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最不可忽视的人物就是刘姥姥,她像一面镜子,用她的贫穷丑陋,映照着贾府的富贵繁华、美不胜收;用她的目不识丁,映照着贾府那些自以为是的读书人。
要说自以为是的读书人,犹以宝玉和黛玉为甚:宝玉因“杂学旁收”,“见识自为高过世人”;黛玉因才华横溢而“孤高自许”。然而,作者只用一个细节,便突出了刘姥姥的高级素养,从而打脸自以为是的宝玉和黛玉。
这个细节在第四十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受到了贾母的邀请,“住一两天再去”,逛逛大观园,感受一下贾府的贵族生活。整个过程中,刘姥姥的话很多,凡事都要发表一下看法:看到黛玉的潇湘馆里“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便说“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看到贾母拿上好的纱缎糊窗子,便说“想他作衣裳也不能,拿着糊窗子,岂不可惜”;喝了妙玉用雨水泡的老君眉,便说“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唯有一个例外:进了宝钗的蘅芜苑,刘姥姥一言不发,没有任何表示。
初读之时,很是疑惑:是什么让凡事都要发表几句议论的刘姥姥突然闭嘴?深读之后,恍然大悟:这正是老于世故的刘姥姥所体现出来的高级素养。
刘姥姥:对不了解的事不予置评,是一种高级素养刘姥姥虽然目不识丁,但其见识远远高过读书人,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之人。书中刻意用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来说明经历世事与读书学文都是增长见识的途径,殊途同归而已。
因此,刘姥姥这个七十多岁的文盲老太太,用她多年积攒的“学问”和“文章”,形成了素养。如同孔子的“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懂得进退,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高谈阔论、什么时候应该闭嘴。
蘅芜苑所呈现出来的“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 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让刘姥姥意识到,她必须闭嘴。
为什么必须闭嘴?因为眼前的景象,超出了刘姥姥的见识,是她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过的。
在这样一个花团锦竹簇的园子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番景象?穷遍刘姥姥七十多年的人生经验,都找不到答案。
找不到答案怎么办?这就见素养了。没素养或素养低的人,总要找出一番说辞来,以体现自己有见识。真正高素养的人,会如刘姥姥这样,选择闭嘴:对不了解的不予置评!对不了解的事物置评,纯粹是胡说乱说,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他人造成侵犯。
这正是刘姥姥这个贫民婆子所体现出来的高级感:话多,爱热闹,但绝不胡言乱语。所以,她在别的地方,吃到的,喝到的,看到的,都要发表一番评论,唯独对蘅芜苑的陈设保持了沉默。
一个文盲贫婆子都懂得对不了解的事不予置评,“自视甚高”的宝玉和黛玉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黛玉的自以为是:不了解刘姥姥诸多表现背后的原因,轻易冠以“母蝗虫”的称号。黛玉最容易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嘲笑刘姥姥为打秋风的“母蝗虫”。这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质的称号,代表着不劳而获,且有掠夺性质。
然而,无论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原因,还是她那些逗笑大家的行为,都与打秋风无关,更没有掠夺之想。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原因,书中写得很明白:
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 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
简单来说,刘姥姥这次来,是来送礼的,把庄稼人心中最好的东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刘姥姥送的东西虽然在贾府眼里不值什么,但这份心却最为难得。
刘姥姥原计划送完礼就走,“天好早晚了,我们也去罢,别出不去城才是饥荒呢”,生怕耽搁了时间出不了城。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想不到天上缘分了”,被贾母留下来住几日。
然后,大家就看到了刘姥姥的诸多表现,用各种丑态逗乐了大家,包括胡吃海喝。
她为何要这样表现?书中也写明了:
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 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当王熙凤和鸳鸯刻意要把刘姥姥当“篾片相公, 拿他取笑儿”时,世事洞明的刘姥姥就明白了,于是故意用夸张的言行,配合王熙凤和鸳鸯演了一场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对这一切幕后所发生的事,“孤高自许”的黛玉一无所知,仅凭她的个人感受,就给刘姥姥戴了一顶“母蝗虫”的帽子,体现的正是黛玉的无知和低素养。
毛泽东同志曾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反对教条主义。林黛玉犯的正是教条主义,仅凭她眼前看到的现象,没有经过调查,就轻易地下结论,对刘姥姥予以评论,而且是侮辱性的评论。
确实,在人们的习惯认知里,容易把刘姥姥的行为理解为打秋风。然而,世事总有特殊性,凭经验一棍子打死的做法,是造成冤假错案的主要原因。刘姥姥正是因为懂得这一点,才对蘅芜苑的“雪洞一般”不予置评;林黛玉正是因为不懂这一点,自以为是,才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给了刘姥姥侮辱性的评价。
刘姥姥与林黛玉的素养,高下立见!
