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亮剑》中有一幕非常经典:日军开着装甲车进行大扫荡时,车身上竟写着“专打386旅独立团”几个大字。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这是小说或电视剧本虚构出来的,不知道这一幕确实真实地存在于抗战史中。

粟裕大将经典片段(亮剑中的老旅长)(1)

《亮剑》剧照

当然,在真实的历史中,装甲车上贴着的是“专打386旅”这几个大字。那是1939年2月,日军出动了近百辆汽车及数千精锐士兵,车身上贴着“专打386旅”。日军沿途探询“是不是386旅旅部”,一打听出来不是,便一溜烟地走了,整整追寻了七天七夜。

当时386旅的旅长,正是《亮剑》中独立团团长李云龙的顶头上级——后来成为开国大将的陈赓。那么,陈赓率领的386旅究竟对日军做了些什么,才会被日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呢?这得从全面抗战爆发初期说起。

粟裕大将经典片段(亮剑中的老旅长)(2)

《亮剑》中的陈赓和李云龙

1937 年9月6日,陕西省三原县石桥镇,一片空旷的原野上,八路军第129师万余人仁立在雨中的一片旷野上,为奔赴抗日战场召开誓师大会。师长刘伯承慷慨激昂地说道:同志们,鬼子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杀害我父母兄弟,我们要奋起抗战,决不动摇!大家随我一同宣誓……

宣誓完毕之后不久,386旅旅长陈赓便收到了另一个令他万分激动的消息——他的夫人王根英出狱了,正在前来与他团聚的途中。四年前,陈赓被叛徒出卖,王根英亦被捕入狱。她在狱中关了四年,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后,经周恩来营救才被释放了出来。

可惜的是,部队即将开赴到前线,陈赓和王根英已没有时间好好感受这重逢之喜。他们仅仅是匆匆见了一面,便一个率领部队奔赴战场,一个去了延安。而这一面,竟是他们此生见到的最后一面。一年多后,王根英壮烈牺牲在了日军的刺刀下。

粟裕大将经典片段(亮剑中的老旅长)(3)

与王根英分别一个月后,陈赓已率386旅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当时,日军进逼忻口,猛攻娘子关。陈赓奉命来到长生口、井陉一带,积极配合友军御敌。陈赓率部连续向日军展开夜袭和阻击,迟滞了日军对娘子关的攻占。

日军久攻不下娘子关,必然派兵增援。七亘村是敌人支援娘子关的必经之地,如果能在这个地方设伏,必然能拖延日军的增援。陈赓仔细查看了七亘村的地形,发现通向娘子关的大道两侧则是高十米左右的土坎,敌人的部队不易展开。

陈赓返回旅部后,马上派772副团长王近山(李云龙的原型)带领三营前往七亘村进行战前准备。战前动员大会上,陈赓慷慨激昂地说道:

同志们,抗日以来,大哥一一五师在平型关打了大胜仗,二哥一二○师在雁门关一带也打了胜仗,我师七六九团,在夜袭阳明堡机场的战斗中,歼灭日军一百多名,只有我们旅还没有打仗,现在,机会来了,就看你们的了!

粟裕大将经典片段(亮剑中的老旅长)(4)

陈赓

第二天凌晨,王近山率三营成功伏击三百多名增援日军,仅用了两个多小时便毙敌200余人。日军第20师团长川岸文三郎熟读兵法,认为我军在七亘村设伏了一次,便不会设伏第二次,又派出三百多人经七亘村增援娘子关。

而陈赓在设伏成功之后,并没有马上令王近山率领三营撤离,而是让他们换个位置继续蹲着。于是,川岸文三郎第二次派出的一百余名骑兵和二百余名步兵又落入了伏击圈,被击毙近二百人。

粟裕大将经典片段(亮剑中的老旅长)(5)

王近山

陈赓指挥的386旅在抗日战场上初战告捷后一发不可收,短短半个月间对敌作战20次,共歼灭敌军一千四百多人,初步在抗日战场上崭露头角。

不久后,陈赓于1938年3月指挥的神头岭伏击战,更是被称为“一流的伏击战”与“典型的游击战”。神头岭并不显要,从常理来说并不是理想的伏击地点。但陈赓却想到,这回事一个出其不意击败敌人的地方,敌人必然麻痹,如果把部队隐蔽在敌人的鼻子底下,将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正如陈赓所料,敌军经过神头岭时麻痹大意,386旅以伤亡240人的代价毙敌1400余人,俘敌80余人,缴获各类枪支300余件,毙伤和俘获骡马600余匹。逃跑出去的日军记者曾感叹道:八路军实在是难以捉摸,此战大伤“皇军”元气

