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长行

人生来有来处却只剩归途文案(散文无家可归的段子)(1)

(4)靠谱的味道

鄙人拥有两个茶室。每天都有朋友来品茗聊天。

楼下面是一溜酒店,大大小小。大的不甚热闹,小的也说不上冷清。但,属于我的朋友,喝了酒一定要来我的茶室,进行酒与茶的勾兑。

多年了,几乎总是这样。自然地,我便在人、酒、茶之间品出了一些味道。

第一,茶比酒清澈;

第二,酒比茶浓烈;

第三,茶味、酒味比人味靠谱。

一切物事的最高境界仿佛就是“味道”。比如我的茶室,不论是酒徒或茶客,来来往往,都在齐集凝结着人间味道,每每让我们在“味”与“道”中感叹不已,参悟不止。

(5)别放下自己的鱼竿

本人做过讲课或演讲,发现讲课程序早已模式化:主讲人先讲,再由听众提问题,然后,我再逐一回答问题。插空,还要接受什么采访,也是回答问题。问题回答多了,积累的思考也多。思考是为了回答问题,回答了老问题,又发现了新问题,好像一切都是围着问题转悠。

这样就引发出了我的一个观点:所有的问题,都不会只有一个答案。比如,有一个大学生谈他是在崇拜中度过既往岁月的,从崇拜歌星明星到崇拜创业创富英雄。他请我讲讲关于崇拜的问题。

我的回答是这样的:崇拜别人可别忘了成就自己,至少不能丢掉自己。一辈子总生活在崇拜里,自己就无创造性可言。你崇拜的是高山,也可能是陷阱。你崇拜的是鲜花,也可能是毒草。崇拜有崇拜的理由,其结果往往各各不同。然而,凡事都有个度,过了头就会带来麻烦。举个例子,大家同在一个河岸上钓鱼,人家一个劲地往上提溜鱼,活蹦乱跳,光鲜极了。你肯定很眼馋,甚至油然而生羡慕或崇拜之心,没准你还可能去帮忙哩。但是,你可别放下自己的鱼竿啊。毕竟,自己的鱼,还得靠自己去钓啊。

说到底,崇拜别人不能放弃自己。最好的结局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翻过来让别人羡慕或崇拜你,那么你的崇拜才有价值,这才是健康的积极的崇拜心态,也才比较合乎逻辑。千万不要为崇拜所误所累啊……

(6)“乌龙奖”

本人特喜欢观看电视现场直播中的颁发奖状、奖杯、奖牌的场面。这里面的层次还挺有讲究。有金奖银奖铜奖,单项奖、团体奖、混合奖、荣誉奖,有世界奖,国家奖,地区奖,部门奖等等。就文学界而言,有茅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等!在林林总总的“奖”面前,却也有绚丽多彩的风景值得驻足啊。获奖者身披国旗奔跑的有之,热吻奖牌奖杯的有之,情绪失控,或喜极而泣或大声吼呼,或恍然如梦,不相信自己置身获奖中闹出了笑话的,等等。但也有出乎意外的“特别奖”。这种奖让人扑朔迷离,目瞪口呆:类似甲方的足球乌龙到乙方的球门里,可谓之“乌龙奖”。尽管让人哭笑不得,但基于规则,乙方依然是胜利者。这种现象没有普遍性可言,却普遍被忽视被忘却被冷漠或被一笑了之。

其实,偶然的胜利者也暗含着必然的结果。能让对手晕头转向到“乌龙”的份上,也不能否认胜利者得分的合理性。在规则里,它更有合法性。

我反复琢磨的却是:谁能界定出上苍发给这种“乌龙奖”是哪个等级?看上去,这个问题有点刁钻,细思量,却满值得回味哩……

(7)耳根清净也是福

每天只要打开微信,便是一条接一条夺人眼球的某某名人真实身份大揭底、某国偷走了别人的口罩、某人口无遮拦没准是个疯子、“出大事啦”以及某某历史真相大曝光等等五花八门的段子或资讯,一会儿说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花样不断翻新,版本林林总总。纵然你的眼神再好,兴味再浓,也禁不住这样被晃来晃去,从稀里糊涂到稀里哗啦到不知所云,总陷在这样的泥坑里,总是被忽悠,不心烦气躁才怪哩。

于是,我狠下心来躲进小楼成一统,任尔东西南北风,搞点自己喜欢的玩意儿,比如写作,挣点稿费换点小酒喝,读点值得下功夫的书过过读书瘾等等,也比泡在那些无聊的东西里划得来啊。

笔者窃以为,当今这个世界,绝大部分人都是看客,看热闹的人。真正的内幕和真相只掌握在两个人的手里,一个是“编剧”,一个是“导演”。世事如戏。真相之外的任何举动或“一头热”,都是空忙,甚至是瞎忙!

这个道理我似乎早就懂得,只是时至今日方才大彻大悟,耳根清净也是福呐!

(于2020年4月21日。)

人生来有来处却只剩归途文案(散文无家可归的段子)(2)

【作者简介】周长行(男),山东省济宁市人。1949年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969年参军入伍,1990年转业后供职于电视台直至退休。农民、老兵、记者、作家集于一身。主要著作:长篇纪实文学《伟大的我们》《鲲鹏腾飞的地方》《大山的呼唤》。长篇人物传记《不醉不说 乔羽的大河之恋》《大浪淘金》。1995年曾执笔撰写中央电视台39集大型电视系列片《大京九》。多次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等奖励。《不醉不说 乔羽的大河之恋》被52个国家和地区图书馆收藏。自2015年以来创办公众号平台,面向社会底层,记录现实生活,表达百姓悲欢,已发表上百万字的原创作品。其中,《曾经的二炮工程兵,正经历着身心的双痛之痛》《老兵系列》《乔羽二嫂的故事》《故乡系列》《浑人八斤》等作品分别拥有数万乃至上千万读者。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