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的观音寺到底留在哪里(普陀山第一大寺)(1)

普陀山的观音寺到底留在哪里(普陀山第一大寺)(2)

普陀山的观音寺到底留在哪里(普陀山第一大寺)(3)

普陀山的观音寺到底留在哪里(普陀山第一大寺)(4)

普陀山的观音寺到底留在哪里(普陀山第一大寺)(5)

普陀山的观音寺到底留在哪里(普陀山第一大寺)(6)

普济寺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济寺又名"前寺"。它的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观音院"。宋嘉定七年,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把这里定为专供观音的寺院。后来这里多次被毁,到了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朝廷派太监张千扩建宝陀观音寺,并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寺院规模宏大,一时甲于东南。康熙三十八年,赐额"普济群灵",到了雍正年间,基本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如今的普济寺,共有十殿、十二楼、七堂、七轩等共231间。

普济寺前有一个高约20米的石牌坊,四柱三门,柱上横眉雕刻有精致的云绫和石葫芦。坊内北侧,树有一块石牌,写着"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据传这是皇帝下达的圣旨,过去官吏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观音菩萨的崇敬。

石牌坊后是一个约15亩的莲池,名叫"海印池",也叫"放生池",建于明朝。"海印"是指佛的智慧能像大海一样,印现一切之法,而"放生",则是与佛教的"慈悲"、"不杀生"等教义融合,进而发展成为的一种普遍的佛事活动。

海印池上有三座桥,走过中间的一座,您便可以来到御碑亭,它建于雍正年间,御碑的碑文上记载了普陀山的历史,碑额上雕龙栩栩如生,书法遒劲刚健,可谓双绝。当然,要是您感兴趣的话,还可以到东面的"观自在菩萨"墙看看,相传观音菩萨除了有大慈大悲的心肠外,还有广大的智慧可以看清世间万物,所以有时被称作"观世音",指她能听到人民的疾苦声音,有时又被称为"观自在",是指她体察世间万物的能力。

当您来到寺前肯定会奇怪的问:"寺庙的正门关着,怎么进去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相传乾隆皇帝夜游普陀山竟然忘了回去,当他返回到普济寺的时候寺院大门已经关了,他要求开门却遭到了拒绝。把门的小和尚说:"国有国法,寺有寺规",乾隆没有办法只能从东山门进入寺内。乾隆回宫后对此极为恼怒,下了圣旨:从今以后,此门不能开。这也就延续到了现在,只有在国家元首、寺院菩萨开光或者方丈第一次进门时才能打开,平时的游客们就只能从旁边的侧门进入了。

经过供奉着弥勒佛的天王殿,我们便可来到普济寺中供奉观音菩萨的主殿--大圆通殿。殿堂面宽七间进六间,宏大巍峨,可容数千人,有"百人共进不觉宽,千人共登不觉挤"的说法,于是也被称为"活大殿"。走进大殿,可以看到正中供奉的一座毗卢观音像,高约九米,头戴毗卢天冠,天冠上有阿弥陀佛像,眉慈目善,慈祥含笑,身边还站立着善财和龙女,神态天真活泼。

在中国,观音菩萨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据佛经记载,遇到危难时只要念诵其名号,菩萨就能听到,并前往拯救解脱,所以叫做"观世音"。唐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沿用至今。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不一定知道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但却很少有人不知道观音菩萨,观音实际上已成为民间佛教乃至整个民间宗教信仰的核心人物。

而我们眼前的这座观音殿为什么叫做"圆通殿"呢?其实啊,正是因为观音只要听到苦难的呼救声,便能眼观,表示"耳根通,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通"。于是"圆通"便成为了观音的代名词,其意是"不偏倚,无阻碍",圆满通达。

毗卢观音两旁还各塑有16尊不同服饰和形态的观音菩萨,称为"观音三十二应身",这些都是观音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的现身说法形象。三十二应身观音只能以整体形式供奉,不能单独出现,加上中间供奉的观音佛身,这种塑法也正是观音道场的独特之处。

主殿两边还各有一个配殿,东配殿供奉文殊菩萨,西配殿供奉普贤菩萨,另外在法堂中还建有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萨。

禅的故事一则

僧人扶贫

一僧人到山村去化缘,他看到村庄附近的山上全是上好的木鱼石,就捡了一块放到怀里,想着带回寺院珍藏。

可是,当他走进一家院落,轻敲木鱼,准备化缘时,却发现这家的生活特别困难。与主人的交谈间,僧人了解到,这家的男主人原来是个石匠,由于近年村里盖房多是使用砖砌,很少再有用石头的了,他原来的一技之长便无用武之地了,致使他本来就不宽余的生活雪上加霜。

了解这一情况后,僧人再不想从这家得到什么施舍,而是想着开导、扶持他们一把。于是,僧人从怀里掏出了那块他刚刚捡来的木鱼石,用双手郑重其事地交给曾经做石匠的主人,口中念着阿弥陀佛,转身告辞。

僧人走后,这家人针对这块木鱼石,展开了讨论-----经过一番争论之后,一致认为,这绝非一块平常的石头,僧人送的礼物肯定是一个珍贵的宝物,说不定能卖个大价钱。

于是,男主人揣着这块木鱼石四处打探它的价值,去收藏品市场、去博物馆,甚至去地质勘探部门做了石质鉴定,玩家和专家都说这是一块普通的木鱼石,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这家人便非常气馁地把木鱼石丢在院落的一角,不再理它,甚至对僧人颇有微词。

再说那个僧人,走出那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去的路上,他又捡了一块同样颜色、同样大小的木鱼石揣在怀里。

说来也巧,在另一个村庄的另一人家,他遇到了先前遇到的同样的情况----这家的男主人原来也是石匠,而且遇到了与上家人家同样的遭遇和处境。于是,僧人又从怀里掏出了木鱼石,同样用双手郑重其事地交付给曾经做石匠的主人,口中念着阿弥陀佛,转向告辞。

僧人走后,这家人针对这块木鱼石,展开了讨论----经过一番议论之后,一致认为,僧人留下这块石头,肯定有说法和寓意,肯定有某种启发和开导。男主人灵机一动,当天就把木鱼石雕成了一尊佛像。家人一看,都乐了,异口同声地说:村里村外到处都是这样的木鱼石,咱们何不就地取材,雕刻佛像、佛龛,雕刻砚台、茶杯等文具和生活用具呢?这样一来,遍地的木鱼石不就成了宝贝?

几年过后,丢弃木鱼石的家庭一如既往地贫穷拮据着;而灵动一动、变废为宝的家庭经过一番努力,建成了一家远近闻名的木鱼石石雕厂,用木鱼石雕制的佛像和其他工艺品、日常用品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禅林撷露

僧人馈赠的同样的木鱼石,同样的家庭和境遇,其结果却有着天壤之别。因由就在于不同的眼光和心态,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佛缘如斯,人生如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