贾宝玉的自以为是:把读书上进者,都归为追求功利的“禄蠹”。学而优则仕,读书人为何都热衷于走仕途当官?因为“书中自有千钟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那个时代,对于读书人来说,优渥的物质生活只有通过当官拿俸禄才能实现,于是有了“千里求官只为财”的说法。
然而,并非所有的读书人都这样想,还有那么一部分人,希望通过仕途,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贾宝玉的自以为是,也和林黛玉一样,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只看到了求财的官,看不到治国平天下的官。
仅拿贾宝玉身边的两个人来举例,就可知治国平天下的官员是实际存在的。
第一个人,是他的亲姐姐元春。
元春晋封为贤德妃,为贾府赢得了荣耀,她本人却并没有享受荣耀和福利的想法,其表现有二:
其一是回家省亲时,“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并交代贾母王夫人等“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
其二是因黛玉诗中的“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便把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
这两个表现结合来看,元春心中装着天下百姓,不以个人享受为乐,只以百姓安居乐业为重。
第二个人,是黛玉的父亲林如海。
种种迹象表明,探花郎林如海是个清官,而且为了百姓安宁而不遗余力。
年未半百无心续弦且把唯一的幼女送走,这种行为,不符合享乐者的心理。以林如海的身份和地位,想要续弦易如反掌,而且还有希望再生孩子。只要他续弦,黛玉就不需要送走,不必经受寄人篱下之苦。如果他是“禄蠹”,追求个人享受,续弦才是他最应该做的选择。
可是,林如海却做了个让人难以理解的选择,但如果站在官场的角度来看他,就会发现他的选择合情合理:在巡盐御史任上,巡查盐务的贪腐,有一场硬仗要打,唯有将个人和家庭置之度外,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战斗中去。
如果林如海是“禄蠹”,他完全可以无视贪腐,甚至与之同流合污,这样他就可以再娶个娇妻,过上“黄金屋”和“颜如玉”的优裕生活。
当然,贾宝玉看不到这些,姐姐元春回家省亲,他不会去和姐姐谈心,了解姐姐晋升后的感受;他也不会通过黛玉去了解林如海,了解这个探花姑父是如何当官的。他仅凭他看到的贾政、贾雨村这些虚应政事的人以及读过的杂书,就轻易给天下所有读书人做了评判:“禄蠹”,靠侵食国家俸禄而追求享受的蛀虫。从而一叶障目,以读书上进为耻。
其实,每个人都会受见识的局限,我们穷尽一生,都不可能了解世间所有人和事。所以,见识短浅不是错,但对自己不了解的事妄加评判,就是错了。不仅是错,还是素养的缺失。
这就叫无知者无畏,因为无知而无所敬畏!
作者正是这样,通过刘姥姥和宝玉黛玉的对比,突出刘姥姥的高素养,反衬宝玉和黛玉因狂妄无知而带来的自以为是。读书人并不比文盲高尚,衡量一个人是否高尚,主要在素养的高低:懂得对未知的领域闭嘴,是一种高级素养。
佛家有一句禅语: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对于我们不够了解的人和事,应尽量选择沉默,不予置评,否则,一开口就错了。
相关阅读:
《红楼梦》| 刘姥姥眼里的宝黛钗住所布置,体现了他们的人生追求
《红楼梦》| 刘妪打秋风,贾蓉借屏风,两相对比,写尽多少世情
《红楼梦》| 宝玉为何讨厌上学走仕途?他反对人情世故是对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