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1)

我们再也找不出什么东西,能让时间停留在那儿?唯有照相机。

人是会思考的动物,我们总有自己的记忆,曾经的曾经有多少沧海桑田,再回首那个曾经的它还是它吗?我们时常总有这样的心里涟漪,带走我们阵阵对过往的思绪。

我们总想找寻它真实的模样,沧海桑田有多少可以留在人间。

南京一座梦幻般的古城,时常在我的记忆里涌动它梦幻般的身影,过往岁月,斑驳的历史。

大马路的异域风情,新街口的灯红酒绿,夫子庙的桨声灯影都曾在历史的长河里绽放如花一般璀璨的记忆,找寻它们曾经与当下的模样唯有相机。

按动快门,咔嚓一下,那一刻发生的画面就凝固在胶卷上,时间也就永远停留在那里,成为永恒的记忆凝固。

我从清末、民国、解放后时期关于南京的影像中找到照片中的景物,然后实地反复比对找到摄影师当年拍摄位置再重新拍一张。

同一地点、同一角度的两张照片,相隔百年,几十年,两相对照,我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一声长叹,时光真的穿梭了,好像从那时穿越到了现在。惊叹之余,我们才知晓原来这里曾经的样子和曾经流淌的故事。

我们站在现在的现实中去看以前曾经的它,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声长叹:"时间真的是雕刻刀, 它改变了一切的样貌"。

此文不献给任何人,谨以此文献给著名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南京大学教授朱偰先生,以此表达我对他的纪念与敬意。

本文是笔者《南京城垣发展史影像研究》的通俗读本,其宗旨希望为南京的历史文献贡献上一份影像文献,存档留存。

上一篇:一个真实的南京城:珍贵旧影和如今景物对比(一)

第九、公园

01、乌龙潭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2)

1910年左右,南京乌龙潭,宛在亭。佚名/摄。拍摄角度:在今天的乌龙潭虎踞路上西门位置,由南往北偏东方西拍摄。图片来源:杉江房造编著的《金陵胜观》。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3)

2019年9月22日,南京乌龙潭,宛在亭。德兰/摄。拍摄角度:在今天的乌龙潭虎踞路上西门位置,由南往北偏东方西拍摄。

02、莫愁湖公园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4)

民国时期,南京莫愁湖公园,曾公阁。佚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拍摄角度:由西往东偏北方向拍摄。

湖中的那个水榭叫曾公阁,是为纪念曾国藩重修莫愁湖而兴建的。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5)

2019年9月22日,南京莫愁湖公园,莫愁女后角亭。德兰/摄。拍摄角度:由西往东偏北方向拍摄。

如今曾公阁已无存,只留下这个后角亭。

03、北极阁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6)

民国时期,南京,东望北极阁。佚名/摄。图片来源:南京博物院。拍摄角度:站在鼓楼上由西往东拍摄。

图中可以看到山上气象观测塔,右边的道路是保泰街,就是现在的北京东路。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7)

2019年11月1日,南京,东望北极阁。拍摄角度:站在鼓楼上由西往东拍摄。

图中右边的道路是北京东路。画红框的地方是北极阁上的气象观测塔。

04、江南第二泉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8)

1930年左右,南京雨花台,江南第二泉。郭锡麒/摄。图片来源:郭锡麒著作《南京影集》。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9)

2019年10月22日,南京雨花台,江南第二泉。德兰/摄。

老照片中建筑片瓦无存,现在新建的建筑被左边的绿树完全淹没在绿树丛中,只能看见路边这个"江南第二泉"文物保护碑。

05、玄武湖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10)

1930年代,南京玄武湖公园,玄武门。佚名/摄。拍摄角度:由东往西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11)

2019年9月23日,南京玄武湖公园,玄武门。德兰/摄。拍摄角度:由东往西偏北方向拍摄。

06、诺那塔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12)

1944年,南京玄武湖公园环洲东段,喇嘛庙和诺那塔。海达·莫里循/摄。拍摄角度:站在河南岸,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13)

2019年8月30日,南京玄武湖公园环洲东段,喇嘛庙和诺那塔。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河南岸,由南往北拍摄。

第十、夫子庙

01、明远楼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14)

1910年左右,南京夫子庙,江南贡院明远楼。佚名/摄。拍摄角度:明远楼内,由北往南拍摄。图片来源:杉江房造编著的《金陵胜观》。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15)

