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导读
题目:《萤火虫》
版本:人教社1981年版小学语文第四册(1981-1987年使用)
大家好,我是语文课代表,今天和大家一起重温老课文《萤火虫》。
这本是一篇科普文章,讲的是萤火虫发光的原理,不过,其中的科学知识是用对话的方式揭示的,“我”扮演了承上启下的发问者,奶奶扮演了不懂科学知识的对比者,爷爷则是高深莫测的科普者。
奶奶好慈爱,乘凉的时候为我们唱儿歌:
萤火虫,挂灯笼,飞到西来飞到东。
晚上飞到家门口,宝宝回家它来送。
可是,爷爷并不买账,他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那是你奶奶编的”,然后巴拉巴拉开始解释,什么“小孔”,什么“空气”,什么“发光”,一听就大学退休二级教授水平。
爷爷这么做,有点刹风景,好像奶奶唱的那首歌一无是处似的。
如果我是那个孩子,会更愿意听“萤火虫打灯笼”,而不是“小孔进风发萤光”。儿童有不知情权,没有必要很早告诉他们月亮上不仅没有嫦娥,连微生物也没发现。在儿童心里,月亮上有嫦娥,有吴刚,有玉兔,有桂树,岂不更美?至于那点科普知识,他们迟早会知道的。
如果是我的奶奶,面对爷爷的“挑衅”,我老人家一定会很上火,坚决和爷爷针锋相对:“就你明白!就你知道得多!你以为我不懂?你给我听好了:①萤火虫别名火金姑、亮火虫;②萤火虫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萤科;③已知萤火虫共有2000多种,分属于8个亚科92属与亚属;④萤火虫可分为昼行性,昼夜两行性和夜行性,或者陆栖、水栖和半水栖三类……请问老头子,我说的这些,你爱听吗?”
如果我是爷爷,我会说:“你奶奶唱得真好听,至于为什么挂灯笼嘛,我觉得是为了照着你找奶奶啊。”
不过那样的话,就没有这篇老课文了,嘿嘿。
可见科普文章难写,写得朴实了,读者不愿看;写得生动点,又觉得有点假。碰上我这样的读者,作者一定会很生气吧?
但我觉得自己说得挺有道理,也许,是因为我也快到了做爷爷的年龄了。
课文再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