粟裕大将经典片段(亮剑中的老旅长)(6)

神头岭之战后的第二天,增援的日军气势汹汹地赶了过来。但此时三八六旅早已转移到了响堂铺,准备一下次伏击。战斗开始前,朱德、彭德怀还特意邀请了友军的一些高级将领前来观战。这次漂亮的战斗,使不少友军高级将领对386旅赞叹不已,心服口服。

八路军在晋东南区域广泛展开游击战和伏击战,使日军惊恐不安。为解除后方威胁,日军已调集了万余人对晋东南发动了九路围攻。陈赓则率386旅在长乐村急袭苫米地旅团,歼敌2200余人。不仅将声称“要活捉刘伯承”的旅团长苫米地四楼打得威风扫地,还对粉碎日军九路围攻起了决定性作用。

1939年2月,陈赓又指挥部队在香城固设伏诱敌,以伤亡50人的代价歼灭日军第10师团精锐一部。此战开创了我军平原歼敌战光辉范例,被称为平原歼敌第一役,对整个冀南解放区产生了极大震动,坚定了华北平原抗日军民的必胜信心。

粟裕大将经典片段(亮剑中的老旅长)(7)

386旅屡次痛打敌人,引起了敌人极大的恐惧和仇恨,成为日军的眼中钉。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讲到的这一幕:日军开着装甲车进行大扫荡,车身上写着“专打386旅”几个大字。

当时,日军出动了70 辆汽车、十多架拖着重炮的坦克及数千人的队伍,在5架飞机的配合下猛追386旅。但日军追到邱县,三八六旅又转移到了尖冢附近。日军追到尖冢时,三八六旅已转移到了冠县。日军开着汽车追了7天7夜,就是追不上徒步前行的386旅。最后,日军只得恼恨而归,而陈赓休整部队之后,又继续痛击日军。

1943年秋,陈赓又率太岳军区部队进行反扫荡战役,粉碎日军2万余兵力对太岳根据地进行规模最大最为残酷的秋季“铁滚扫荡”,歼日伪军3500余人。随后在临汾东北韩略村设伏,全歼日军战地观光团180余人,其中包括1名少将旅长和6名联队长(大佐),气得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暴跳如雷,扬言:再牺牲两个联队也要吃掉他们!在电视剧《亮剑》中,这个故事也得到了精彩重现。

粟裕大将经典片段(亮剑中的老旅长)(8)

抗战胜利之后,陈赓的主要对手也由侵华日军变成了当年他在黄埔军校的老同学。陈赓于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是黄埔一期中的佼佼者,与蒋先云、贺衷寒并称为“黄埔三杰”,毕业后留校担任学生连连长、副队长。陈赓在黄埔学生中颇具影响力,被很多人称为“陈大哥”。

解放战争初期,陈赓迎接的第一个对手是老同学胡宗南。当时,胡宗南派兵北图黄河,企图与阎锡山南北夹击晋南解放区。陈赓闻声而动挥师南下,首先将孤军深入的胡宗南部第31旅“包了饺子”。接着,陈赓又针对胡宗南部步兵战斗力弱的特点和弱点,采取近战、夜战等战术连续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中央军委还向全军发出《关于陈赓纵队作战胜利通报》,以鼓励士气坚决歼敌。

粟裕大将经典片段(亮剑中的老旅长)(9)

胡宗南

在之后的战役中,陈赓又先后打败黄埔一期的老同学李铁军与黄维等人。黄维的第12兵团下辖4个军和1个快速纵队,其中的第18军号更是号称“五大主力”之一,但陈赓硬是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将它吃下了。而李铁军则始终敬重陈赓,他兵败后曾哀叹:我半世英名,被陈大哥毁于一旦

除了与当年的老同学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之外,陈赓在解放战争中也交下了不少好友,其中与陈赓最为要好的当属粟裕,两人情谊深厚,可以说是情同兄弟。

