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听说临泉县杨桥镇有一座桃花岛。3月底的一天,桃花盛开时节,阜阳日报记者慕名来到桃花岛,一览泉河、涎河、阜临河三河交汇的自然风光。据了解,桃花岛原为分洪岛。1971年,泉河杨桥闸新闸开建,新闸对泉河河道裁弯取直,在原有河道西侧新开挖人工河道,在原有河道与人工河道之间形成的三角洲,就是现在的桃花岛。如今的桃花岛占地200亩,当年开挖人工河道的弃土堆成一座座土丘。这里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在一马平川的皖北平原,远远望去颇有土山的气势。

访古道赏桃花(春访临泉桃花岛)(1)

临泉桃花岛方位示意图

四闸联控 蔚为壮观

泉河又名汾泉河,是淮河一级支流沙颍河的支流,发源于河南漯河召陵岗,流经商水、项城、沈丘、临泉,在阜阳三里湾汇入颍河。泉河流经临泉县杨桥镇时,接纳了从西南方向逶迤而来的涎河,每到汛期上游来水汇集杨桥,这里就形成了连片低洼地。

1959年,地方水利部门投资140万元,在杨桥镇老泉河北兴建了一座7孔节制闸,设计流量505立方米/秒。因设计流量偏小,1960年汛期除扒开老泉河堵口分洪外,还利用闸东洼地行洪。1971年,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水利部门投资500余万元在老闸西侧重建18孔新闸,设计流量1630立方米/秒,1976年5月竣工。

如今,经G345国道与S254省道交口向北,最先经过的就是1971年建设的新闸,桃花岛景区入口位于新闸东北侧。从高德地图上看,桃花岛北S254省道分成西大东小两部分,经新闸东北侧便道向北步行,就能看到南侧的涎河闸。

涎河又名延河,发源于豫皖两省交界处的平舆县和临泉县庙岔镇武场营社区之间,全长56公里,其中阜阳境内52公里。涎河沿途流经姜寨、瓦店、长官等乡镇,在杨桥镇汇入泉河,水面最宽处超过100米。驾车经过阜临路涎河桥时,两侧的宽阔水面就是涎河入河口。2007年前后建成的涎河闸,主要功能是排涝和灌溉。

访古道赏桃花(春访临泉桃花岛)(2)

杨桥泉诃船闸及老泉诃闸

除了泉河旧闸、新闸、涎河闸外,这里还有一座船闸沟通泉河上下游,在400米范围内共同构成“四闸联控”水利景观,在皖北地区并不多见。

桃花岛原为分洪岛

桃花岛是泉河原有河道与人工河道之间的一块三角洲,1971年开挖人工河道的弃土堆成一座座土丘。这里距临泉县城15公里,四面邻水,有S254省道与外界相通。

访古道赏桃花(春访临泉桃花岛)(3)

桃花岛鸟瞰

桃花岛地势略有起伏,没有基本的灌溉设施,建成之初因一家一户的土地面积不大,上面多以栽植油菜、红薯和树木为主。1993年,当地3户农民租赁岛上部分土地种植桃树、苹果。当时,这里没有通水通电,也没有房屋,荒草长有一人多高,距离附近的村子有3里路。为饮水方便,他们用铁锹在河滩上挖了一个两米见方的坑,半天时间可积满泉水。

为了栽植果树,他们自带锄头一天到晚忙碌在分洪岛上。当附近的村子升起炊烟时,他们就在岛上架起铁锅引火做饭。后来,又在岛上一处土坡上挖了一个窑洞,可以遮风挡雨。

由于小岛距离村子较远,从1993年到2007年,他们在岛上一直点油灯,过了14年没有电的生活。

桃花岛名声大振

曾经的桃花岛以栽种各种桃树为主,栽植了3片集中的桃园。对于每一位到访的游客来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土丘,这里地势起伏较大,由低向高看去,犹如一座“桃花山”。桃花岛东北部的桃园,地势西高东低,这里靠近河滩,果树比较高大,树龄较长,花期较晚。桃园周围有大片油菜花,看上去像一大片金色地毯,把桃花岛置身于泉河边的“黄金海岸”之中。

访古道赏桃花(春访临泉桃花岛)(4)

一湾泉水桃花源

在桃花岛西北角,地势东高西低,泉河湾湿地景色尽收眼底。这里果树种类多,粉红色桃花、白色的梨花,还有刚吐新芽的猕猴桃。林下散养的土鸡,由大红公鸡领头,分散在草丛中寻食,颇有田园牧歌的景致。再过一段时间,桃子陆续成熟,这里就成了一座果园。

访古道赏桃花(春访临泉桃花岛)(5)

游客在桃花岛游玩

2010年以来,农民在岛上种植的桃树引起当地政府关注,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岛上配套建设了道路、环保厕所等设施,并连续多年举办桃花节。春光明媚的日子,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灿灿的油菜花竞相开放,渔民的小船穿行在周围水面上,徜徉其间,俨然一处世外桃源。

近几年,当地农户在桃花岛种植景观苗木,主要是为了育苗。这个季节草木萌发,在一片片桃园中吐出新绿,远远望去高低错落,是皖北平原少有的景致。

因水而兴原生态

杨桥镇水系发达,除了泉河、涎河,还有界南河、阜临河在镇区交汇贯通,共同形成占地近3000亩的生态湿地系统,其中水域面积约占三分之一。2013年,杨桥闸桃花岛水利风景区被省水利厅命名为首批10家省级水利风景区之一。

访古道赏桃花(春访临泉桃花岛)(6)

桃花树前拍个照

虽说是省级水利风景区,桃花岛至今还保留着上世纪90年代初的自然风貌,通往景区的道路狭窄,机动车辆无法通行。其实,桃花岛美就美在原生态上,美在没有太多的商业气息。入口处有出售观赏鱼的小摊,没有接连不断的吆喝声,买卖都是一种自愿行为。桃园里没有硬化的路面,如遇阴雨天,鞋子会粘泥巴,有一种“花径不曾缘客扫”的感觉。

访古道赏桃花(春访临泉桃花岛)(7)

桃花岛水利风景区

这里听不到汽笛喧嚣声,从无人机航拍俯瞰桃花岛,河水显露出这个季节特有的墨绿色,轻风徐来,水波不兴。常绿树种不多,杨树和一些乡土树种刚刚发芽,枝干仍像冬天一样光秃秃的。每一棵桃树都开满粉色的花,不禁想起《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看到盛开的桃花,才明白“粉红”这种颜色其实最适合形容桃花,因为桃树先开花后长叶,色彩之柔和、姿态之优美,让其他的花望尘莫及。桃花岛西端地势较高,有蜿蜒曲折的小径连接成环形路,坡度不大,比较适合老人和孩子游赏。绕过西端的高岗,面朝南侧涎河闸的地方可以套圈,这是皖北地区庙会时常见的游戏,还增加了孔雀合影服务项目,引来不少游客拍照留念。

(阜阳日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刘子奎/文 阜阳日报记者 庞诚/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