2019年9月19日,南京夫子庙,江南贡院明远楼。德兰/摄。拍摄角度:明远楼外,由南往北拍摄。

现在已经无法按老照片位置去拍摄,现在明远楼北边复建的致公堂距离明远楼太近,已经无法还原老照片的拍摄角度,故从南面拍摄。

明远楼门前的两个白色塔是惜字塔,本来是在楼内两侧,现在被搬到楼外了。

02、画舫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16)

1910年左右,南京夫子庙,秦淮河里的画舫。佚名/摄。图片来源:杉江房造编著的《金陵胜观》。拍摄角度:站在文德桥上,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17)

2019年8月27日,南京夫子庙,秦淮河里的画舫。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文德桥上,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

03、文德桥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18)

民国时期,南京夫子庙,文德桥,左边是泮池照壁。佚名/摄。拍摄角度:站在魁星阁里,自东向西拍摄。图片来源:南京博物院。

文德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清、民国时期的文德桥桥面和栏杆都是木结构的,历史上多次发生桥塌事故,1976年拆除改建成钢筋水泥桥。

举世闻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之所以能成为桥梁专家就是因为文德桥。

1907年端午节,夫子庙秦淮河举行赛龙舟活动。11岁的茅以升和小朋友们约好去看赛龙舟,但是端午那天茅以升生病没去成。

然而端午节当天挤在文德桥上看龙舟赛的人太多,造成桥塌,几百人掉进秦淮河里,淹死了不少人,其中有几个就是茅以升的同学。

茅以升异常悲愤,产生了长大了要造桥的念头,决心要造出坚固的不朽的桥梁出来。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19)

2019年10月22日,南京夫子庙,文德桥。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魁星阁里,自东向西拍摄。

04、大照壁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20)

1939年,南京夫子庙,泮池大照壁。佚名/摄。拍摄角度:自北向南偏东方向拍摄。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21)

2019年8月22日,南京夫子庙,泮池大照壁。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北向南偏东方向拍摄。

05、秦淮河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22)

1944年,南京,站在文德桥上西望秦淮河。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站在文德桥上,自东向西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23)

2019年8月22日,南京,站在文德桥上西望秦淮河。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文德桥上,自东向西方向拍摄。

远处的桥是来燕桥,1988年建成的混凝土桥梁,因桥南有"来燕路",故取名"来燕桥"。

06、秦淮剧场与永安商城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24)

1952年,南京夫子庙秦淮剧场前,右边是永安商城。佚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拍摄角度:站在路北,自西向东偏南方向拍摄。

永安商城位于贡院街61号,1943年由鸿记营造厂老板陆新根独资建造。1973年,因房屋陈旧被拆除。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25)

2019年10月6日,南京夫子庙,江南贡院门前。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路北,自西向东偏南方向拍摄。

如今秦淮剧场已被拆除,地下建成了"中国科举博物馆"。

第十一、燕子矶、三山矶、幕府山

01、燕子矶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26)

1910年左右,南京,燕子矶。佚名/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拍摄。图片来源:杉江房造编著的《金陵胜观》。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27)

2019年10月7日,南京,燕子矶。德兰/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拍摄。

02、长江岸边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28)

1944年,南京,燕子矶下的长江岸边。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燕子矶上自西向东俯拍。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29)

2019年10月14日,南京,燕子矶下的长江水域。德兰/摄。拍摄角度:燕子矶上自西向东俯拍。

75年后燕子矶下远处的江面已经建起了南京长江二桥。

03、三山矶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30)

1930年代,南京江宁县板桥镇,三山矶。拍摄角度:自东向西拍摄。朱偰/摄。图片来源:朱偰的著作《金陵古迹名胜影集》。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这个"三山"指的就是板桥江边这座三山。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31)

2019年10月26日,南京雨花台区板桥街道,三山矶。德兰/摄。拍摄角度:自东向西拍摄。

03、幕府山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32)

1944年,南京燕子矶与幕府山之间,插秧。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33)

2019年10月14日,南京栖霞区永济大道,达摩古洞景区。德兰/摄。拍摄角度:自西往东拍摄。

老照片中所拍的山脉就是今天的达摩古洞景区,解放后这里做过很长一段时间采石场,老照片中突兀的山崖已经被炸掉,变成平平的山坡。

第十二、寺庙

01、大钟亭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34)

1930年左右,南京大钟寺里的大钟亭。郭锡麒/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东方向拍摄。图片来源:郭锡麒的著作《南京影集》。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35)

