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我到昆明,住在鸡鸣桥边复兴村244号姨妈家,224号商业厅宿舍院子,20多户入住其中,每家一间或两间不等,院子里小孩很多,而且喜欢听故事,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昆明的世界第一城?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昆明的世界第一城
1972年我到昆明,住在鸡鸣桥边复兴村244号姨妈家,224号商业厅宿舍院子,20多户入住其中,每家一间或两间不等,院子里小孩很多,而且喜欢听故事。
姨妈是大户人家的闺女,年轻时曾读过书。我到昆明的时候她已经双目失明,但记忆力特好,她给我们讲了许多有关老昆明的事儿。其中关于玉带河的传说,鸡鸣桥的由来,滇池的变迁,印象特别深。
有一天姨妈很是神秘地讲,你们知道,我们现在住的复兴村,清朝时在玉带河通往滇池的河坝上,所以复兴村下面的村子叫西坝,西坝的地名也是因为这个河坝得来的;明朝时我们在滇池边的码头上,再往上追溯,我们就在滇池水里了。
大姨妈的说法,我后来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得到证实。
元朝时昆明城叫“鸭池城”,马可波罗说是一座三面环水的“壮丽”城池,现在昆华医院往西的鸡鸣桥外,已经是滇池水域了。由于从小听姨妈讲老昆明的机缘,我对老昆明的历史和地理产生了兴趣。上学时选修了朱惠荣先生的昆明历史地理课,曾经在一个时间段内热爱上了历史地理学,于是,找来了方国瑜先生的《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侯仁之先生的《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朱惠荣先生的《徐霞客游记校注》和于希贤先生的《滇池地区历史地理》等等有关云南历史地理的著作啃。在这些书中,于先生有关昆明和滇池的研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史书把我带到了两千年前的滇池:两千年前,滇池水域把昆明坝子挤得满满当当,白天帆影飘飘,夜晚渔灯点点,滇国人在滇池中划船捕鱼;滇池四周的沃野里人们架着水牛,耕耘水田,种植稻谷;滇池岸边分布着错落有致的干栏式建筑的村落;节日里人们敲击铜鼓,举行划龙船比赛,一幅一衣带水、鱼米之乡的田园景象。史书记载滇国人“精于水战”,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于是,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也就是后来大观楼长联说的“汉习楼船”的典故。史书还记载,到唐代滇池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由晋宁转移到现在的昆明城,唐称“拓东城”、宋代 “鄯阐城”、元代 “鸭池城”、明朝正式起名“昆明城”。
昆明城自建城起就是一座三面环水的滨湖水城。700多年前的元代“鸭池城”,最南边到今天的土桥,北至五华山,东至盘龙江西岸,西到鸡鸣桥,“城际滇池,三面皆水”,城内市井繁荣,寺坊雄伟,被马可波罗称之为“壮丽”的大城。昆明城 “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舶蜂屯于城垠”(王升《滇池赋》)。
“三面湖光抱城廓,四面山势锁烟霞”的老昆明是一块:城内城外河流纵横、湖泊清幽,真正的高原湿地。那时的翠湖是临近滇池潘家湾的一个湖湾,所谓“昆明池水三百里,菜海与之为一体”。菜海子就是今天的翠湖。翠湖的地涌泉水直接入注滇池,滇池湖岸从西山麓的碧鸡关高嶢村沿普坪村、眠山到团山南边的梁家河村、菱角塘、潘家湾、土桥、官渡。历史上的昆明城边“蟹屿螺洲”、“萍天苇地”城内城外河流纵横、湖泊清幽,是一块真正的高原湿地。今天人们特别看重湿地这个名称,因为她是地球的“肺”。近年总结出来“生态治理”法,在滇池周边搞了许多人造“湿地”,用来过滤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