陈赓和粟裕是湖南老乡,两人都参加了1927年的南昌起义,之后又在同一道路上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但两人直到1947年才初次相见并相识。当时,粟裕统率华东野战军主力转移到中原战场,与刘邓、陈(赓)谢 (富治)两路大军呈品字形共同抗敌。

粟裕大将经典片段(亮剑中的老旅长)(10)

粟裕

粟裕敏锐地发现地方有集中兵力先搞垮刘邓大军的意图,便马上向毛主席请战:与陈赓一起,配合刘邓大军。毛主席当即应允,指令粟裕统一指挥陈赓的人马,陈赓因此成为粟裕的直接部下。

两路大军发起了平汉等战役,先后破敌近5万余人,攻克了许昌等50多座重镇,破路400多公里。两路大军会师后,陈赓与粟裕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是啊,他们本该在20年前的南昌起义中就结为朋友的!

双方的部下知道首长极为欣赏对方首长,在打扫战场时亦极为谦让。一般来说,打扫战场时不同部队之间很容易发生摩擦,《亮剑》中也刻画过相关情节。但粟裕和陈赓两路大军打扫战场时,双方却多将好的战利品让给对方,传为佳话。最后,粟裕下令将华野缴获的武器悉数划归给陈赓的第4纵队。

粟裕大将经典片段(亮剑中的老旅长)(11)

《亮剑》抢战利品情节

淮海战役期间,粟裕和陈赓之间更是上演了一幕“英雄所见略同”的佳话。当时,隶属于中野的陈赓对阵黄维兵团。黄维凭借密集的子母碉堡群和强大的火力,抑制住了中野的野战突击。陈赓意识到,必须进行近迫作业筑成坚固的攻防阵地,在攻击前把部队掩蔽在地下,逐步将工事向前推进,压缩对黄维的包围。

但中野司令部一位负责人认为近迫作业进度太慢,反对陈赓的迫近作业,不断打电话要求陈赓加快攻击。正巧这个时候,粟裕把电话打到了中野司令部,接电话的是陈毅。陈毅一听是粟裕,马上想起华野不久前曾对付过和黄维兵团类似的黄百韬兵团,便问道:先不说别的,当时你怎么对付黄百韬的

粟裕大将经典片段(亮剑中的老旅长)(12)

陈毅

粟裕马上意识到,中野碰到困难了,便详细介绍了当时所采用的战术。陈毅一听,跟陈赓所采取的一样啊!挂断电话后,陈毅马上跟刘伯承讨论了一番,最后由刘伯承打电话告知陈赓:你在第一线,你最了解情况,你根据你们的情况去打

不久后,粟裕又派了几个纵队的华野部队前来支援,配合陈赓等人围歼黄维军团,最终取得了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成功。事后,粟裕和陈赓才知两人想到的方法是一样的,心下更为敬佩对方。

建国后,中央决定让粟裕到总部担任副总参谋长主管作战,由周总理亲自向粟裕传达指示。但粟裕却对周总理说:陈赓比我更合适!不过,周总理却说:这个事我们酝酿了好久,大家认为还是你最合适。听到周总理这样说,粟裕便接受了任命。但在如此重大的人事问题上,粟裕第一反应是推荐陈赓代替自己,由此不难看出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对方的肯定。

粟裕大将经典片段(亮剑中的老旅长)(13)

粟裕到总参不久后,便考虑要办一所高水平的军事院校。得到毛主席的批准后,粟裕马上想到陈赓可以胜任校长一职,他毕业于黄埔军校,又曾担任过红军大学的校长,作战经验更是没得说。

当时,陈赓正在朝鲜战场上代理彭德怀的一切职务指挥作战,彭总则回国治病。彭总离开前曾交代自己的计划:如果停战实现,我预想以邓华为志愿军司令员,甘泗淇为政委,杨得志为副司令员。但如果要打下去,陈赓就出任司令员

粟裕大将经典片段(亮剑中的老旅长)(14)

陈赓、彭德怀、邓华在朝鲜前线

陈赓接任之时美军仍自恃装备方面的巨大优势,不断在我方阵地及后方狂轰乱炸。为了对抗敌人,志愿军们起初在阵地前沿山上挖“猫耳洞”,凭此避开敌方的火力杀伤。当敌军逼近阵地前沿,战士们便从坑道中一跃而起,展开近战。