2019年9月23日,南京中山南路,大钟亭。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东方向拍摄。

02、鸡鸣寺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36)

1924年,南京,鸡鸣寺。佚名/摄。拍摄角度:自东向西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37)

2019年9月26日,南京,鸡鸣寺。德兰/摄。拍摄角度:自东向西偏北方向拍摄。

如今老的鸡鸣寺入口已经关闭,新从左边建了一个牌坊入口。

03、千佛岩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38)

1940年代,南京摄山栖霞寺,千佛岩。佚名/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东方向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39)

2019年9月26日,南京摄山栖霞寺,千佛岩。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东方向拍摄。

如今千佛岩里的石刻雕像已经在文革时期被全部破坏,佛像的头部被一个个全部砸掉。

04、灵谷寺塔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40)

1944年,南京灵谷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塔。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41)

2019年9月23日,南京灵谷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塔。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

第十三、大学建筑

01、一字楼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42)

1909年左右,南京北极阁下,两江师范学堂教学楼(也叫一字楼)。佚名/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拍摄。图片来源:杉江房造编著的《金陵胜观》。

一字楼(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它被称为南高院)始建于1909年。东西两层,中部三层,居中钟楼四层,呈金字塔形。

自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至第四中山大学初期,该楼一直为学校行政中枢,校长室长设于此。中央大学后期,为教育学院教学、办公楼。

1902年,两江总督张之洞于北极阁山脚下的南面(就是今天四牌楼东南大学这个地方)创建"三江师范学堂",1906年改名"两江师范学堂"。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目的是培养初、高两级小学堂教师。学校分设3年毕业的本科、2年毕业的速成科和1年毕业的最速成科,共3课。课程主要有修身、历史、地理、文学、算学、教育、理化、图画、体操等。

1915年,两江师范学堂"设立高等师范学校",两江师范学堂成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更名为"国立东南大学",成为一所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继而这里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所就是北京大学。

1927年北伐军攻下南京后,国民政府将原国立东南大学等江苏境内9所专科以上的公立学校合并,组建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这是为纪念孙中山而命名为"中山大学"的,因南京系北伐军攻克的第四座历史名城,故在其之前冠以"第四"二字,称"第四中山大学",以有别于广州的第一中山大学(今中山大学)、武汉的第二中山大学(今武汉大学)、杭州的第三中山大学(今浙江大学)。

又因为第四中山大学隶属于中央政府,故在校名前加以“国立”二字。"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是当时中国四个中央级的中山大学之一。

1928年2月,因中山大学太多,校名易致混淆故改名"国立江苏大学";1928年4月16日,又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共有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8个学院,成为全国学科最全、规模最大的大学,成为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学府。

南京解放后,1949年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原"国立南京大学"的文、理学院迁往"金陵大学"鼓楼校址,组建成现在的南京大学。

原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保留在原地四牌楼校区成立"南京工学院"。其它院系相继迁出与其他院校合并独立办学,发展为现在的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全国19所高校。

1988年,南京工学院恢复"东南大学"校名。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43)

2019年11月1日,南京四牌楼东南大学内南高路,南高院。德兰/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拍摄。

从五十年代开始,一字楼为南京工学院办公楼,1963年拆除重建,现在仍然叫南高院,现为学校能源与环境学院的科研基地,该楼部分砖块用的还是一字楼的砖。

02、金大校门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44)

1912年,南京干河沿,金陵大学堂校门。拍摄角度:由北往南拍摄。图片来源:谢金才著作《定格魅力——金陵中学物华志》。

1888年,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在南京干河沿创办教会大学汇文书院(校址就在今天金陵中学内)。书院设文理科、医科和神学科,1890年又设立中学部,开创了南京现代教育的先河。

1891年,美国教会基督会传教士美在中在南京鼓楼西南创办基督书院。

1894年,美国教会长老会传教士贺子夏在南京户部街创办益智书院。

1907年,益智书院迁入鼓楼西南的基督书院,两院合并为"宏育书院"办学,由美在中任院长。

1910年,美国教会将汇文书院与宏育书院合并成立"金陵大学堂",1915年改名为"金陵大学校"。中学部成为附属中学,简称金大附中、金陵中学。

金陵大学始以汇文书院为校址,后迁入鼓楼西南坡的新校舍(今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然后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大学。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对外在华所办大学编类中,金陵大学是中国教会大学中唯一的A类,持有金大学位的毕业生有资格直接进入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

