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

85后农村小伙用废弃木屋开农场(小夫妻用6年时间把一座农场装点成世外桃源)(1)

85后农村小伙用废弃木屋开农场(小夫妻用6年时间把一座农场装点成世外桃源)(2)

85后农村小伙用废弃木屋开农场(小夫妻用6年时间把一座农场装点成世外桃源)(3)

一对“90后”小夫妻,一个学医,一个学管理,毕业后放弃了在城市的工作,远离喧嚣经营农场,做起一对快乐的“农夫农妇”。经营农场在想象中很自在,但实际上对大多数人是一项苦、累、枯燥和难以坚持下去的事业。小两口却凭借经验和爱好坚持了6年时间,从事花卉和蔬菜种植销售,不但坚持了下来,还把生态、田园、文艺情调等元素融入其中,建设成一个浪漫的家庭式农场。农场设立了会员制并发展起电商,经营的产品也有了销路。3月30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这对时尚的“务农”夫妻。

小夫妻亲手搭建农场种植特色产品

位于苏家屯区白清寨沈阳水洞附近的小院,是“90后”塔塔和她的丈夫刘世成的杰作,并起名为花苼匠农场。塔塔告诉记者,“花苼匠”这个名字每个字都有它的含义:花代表美丽,苼代表绿色生活,匠是匠心精神。“花苼匠”蕴含了享受生活乐趣、用心经营的态度。

农场内的一砖一瓦、每一个场景,几乎都是由这小两口亲手搭建的。改建房子、装修虽然辛苦,但是两个人乐在其中。塔塔、刘世成主要从事的是花卉和蔬菜的种植与销售,已经做了6年时间。其中有很多特色果蔬,例如北海道番茄、水果甜玉米、生蚝叶。据介绍,像北海道番茄对纬度有要求,只能在这个纬度种出来。目前,小两口的农场经营得有声有色,还发展了电商模式和会员制,产品的销路也比较好。

与大多数年轻人喜欢的娱乐休闲方式不同,塔塔和刘世成更喜欢茶艺和花艺。采访当天,小两口还特意沏上一壶老白茶,请记者品尝。

都不是科班出身只因热爱田园生活

作为“90后”夫妻,他们缘何会选择开农场呢?塔塔表示,之所以选择这条路,最开始是因为她的姥姥。“姥姥生前特别喜欢种花,但是当时家里孩子多,她辛劳一辈子,始终念叨没有机会建一间花圃。姥姥去世后,我就开始进山种花,很希望完成姥姥生前的愿望。我也喜欢在山上光着脚随意奔跑的感觉。”塔塔说。

塔塔是一个特别开朗的女孩。她说,自己学医毕业后本来可以进入医院当一名医护人员,但她更喜欢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养养花、种种菜。她把养的花和菜当成自己的“作品”,在欣赏它们的同时,卖给同样喜欢它们的人,塔塔管这叫做“成就”。别看他们将小农场侍弄得这么精致、漂亮,小夫妻俩却没有一个是学习农业或者园林专业的,完全是出于热爱。

力求将多种元素纳入到这座家庭农场

花苼匠农场的经营形式类似于国外的家庭农场,夫妻俩又使之更加精细化,力求把生态、田园、文艺情调等元素纳入其中。喝喝茶、聊聊天、插插花,生活得十分惬意。塔塔告诉记者,她想打造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农场,而是有更多的门道在里面。

“‘朴门农艺’这个词可能在许多朋友耳中并不是经常出现,原初的朴门是借鉴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动模式,效仿森林中各种植物的生态层次和共生合作关系,来设计和构建可持续性的食物生态系统。而经过设计的朴门更像是一种严格遵循一定逻辑的思维模式,让设计元素相互作用,减少废弃物,从而形成一套新的高效系统。朴门最先是用于探索食物的永续性,也就是应用于生态农业。简单地说就是如何通过设计,将一个农场或者基地打造成自给自足的‘食物森林’。”塔塔说。

远离城市喧嚣靠写随笔抒发心情

远离城市喧嚣,养花弄草给了两个人更多的闲情逸致,塔塔也经常会写一些散文抒发自己的心情。立春当天,她写了一篇随笔,记录了她建设新庄园和当了多年园主的心情。

随笔内容:

几年前,还在旧园,我有一株日本来的铁线莲,那时还甚是“稀有”。国内还不过百株时,我有两株,稀罕得不得了。

是春末夏初,某天,井口坏了。修理井的师傅约了上工的时间真真切切是清晨,不过四五点,大家就在山上给师傅打下手了。

我帮不上什么忙,闲着没事,坐在搭好的花架下,看熹微的光慢慢衬着睡眼惺忪的藤幕。

我那时一转头,就遇到了“时至今日”,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那几朵花。并不是“那一株”,而是“那几朵”。

它们就灵动地斜倚在给它们准备的细梨木枝上,带着露珠,闪闪发亮,烟紫韵,珍珠色,堆雪边,铃铛花形,开花单朵不过元宵大小,玲珑剔透带着雾气。

晨光氤氲,鸟儿婉转,当下时空静谧,露水晶莹,那几朵铃铛,那时美过了“万物”。

今日立春,晨起读书又想起几年前,让我印象深刻至今的几朵花。不是那一株,而是那天清晨,那水汽中的,那几朵。

如今几经辗转,建设新园。站在山坡上,打立春那刻起,吹在面上的风,格外熟悉又不同。而我的那朵花早已随熹微魂归故里,不过,今日草棚前瞄见新笋,紫红带绿,耀眼的生命力动人心弦。不知可有那铃铛的花魂几缕(笑)。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李远

受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