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中本纪的第一篇是五帝,关于五帝不同时期的史书有不同的记载,在这我们只取史记中的记载,分别是黄帝、帝颛顼(zhuan xu)、帝喾(ku)、帝尧以及帝舜。

黄帝

因为黄帝和炎帝的关系,我们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可是估计有不少人不清楚黄帝的名字,《史记》中记载,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是少典之子。黄帝出生在神农氏统治晚期,当时的神农氏已经很难控制治各部族,常常出现相互征伐的情况。于是黄帝训练士兵使用干戈(干指盾牌,戈是长柄横刃的武器),并训练熊、貔、貅、虎等野兽进行战斗,以征讨不进行朝贡的部族,大部分的部族都归顺了黄帝。这一时期,蚩尤部族是最凶残的,炎帝部族也欺凌其他部族。于是黄帝先是通过阪泉之战经过数次战斗后击败了炎帝部族,炎帝部族加入黄帝部族。随后黄帝和炎帝部族又在涿鹿之战中擒杀蚩尤,成为天下共主。

史记五帝时代人物(跟着史记看历史--五帝篇)(1)

轩辕黄帝像

颛顼

《史记》记载黄帝有子嗣二十五人,其中有十四人获得了姓氏。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的第一个妻子是西陵氏女子,名叫嫘祖。嫘祖生了两个儿子,其一是玄嚣,名叫青阳,其二是昌意。昌意娶蜀山氏女子昌仆为妻,昌仆生子名叫高阳。黄帝死后,高阳因为德行显著而称帝,也就是五帝第二位的颛顼(黄帝之孙)。

帝颛顼有儿子叫穷蝉。但颛顼死后帝位传给了玄嚣的孙子高辛,也就是五帝第三位的帝喾(黄帝曾孙)。帝喾娶娵訾(ju zi)氏女子,生儿子挚。另娶陈锋氏女子,生子名叫放勋。

史记五帝时代人物(跟着史记看历史--五帝篇)(2)

五帝分支图

帝喾死后,帝位传给挚,但是挚却施暴政,于是挚被推翻,众人推举放勋即位,也就是五帝第四位的帝尧(黄帝玄孙)。《史记》对五帝前三位的记述都比较简略,对尧和舜的记载相对丰富许多。

尧即位后,派遣四位大臣前往东西南北四地,根据星宿位置和日照长短确立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还确立了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并通过设置闰月的方法调整四季。

有一天,帝尧问大臣谁能治理国家大事,有大臣放齐说尧的儿子丹朱通情达理,可以胜任。但尧说丹朱性格凶残顽劣,不能任用他。大臣讙(huan)兜说共工广聚民众有功绩。尧驳斥道“共工说话好听,但做事违背正道,表面恭敬,背地里罪恶滔天,也不能任用他。”其后讙兜又进言尧任命共工做工师,结果共工果然生活放纵,四处作恶。

史记五帝时代人物(跟着史记看历史--五帝篇)(3)

甲骨文中关于帝尧的记载

尧又问大臣四岳:“现在洪水滔天,百姓苦不堪言,有谁能治理洪水?”众人说鲧(gun)可以胜任。但尧却说:“鲧违抗命令,伤害族人,亦不能用。”四岳建议尧可以先让鲧试一下,不行的话再罢免他。于是尧听从四岳建议,任用鲧来治洪水,结果花费九年时间也未能成功。

帝尧又问四岳推荐继承人,众人推举虞舜,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希望通过舜对待他女儿的态度来考考验舜的德行,除此之外还设立了各种考核,三年后舜通过了尧的考验,尧在晚年开始让舜代行朝政,并最终将帝位禅让(《竹书纪年》对此记载为舜强行夺权)给了舜。

此外,尧还在舜的建议下惩治四罪,流放共工到幽陵,流放讙兜到崇山,流放三苗到三危,流放鲧到羽山。在此之后天下人都臣服于舜。

通过《史记》记载,可以看出尧确实是一位有仁德并且有智慧的帝王。他对儿子丹朱、共工以及鲧的评论更是准确无误。尤其是对儿子丹朱的分析,尧曾说如果选择丹朱就是“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选择舜则是“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所以“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意思是牺牲儿子丹朱一人的利益,换取天下人在舜的领导下取得到更大的利益。如此胸襟试问天下有几人能有?

史记五帝时代人物(跟着史记看历史--五帝篇)(4)

炎黄结盟图

尧死后,舜并未在接任帝位,而是让位于尧的儿子丹朱,自己跑到南河之南躲了起来。而诸侯无人去朝见丹朱,百姓有事诉讼也不找丹朱,反而都来找舜,天下人都在歌颂舜的德行。于是乎,舜曰“天也”,此乃天命啊,便正式登天子之位。

舜,号有虞氏,名重华(因为舜是重瞳,即一眼双瞳),冀州人,在历山脚下耕种。元知君是济南人,在济南便有许多以舜命名的道路和地名,例如舜耕路以及历下区。舜向上倒推六世,祖上便是五帝第二的颛顼,而舜的家族自从颛顼的儿子开始便是庶人身份。历史记载有重瞳的人一般都是圣贤帝王之辈,如仓颉(仓颉造字)、虞舜、重耳(春秋五霸的晋文公)、项羽(楚汉霸王)、吕光(后梁之主)、高洋(北齐建立者)、鱼俱罗(隋朝名将)、李煜(南唐后主)。

史记五帝时代人物(跟着史记看历史--五帝篇)(5)

以舜耕为名的济南舜耕中学

舜的父亲名叫瞽叟,是一个盲人,性格顽劣。舜的母亲去世后,瞽叟又娶妻生了儿子象,他们都不喜欢舜,想尽办法要杀他,屡次被舜逃脱,而即使知道父母兄弟如此对他,舜依然对他们敬爱有加。尧在成为天子之后非但没有为难他们,反而给了他们爵位和封地,让他们老有所养。

当时社会上有号称八恺和八元的十六个家族名门望族,但是尧在位时并未任用,舜在成为天子后便发掘重用了他们,让他们负责农业生产和教化世人,都各尽其职。同时还有四方恶人,分别是帝鸿氏的“混沌”、少皞氏的“穷奇”、颛顼氏的“梼杌(tao wu)”和缙云氏的“饕餮(tao tie)”,尧在位时没能除掉他们,舜即位后利用接待他们的时机将他们流放到四个偏远的地方,解除了四恶的威胁。

此外舜还任用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垂、益、彭祖等共计二十二人来各司其职,以治理国家。

舜晚年南巡至苍梧时去世,葬在九嶷山。传说舜死后,其妻子娥皇和女英寻至九嶷山抱竹痛哭,泪染青竹,泪尽而死,因而称为“潇湘竹”或“湘妃竹”

史记五帝时代人物(跟着史记看历史--五帝篇)(6)

湘妃竹

舜的儿子商均没有才能,所以舜推举禹做为继承人。舜死后,禹效仿舜当年所为,让位于舜的儿子商均,但诸侯全都归顺禹,于是禹便登上天子之位。

可能有的朋友对文中提到的姓、氏、名有疑惑,元知君在这里做一下解答。战国之前盛行宗法制,其中“姓”是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标志;“氏”则是姓的分支,同一姓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会有不同的氏。而战国时期,因为礼乐崩坏,宗法制瓦解,所以这些概念不再那么清楚,到秦汉时期,姓和氏合二为一。

以上便是《史记》本纪第一篇的主要内容,大家有什么疑惑可以留言讨论。希望大家多多点赞、关注元知君,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我是元知君,历史和足球双料执迷者,咱们下篇见!

下一篇:夏、商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