1927年7月,国民政府收回教会学校教育权,陈裕光就任金大第一任中国校长。

1951年9月,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金陵大学等西方教会大学撤销建制。金陵大学文、理学院与原国立中央大学文、理学院合并,"金陵大学"校名取消,金陵大学鼓楼校址由两校文理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京大学。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45)

2019年10月23日,南京干河沿与高家酒馆的交汇处,南京市土地局北门。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北往南拍摄。

这里就是金陵大学堂校门原址所在地,斗转星移,今天的这里是南京市土地局北门所在地。

03、金大钟楼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46)

1918年,南京干河沿,金陵大学大学部顶层重修后的钟楼。佚名/摄。拍摄角度:自东向西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谢金才著作《定格魅力——金陵中学物华志》。图片现存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

钟楼建成于1889年,为典型的北美殖民时期风格楼房,钟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主体三层,前部钟亭为五层。

1917年10月,钟楼顶层失火烧毁,修复后主体仍然为三层,但钟亭降到了四层。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47)

2019年10月23日,南京中山路169号,金陵中学钟楼。德兰/摄。拍摄角度:自东向西偏北方向拍摄。

这里就是汇文书院所在地,金陵大学早期所在地。

1910年,汇文书院与宏育书院合并成立金陵大学,中学部成为附属中学,简称金大附中。

1917年,金陵大学开始陆续搬往鼓楼西南坡,1921年迁毕,干河沿校区从此交给金大附中,成为今天的金陵中学。

04、300号楼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48)

1946年左右,南京金陵女子大学,300号楼文学馆,左边的是500号楼。孙明经/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孙建秋编著的《金陵女大》。

金陵女子大学所在地就是今天的宁海路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

1915年,由美国基督教会、长老会、英国伦敦会等七个教会创办。校址初设于明故宫附近绣花巷李家花园,1922年开始在宁海路现址建校。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49)

2019年10月18日,南京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300号楼。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

500号楼如今已经被绿树完全遮挡看不见其貌,300楼如今是学校的办公楼。

金陵女子大学100-600号楼都是由美国建筑师墨菲与中国建筑师吕彦直共同设计,1922年开工建设,1923年建成,如今快100岁了。

05、体育楼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50)

1929年,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专修科全体合影。佚名/摄。拍摄角度:自东向西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东南大学校史馆。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51)

2019年11月1日,南京,东南大学体育馆门口。德兰/摄。拍摄角度:自东向西偏北方向拍摄。

06、金大校门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52)

1940年代末,南京,金陵大学校门。佚名/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东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南京出版社出版,叶兆言、卢海鸣、韩文宁编著的《老照片·南京旧影》。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53)

2019年10月24日,南京汉口路,南京大学郑刚楼东侧。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东方向拍摄。

这里就是金陵大学校门原址所在位置,1950年代初为建教学楼郑刚楼将校门拆除。

07、北大楼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54)

1920年代,南京,金陵大学行政楼。佚名/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东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南京出版社出版,叶兆言、卢海鸣、韩文宁编著的《老照片·南京旧影》。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55)

2019年10月24日,南京汉口路,南京大学北大楼。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东方向拍摄。

08、中央大学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56)

民国时期,南京四牌楼,国立中央大学。佚名/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民国最牛逼的大学,不是清华和北大,而是国立中央大学,设有文、理、工、法、农、师范等8个学院37个系,为当时中国学科最全,实力最雄厚的综合性院校,亚洲排名第一。

现在看来很著名的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当时根本没办法和它相比。在1948年,普林斯顿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立中央大学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九,日本东京大学排名第十六。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57)

2019年8月24日,南京四牌楼,东南大学。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

建国后,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国立中央大学"被拆分成19所高校,最大的院系工学院留在中央大学原址,成立南京工学院,1988年恢复1920-1927年使用的校名"东南大学"。

第十四、南京下关

01、惠民桥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58)

清末,南京下关,惠民河上惠民桥。佚名/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远处是狮子山,当时还没有阅江楼,楼于2001年9月才建成。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59)

2019年9月25日,南京下关,惠民路与建宁路十字路口。德兰/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

这里就是惠民桥所在地,不仅桥不存在,惠民河也没有了,河于1999年被填平建成惠民路,上面建起了高架桥。这座大楼的背后就是狮子山。

02、下关火车站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60)

