10分钟就能吃完奶,不哭不闹,乖乖睡足3个小时。不过,平时他也很多屁,尤其是在吃奶之后,大便每天有四五次,有股酸臭味。现场检查,肚子鼓鼓胀胀,叩诊大部分呈鼓音。
“虽然我家宝宝也总是吃一侧母乳,但他长得好,不像是吸奶的时候吞了很多空气啊。”宝妈困惑开口。
“应该是存在乳糖消化不良。”医生跟宝妈解释,乳糖是奶水中最主要的提供热卡的成分,肠黏膜有一种乳糖酶会帮助消化乳糖,如果宝宝吃奶量多,摄入的乳糖超过乳糖酶消化的能力,剩余的乳糖被肠道细菌分解产酸产气,就会导致肠胀气和大便酸臭了。
不只母乳喂养,牛乳蛋白过敏部分也表现出肠胀气。不过,食物过敏本身是不会出现肠胀气的,原因仍是过敏性肠炎带来的继发性乳糖消化不良或不耐受。
解决办法是循序渐进的。医生建议,可以先服用一种帮助消化乳糖的益生菌,如果效果不好再尝试用西甲硅油帮忙消气减轻腹胀,若问题仍没解决,就要考虑添加乳糖酶了——将母乳吸入容器,加入乳糖酶温浴半小时后,再喂给宝宝。
“不过,也不用紧张,乳糖不耐受是这个年龄段宝宝相对常见的现象,随着年龄增大,乳糖酶活性会被诱导增加。”医生在安慰的同时也提醒宝妈,随年龄增长,宝宝食量增加,一侧乳房的贮积乳汁会逐渐不足,哺乳时还是需要及时换侧。
总而言之,宝宝肠胀气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喂哺不当,咽下大量空气;乳糖消化不良,产酸产气。
当然,肠胀气还有一些少见的原因,如宝妈进食大量眉豆之类产气的食物之后,宝宝也容易出现肠胀气和放屁多。此外,大婴儿和儿童由于肠道蠕动紊乱(逆向蠕动)导致小肠细菌过多繁殖,也会出现肠胀气。
还有父母担心先天性巨结肠,几年前的“八毛门”闹剧,让很多人对这种病保持警惕。“不过先天性巨结肠属于梗阻性腹胀,患病宝宝更突出的是不排便和没有放屁,一般不至于误诊,如果存在疑问,去看看小儿外科即可。”医生说
作者|柯志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编辑|叶溱 周艳梅 责编|张秀丽
来源|《人之初》杂志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