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英雄联盟》世界赛决赛前最好的训练方法是什么?试试《原神》吧。”拳头游戏首席执行官的一番话,是对这一中国游戏的高度赞誉。《原神》何以能“俘获”众多游戏爱好者?在今天(24日)举行的徐汇区数字人才发展论坛上,作为上海本土创业公司的米哈游点出其中关键:拥有一支在“实战中演练”的数字人才队伍,从零开始搭建游戏技术,跨前一步洞察用户需求,攻克无数难题后终获成功。
米哈游的人才队伍,是上海不断推动数字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论坛上,专家学者们纷纷表示:要搭建全周期数字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在企业实操培育“适销对路”人才,从而助推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
加强复合型数字人才培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数字人才缺口已接近1100万。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发展,人才缺口可能进一步扩大,制约着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向纵深发展。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蓄水池”。以商汤科技为例,企业在2018年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慕课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首部面向中学生的人工智能教科书《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先后在上海、北京等百所试点学校使用,培训了超过900名授课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执行院长蒲戈光表示,高校是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蓄水池”,一批能够解决关键问题、掌握核心技术的科研人员均来源于此。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已有345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34所高校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数字人才,不能“只懂”人工智能或软件开发,复合型数字人才其实更为稀缺。在星环科技副总裁孙煜华看来,应当通过定制化课程,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比如,持续加强高校人工智能、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等基础学科建设,让各类数字人才都能得到基础学科的“滋润”;鼓励高校在师资培养、招生规模等方面向数字人才倾斜等。
实战演练“让对的人做对的事”
如果说高校是人才的“蓄水池”,那企业便是“演练场”——通过企业“二次培训”,能让数字人才更“适销对路”。
在米哈游还没有成立人力资源部门时,就已开始在实战中锻炼人才。企业知名的崩坏系列游戏,从初代的移动单机游戏,到第二代被定位为横版动作手游,需要一套全新的技术储备与开发流程。“当时,团队聚集了一批相关领域的佼佼者,他们从零开始、反复试错。”米哈游公共事务总监夏文婷回忆,但一些要求超出团队的能力范围,有些甚至超出硬件的承载能力。
可正是这些“过分”要求,磨炼了团队,也让产品更具前瞻性。“通过一次次实战,我们培养出了有资格成为新技术探索者的数字人才。”
为让数字人才坐上“直通车”,2015年,米哈游与上海交通大学无线通信技术研究所的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成立了SPARK项目,落地米哈游产学研示范基地。这不仅增强公司技术研发能力,也吸纳了大量顶尖数字人才。
“人在哪里,业务就在哪里。”中智咨询数字化咨询总监潘竑提到,当前许多企业正在进行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这意味着从人力资源转变为了人才管理,也就是人才激励、人才调动、人才配置等。他建议,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对于各类人才进行“画像”,从而知道他们的所需所求,才能更好规划成长路径,“让对的人做对的事”。
产教融合助推可持续人才生态体系
数字人才的培养,需要产学研相互融合,打造可持续的人才生态体系。
论坛现场,由仪电创新院自主研发的“仪电人工智能中台”发布,5所高校代表完成试用交接,开启产教融合共育数字人才。仪电创新院是上海市人社局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携手徐汇区打造了系列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项目,通过“教学”“实训”“路演”的培训模式,为上海的金融、能源、医药等行业培育复合型数字人才。
截至目前,徐汇区人社局与仪电创新院已连续两年面向数字人才开设知识更新工程项目,累计开设7个班次,培训近500人次,惠及区内重点产业和新赛道企业近100家。
许多专家学者还提到,政府可以完善对数字人才的优惠政策,如通过人才安居、人才补贴等方式,从全球招揽数字人才;同时,建立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评价、流转、共享平台机制,“让对的人在对的地方做事”。
作者:占悦
编辑:苏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