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怎么理解: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看看大家怎么说。

1、一.出处:

出自宋代黄庭坚《杂诗》: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二.鹿和鱼的意象

理解这两句诗,关键在于理解“鹿”和“鱼”的意象。

鹿的意象。

《史记·淮阴侯列传》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魏征《述怀》中说: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

鹿为猎取的对象,比喻帝位,逐鹿意指喻群雄并起,争夺政权争夺天下。但是正如诗作者所言,豪杰并起,天只有一块,雄心勃勃那么多人有几个能如意呢?

周易《屯》卦六三说: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从凡人来讲,不敢问鼎,但追求的东西同样也何其的多。金钱地位美女爱情,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人生难得几时消停。可是又有几人能如意呢?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既然逐而难得甚至就不能得,聪明的君子见微知著就选择放弃。可是有几个又能做到呢?

晏几道经典语言(毕竟几人真得鹿)(1)

鱼的意象。

鱼,有丰收快乐的象征。《诗经》《鱼丽》之诗,盛大的酒席,丰富的鱼宴,表达了丰收的喜悦和快乐。年年有余,几乎全部用鱼儿的形象来表达。

鱼,也有爱情幸福婚姻的象征。双鱼配,鱼水情深之类为人耳熟能详。

鱼,也是地位的象征。出有车,食有鱼是地位和待遇的象征。

但是濠梁之辨似乎又告诉我们,人其实真的并不知道鱼儿之乐啊。所谓的知道鱼之乐,其实是诡辩。鱼非能自入人的口食,撒网搬罾下罩安地笼,其实有百般辛苦而并不一定有所得。曾天追逐富足快乐、地位和幸福,可他们却难得进入生活这张“网”啊。

三.诗意: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这一身啊,就像茫茫天地之中,一处驿站边的小房子;房子里边虽然不断有不同的人事进出往复发生,却无一样是房子自己的。红尘烦嚣,岁月无数,很快磨光鬓角的毛发,人生却并未有多少值得庆幸的事情留在自己的身体内。

晏几道经典语言(毕竟几人真得鹿)(2)

2、这两句话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杂诗七首》。

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时人评黄庭坚作诗“一字一句,必月锻季炼,未尝轻发”,而且注重用字,用字“要字字有来处”。苏东坡评价说:鲁直以平等观作欹侧字,以真实相出游戏法,以磊落人书细碎事。

晏几道经典语言(毕竟几人真得鹿)(3)

黄庭坚的一生,历尽沧桑,几经政海波澜,但从未登上高位执掌大权。他不苟附进,淡泊名利,批评时政,所以屡遭厄境。这首杂诗就是他淡泊名利,言怀抒志的一篇佳作。这首诗的意思是:天地犹如一间屋子身在其中,世间万事劳心耗神头发变少,世上有几个人得到富贵呢?人们只是活得像幻想中的自己罢了。

晏几道经典语言(毕竟几人真得鹿)(4)

毕竟几人真得鹿化用了蕉鹿梦的典故,出自《列子·周穆王》。

郑国有个砍柴人偶然打死了一头鹿,怕别人知道,就把鹿藏在壕沟里,并用蕉叶盖上,却忘记了自己藏在了什么地方,一路自言自语,以为是自己做了一个梦。恰好被一个有心的路人听到,经过仔细寻找,真的找到了砍柴人藏鹿的地方。路人回到家和妻子吹嘘说:”事实和砍柴人的梦一样啊!“妻子打趣说;”是你做梦梦见砍柴人得到了鹿吧?真有砍柴人存在吗?现在得到了鹿,只是你的美梦成真了吧。“路人说:”管它是别人的梦还是我的梦呢!既然美梦成真了,还是先美餐一顿再说吧。“

砍柴人回到家很不甘心,始终想不明白是真是梦。惊奇的是到了夜里,不但梦到了藏鹿的地点,还梦到了鹿被路人盗走。第二天,按照梦的指使果然找到了那个路人,二人为了争夺鹿的归属,闹到了官府,官员说:”砍柴人啊,你开始真的到了鹿,却说是梦。后来又在梦中看到路人拿了鹿,妄然说这是真相。那路人真的拿了你的鹿,却与你争鹿。可他的妻子却说他只是在梦中认为鹿是别人的,鹿实际不归任何人所有。既然现今真的有一头鹿,那么你们平分了算啦!“

郑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感叹道;”唉!那官员也是在梦里分鹿给他们吧!“又问国相,国相说;”是不是梦我也分辨不了,只有黄帝和孔子能做到,现在这二人不在了,就姑且听官员的论断吧。“

因为鹿与“禄”谐音,而在中国,“禄”代表着钱财,所以人们经常把鹿作为富贵的象征。《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写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逐鹿中原的意思就是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在这个故事中,这只鹿最初由一人偶然得到,却迅速轮转到他人手中,又多次在人的梦中出现,连得到鹿的人都不知是否在做梦。寓意自古富贵不坚牢,虽让人魂牵梦绕,始终不知自己是否身在梦中,是否梦醒后一无所有。

晏几道经典语言(毕竟几人真得鹿)(5)

3、这句诗出自宋代文人黄庭坚的《杂诗七首》,全诗为:

此身天地一蘧(音qu)庐,世事消磨绿鬓疏。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黄庭坚的诗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读懂难、赏析难、传授难。这三个特点直接道明了黄庭坚的写作风格: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简单来说,黄庭坚的诗词极善用典,而且法度严谨,说理细密。

将黄庭坚的写作风格代入到这首诗里,不难发现这简单的28个字里,竟然包含了至少4个典故:蘧庐、绿鬓、真得鹿、梦为鱼。

晏几道经典语言(毕竟几人真得鹿)(6)

蘧庐,就是旅店驿站。

绿鬓,就是青丝华发。

真得鹿,有人说是蕉鹿梦的典故,有人说是逐鹿天下的典故。

梦为鱼,有人说是梦为鱼而没于渊的典故,有人说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典故。

真得鹿与梦为鱼各有两个典故,一一对应,具体在这首诗里该采用哪一种,则需要联系前两句(前两句的用典,争议不大)。

先来看看诗的前两句:“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梳。”

祗树翻译: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世间之琐事将青丝消磨成白发;这命运轮转的身躯啊,就如同寄宿荒野的旅舍一般,来了无数过客,依旧破败不堪。

通译:这句躯体就如同天地间的一件旅舍;世间之事如同一把梳子,在这件旅舍里,将青丝一天天的梳作白发。

从前两句诗里,细细品来,只有一个意思:青丝易老、郁不得志。如此,黄庭坚的这首诗,则应表达对壮志未酬的遗憾。

黄庭坚自幼聪颖好学,6岁时便写下:“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8岁时更是自信地写道:“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

小小年纪,可谓壮志在胸。

晏几道经典语言(毕竟几人真得鹿)(7)

21岁考中进士,更是青年得志。然而,在当了数年的县官之后,黄庭坚开始担任编修史书的文官,而且官职并未有什么提升。

绍圣年间,黄庭坚因《神宗实录》遭人陷害,被贬黔州,后又被贬到戎州。在此期间,黄庭坚的恩师苏轼也因文遭贬,被贬到了海南岛。

一系列的打击,使得黄庭坚少年时期的壮志,如同绿鬓白发一般被消磨殆尽。这首《杂诗》,也正是出自这一时期(亦或靠后)。

如此一来,真得鹿便应该指的是逐鹿天下,梦为鱼则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诗的后两军:“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晏几道经典语言(毕竟几人真得鹿)(8)

灵遁者国学智慧整理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