1910年左右,南京下关,沪宁铁路南京车站。佚名/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图片来源:杉江房造编著的《金陵胜观》。

沪宁铁路南京车站就是下关火车站,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西站,这是沪宁铁路上起点和终点站。南京最早的火车站不是浦口火车站而是下关火车站,始建于1905年。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61)

1930年代,南京,下关火车站。佚名/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62)

1947年,南京,刚建成的下关车站。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

1937年12月,下关火车站被日军炸毁。

1947年,国民政府重新修建下关火车站,由杨廷宝设计,面积1.87万平方米,可容纳4000名旅客,在当时堪称全国车站之冠。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63)

2019年9月17日,南京西站。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

2012年3月24日,南京西站正式停止办理客运业务,这里现在已经变成了停车场,车站大楼仍然是1947年建成的大楼,已经淹没于浓密的梧桐树丛中看不见其真面目。

03、下关码头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64)

1925年,南京,下关码头。佚名/摄。拍摄角度:站在江面船上,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下关客运轮渡码头建于1910年,随津浦铁路贯通而开设,航线由下关至浦口,称"关浦线"。

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先生灵柩登陆下关码头,随后码头被更名为"中山码头"。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65)

2019年9月18日,南京, 中山码头。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江面船上,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

左前方远处可以看见南京长江大桥。

04、大马路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66)

1930年代,南京下关,大马路街景。佚名/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1899年下关开埠,随着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和长江水运的兴起,多条街道日渐繁华。

从清末到民国,南京经济最繁盛的地方不是新街口和夫子庙而是下关,而大马路是下关最繁华的街道。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67)

2019年8月20日,南京下关,大马路街景。德兰/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拍摄。

90年过去了,中间这座民国的"江苏省邮政管理局"大楼至今还在,建于1918年。

随着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公路运输的兴起取代水运,下关日渐凋敝,曾经繁华的大马路如今冷冷清清。

05、惠民河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68)

1937年,南京下关,惠民河岸边的西洋建筑。佚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拍摄角度:站在惠民桥上,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

这些建筑门前就是大马路,远处的桥是铁路桥。

惠民河南起三汊河,北至老江口,是原秦淮河下游入江河道,1914年正式定名为惠民河。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69)

2019年9月25日,南京下关,惠民路与建宁路十字路口。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

如今惠民桥与惠民河全部消失。1999年,惠民河被填平,惠民桥被拆除,修建成了惠民路。

远处的电线杆就是铁路桥所在位置,铁路桥如今还在,被淹没于灌木草丛之中。黄色箭头方向就是大马路。

第十五、中山陵

01、停灵处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70)

1929年6月1日,南京中山陵,孙中山灵柩到达中山陵暂时停灵处。佚名/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71)

2019年9月20日,南京,中山陵陵门前。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

今天的陵门前广场就是当年的停灵处,只是那时陵门还没有建,陵门与牌坊、碑亭于1931年才建设完成。

02、"博爱"坊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72)

1934年,南京,中山陵"博爱"牌坊。佚名/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73)

2019年9月20日,南京,中山陵"博爱"牌坊。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

03、俯瞰中山陵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74)

1944年,南京,中山陵。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站在陵寝门前,由北往南俯拍。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75)

2019年9月20日,南京,中山陵。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陵寝门前,由北往南俯拍。

第十六、南京城墙

01、小桃园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76)

1932年,南京, 挹江门南侧小桃园城墙。佚名/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77)

2019年10月7日,南京, 挹江门南侧小桃园城墙。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

02、湖边城墙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78)

1944年,南京,玄武湖边的城墙。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站在今天解放门城墙上,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79)

2019年9月26日,南京,玄武湖边的城墙。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解放门城墙上,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

03、鬼脸城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80)

1944年,南京,从秦淮河对岸看鬼脸城。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81)

2019年10月18日,南京,从秦淮河对岸看鬼脸城。德兰/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

04、秦淮河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82)

1944年,南京,从鬼脸城上南望秦淮河。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自北向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83)

2019年10月18日,南京,从鬼脸城上南望秦淮河。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北向南方向拍摄。

05、明城墙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84)

1944年,南京,玄武湖北岸城墙。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站在鸡鸣寺,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图左的大坡就是今天的解放门门前,那时还没有解放门。

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一个真实的南京城)(85)

2019年9月21日,南京,玄武湖北岸城墙。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鸡鸣寺,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