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关于定势思维的有趣的故事。一个人送给朋友一个鸟笼,并打赌说朋友最后一定会买一只鸟放进去。朋友不信,于是把空鸟笼挂起来,结果每一个看见这个鸟笼的人都会问他:“笼子里的鸟去哪了?”

适合小孩看的绘画大师作品(父亲抄袭女儿的画走红)(1)

最后,这个人不厌其烦,终于买来了一只鸟放进了鸟笼里。鸟笼里为什么一定要有一只鸟呢?这就反映出人们的定势思维的状况。

父亲“抄袭”女儿的画走红,作品大卖,网友:父承子业

定势思维是大多数人的特征,而这种特征很多时候限制了个人的发展,甚至是社会的进步。最近就有这样一位父亲,用自己和女儿的例子向我们证明脱出定势思维之后的美好。

适合小孩看的绘画大师作品(父亲抄袭女儿的画走红)(2)

这位父亲有一个4岁的女儿,从孩子小的时候,父亲就这样教授她,告诉孩子她是一个画家,孩子也确实对画画很感兴趣,喜欢拿着画笔在纸上作画

但不同的是,这位父亲一直都让孩子自由作画,而从不去教导孩子应该怎样画。因此,在这个4岁女孩的笔下,一切都没有受到约束,任何事物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她只是在画出心中的所感所想

适合小孩看的绘画大师作品(父亲抄袭女儿的画走红)(3)

而这位父亲就从女儿天马行空的画作中汲取灵感,以女儿的画为原型再进行加工创作,就成了一幅幅自己的作品。他把这些作品发布在个人社交账号上,效果火爆,多家美术馆邀请他去做展览,画的销量也很好。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在没有对这个世界形成固定的认知之前,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头脑里潜藏着多少惊人的秘密。

适合小孩看的绘画大师作品(父亲抄袭女儿的画走红)(4)

定式思维有利有弊,不同阶段影响不同,没有定式思维的孩子更聪明

定势思维来源人的知识和经验。小学时学数学,学生知道了一加一等于二,但这是存粹数值上的一加一等于二,把这一经验照搬到其他事物上却不一定适用

例如一瓶黄豆和一瓶小米,加在一起就是两瓶,因为小米可以填满黄豆间的缝隙。在金融、物理、生物等等领域上,很多情况下一加一都不等于二。

适合小孩看的绘画大师作品(父亲抄袭女儿的画走红)(5)

在义务教育阶段,定势思维对学生是最有利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储备知识,并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快速地对新知识作出反应,从而对新的知识作出判断和掌握,这都是定势思维好的一面

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深入,到了高中乃至大学、读研读博之后,定势思维很多时候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阻碍

适合小孩看的绘画大师作品(父亲抄袭女儿的画走红)(6)

就以高中的知识为例,不管是文科类还是理科类的科目知识,在考试出题时都是既有基础知识部分,又包含着大量的考察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试题。如果学生还习惯于用定式思维来思考,那成绩必然不会理想

而在之后的大学乃至更高阶段,定势思维更是会对学生产生各种不利影响,定势思维阻碍了对新问题的思考,不利于发明和创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受定式思维影响的学生更聪明。

适合小孩看的绘画大师作品(父亲抄袭女儿的画走红)(7)

好的教育要打破思维壁垒,尊重学生的思维自由,给学生发展空间

好的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储备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独立性,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自由

对于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应该予以批评和否定,相反更应该鼓励学生多想象,要给学生思维自由发展的空间,以此来促进学生想象力和思维的发展。

适合小孩看的绘画大师作品(父亲抄袭女儿的画走红)(8)

对学生的思维也要加以引导,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把停留在思想层面的想法和实际联结起来,转化为实际的东西,把这些优势运用到学习中去。

对于定势思维比较严重的学生,也要鼓励并引导他们学会打破定式,开发这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这样的学生的思维发展

可以让学生多了解一些打破定式思维的例子,让学生做一些训练思维的益智试题或游戏,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形成主动打破定式思维的意识。

适合小孩看的绘画大师作品(父亲抄袭女儿的画走红)(9)

定式思维是学习的根基,通过定式思维,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知识体系框架,有了这个框架才能容纳更多的新知识。然而框架既是支撑也是束缚,学生还要学会打破定式思维,不完全依靠这种框架,学习效果才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