陈赓极为赞赏挖“猫耳洞”的做法,但又认为这还不够,决定将之发展成挖地下坑道。陈赓打定主意后,率先在三兵团十二军进行了试点。战士们首先是纯粹用铁锹挖,陈赓视察作业时,便有战士反应铁锹太慢。于是,陈赓便拨了炸药过去。

十二军试点完毕之后,陈赓专门召开了解决坑道作战和挖掘技术问题的会议,号召各部队把坑道和野战工事结合起来形成完攻防体系。挖坑道作战,其实一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陈赓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也多次使用过。陈赓对志愿军指战员及战士们说:

敌人占有装备、火力、技术的优势,但他们的进攻却被我们顶住了。他们也被迫构筑工事,与我们对峙……敌人还有力量发动局部的进攻,我们的对策是:以坑道为依托,调动炮火集中对付进攻的敌人,同时在其他阵地上对敌发动小型出击,以分散敌人的兵力、炮火,破坏他们的进攻。

粟裕大将经典片段(亮剑中的老旅长)(15)

之后,志愿军战士积极作业,构筑出了总长1290多公里的坑道。挖的战壕和交通壕则更长,比万里长城还长,共有6240公里。在之后的战役中,这些坑道和战壕给了敌军沉重的打击。打到后面,美军指挥官发现这仗没法打了,只能懊恼地说一句:红色中国不是在打仗,而是在修地下长城

朝鲜战局基本稳定后,粟裕便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提议调陈赓回国。陈赓回国后得知想让他筹建、管理军事院校,欣然接受任命。在朝鲜战场上,陈赓亲眼看着志愿军战士用手榴弹打榴弹炮,用燃烧弹打坦克车,早就萌发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军队的想法。

陈赓没有辜负老朋友粟裕的期望,尽管白手起家,但很快使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一跃而成为当时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并使哈军工与时俱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为促进我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建立巩固的国防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粟裕大将经典片段(亮剑中的老旅长)(16)

现哈工程陈赓雕像

钱学森归国后曾赞叹说:在我国现有条件下,这么短的时间内办起这样一所完整的、综合性的军事技术学院,在世界上也是奇迹

1954年,粟裕担任总参谋长后,推荐陈赓兼任副总参谋长。此后,粟裕与陈赓这对惺惺相惜、互相敬重的朋友终于在“一个锅里吃饭了”。陈赓到任后,粟裕让陈赓接管了自己过去的分管作战的职责。粟裕不在总参时,还经常指定陈赓代理总参谋长职责。

值得一提的是,共同在总参任职期间,陈赓曾在工作中出现过一次比较大的失误,而粟裕则主动替陈赓担责。当时,华东军区要给一个师进行嘉奖,报社准备发表这条消息,打电话给作战部,要求审查这篇新闻报道。因作战部代部长王尚荣等人有事,便让报社将报道送到陈赓那里。

粟裕大将经典片段(亮剑中的老旅长)(17)

陈赓当时正生着病,躺在床上,听到是经作战部同意后才送到来的,便说“作战部同意就行了”,也没看报道。军委知道这件事后,要求粟裕查清。粟裕查明原委后,主动替陈赓承担了责任。

几年后,粟裕碰到了比较大的麻烦,很多人都迫于形势不敢说什么。但陈赓却坚持为朋友仗义执言,有一次他看到有份材料说“粟裕根本不会打仗”,他当时就气得拍桌子,无比气愤地说道:粟裕根本不会打仗?那么,在中国还有谁会打仗,请他站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1961年2月,陈赓与粟裕因病一同在上海疗养。这对好友时常聚在一起笑谈古今,共度病中时光。遗憾的是,陈赓于1961年3月16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不幸离世。

粟裕大将经典片段(亮剑中的老旅长)(18)

粟裕得知噩耗后,想起陈赓的音容笑貌,悲痛万分泪如雨下。他不顾病体羸弱,艰难地从病床上爬了起来,踉踉跄跄赶到陈赓所住的医院,见了陈赓最后一面。

陈赓火化之后,粟裕还坚持与李克农、廖梦醒等人一起,到机场给运往北京的陈赓骨灰送行。飞机消失在茫茫的云海中,粟裕仍久久不肯离去。粟裕和陈赓原本就相见恨晚,可离别却来得如此之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