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不理想,与其刷题不如多花时间巩固高考必备知识,距离高考只剩下30天的时间,刷题已经不再是考生的主旋律,相反,回归课本才是高考生最重要的任务,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高考数学集合知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高考数学集合知识(高考数学考前30天回归课本系列之第一节集合)

高考数学集合知识

成绩不理想,与其刷题不如多花时间巩固高考必备知识,距离高考只剩下30天的时间,刷题已经不再是考生的主旋律,相反,回归课本才是高考生最重要的任务。

第一节 集合

一、必记3个知识点

1.元素与集合

(1)集合中元素的特性:①________、②________、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若a属于A,记作③________,若b不属于A,记作④________.

(3)集合的表示方法:⑤________、⑥________、图示法.

(4)常见数集及其符号表示

数集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符号

⑦____

⑧____

⑨____

⑩____

⑪____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集合相等:若集合A与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⑫________,则称A与B相等.

(2)子集:若集合A中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为集合B中的元素,则称A是B的子集,记作A⊆B或B⊇A,⑭________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3)真子集:若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集合B中的元素,且集合B中⑮__________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是B的真子集.

(4)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⑯________集合的真子集.

(5)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⑰________,真子集个数为⑱________,非空真子集个数为⑲________.

3.集合的基本运算

二、必明5个易误点

1.认清集合元素的属性(是点集、数集或其他情形)和化简集合是正确求解的两个先决条件.

2.要注意区分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以及集合与集合的包含关系.

3.易忘空集的特殊性,在写集合的子集时不要忘了空集和它本身.

4.运用数轴图示法易忽视端点是实心还是空心.

5.在解决含参数的集合问题时,要注意检验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否则很可能会因为不满足互异性而导致解题错误.

三、技法

1.解决集合含义问题的关键有三点:一是确定构成集合的元素;二是确定元素的限制条件;三是根据元素的特性(满足的条件)构造关系式解决相应问题.

(1)判断两集合关系的3种常用方法

(2)根据两集合的关系求参数的方法

2.思路

参考答案

①确定性  ②互异性 ③a∈A  ④b∉A  ⑤列举法  ⑥描述法  ⑦N 

⑧N*(或N+) ⑨Z ⑩Q ⑪R ⑫都相同 ⑬每一个元素 ⑭空集 ⑮至少有一个元素 ⑯非空 ⑰2n ⑱2n-1 ⑲2n-2 ⑳x∈A或x∈B 21x∈A且x∈B

22x∈U且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