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根五今晚在哪个台播放(建议改名坏人圈)(1)

  《刘老根5》播放完了。说句实话,如果仅仅从娱乐角度,的确很嗨,时常笑得肚子疼,但如果冷静下来,从剧情对生活的反映上、进而讲对东北人形象的塑造上,是越看越不对劲儿、越看越生气,感觉好像吃了发霉的食物、呑咽了坚硬的鱼刺后卡在了喉咙上,深为这部占据了长江以北、特别是东北地区荧屏足有二十余年之久的电视剧对我的东北兄弟姐妹形象上的抵毁而欲罢不能,直至义愤填膺。至于影视艺术本人也是获过世界华语最佳编剧提名奖的,作品也曾获得过上海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应该说,是有些发言权的。

还是让我们看看这是个什么剧吧。

第一,没好人。撑起一部戏的关键是人物。那么让我们看看这部、当然也包括同是本山传媒制造的《乡村爱情》等等,塑造的都是些什么人物。概括起来讲,基本是人渣。剧中设计的人物基本都是有缺陷的病态的社会渣子。先说主角赵本山扮演的刘老根。比较起来,应该说赵本山演的刘老根是本剧中人品最好的,但也是毛病特多。他刚愎自用、思想守旧、家长作风,硬把自己的姑娘逼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自己的老姑娘找到了意中人,又生生被他拆散,逼的老姑娘离家出走。再说2号人物,宋小宝扮演的老宋头。这是一个典型的占奸取巧的人。他带着一个身份不明的女人胡美琴来到刘老根身边,连哄带骗,赢得了刘老根儿的信任,其真实目的就是来蹭吃蹭喝来了。杨树林饰杨大喇叭明知道人家老宋头和胡美琴在处对象,但是他硬要从中插足,搅散人家的婚姻。小东北扮演的药丸子获得了二人转大奖赛冠军后,马上移情别恋,甚至欺师灭祖。李戈饰演的小琴名利思想极其严重,为了能够在舞台上拔得头筹,不惜做了美容手术。王小宝饰演的刘大奎无视集体企业利益,和兄弟刘二奎勾心斗角,表现出了极端的利己主义。贺美玲饰演的大胖几乎就是一个农村泼妇,动辄骂这个打那个。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总之几乎所有的剧中角色,都体现出了一个坏字。而一部作品,如果有几个坏人,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坏人,都可以说得过去,但是如果绝大多数都是坏人,这戏你还能看吗?

刘老根五今晚在哪个台播放(建议改名坏人圈)(2)

第二,没好事儿。《刘老根5》刻意设计了一些男女的婚恋生活。从艺术角度,这本来是很美好的情愫,但是本剧让人看了没有任何美感可谈。因为几乎千篇一律的都是在搞“三角恋”。你比如老宋头和胡美琴处对象,中间硬生生插进来一个杨大喇叭。药丸子本来和小琴处对象,硬生生插进一个小月。刘二奎和小满本来是一家子,硬生生的挤进来一个秤杆子。山杏和赵三处得很好,但中间硬生生闯进来一个宋开原。韩士信和珊珊本来处的很好,中间硬插进来一个刘倩。而且插进一个刘倩还不够,还要把李大成也插进来,成了四角恋爱。总之,在这样一个人物并不多的电视剧中几乎所有的婚恋中的人中间都插进了一个第三者,所有的爱情都是三角恋爱,甚至四角恋爱。而且不仅本剧如此,在本山传媒的主打剧《乡村爱情》中也是这样一个套路,几乎所有男男女女,在婚恋方面都存在有悖伦理纲常的问题。早期的剧中人物几乎全“爱”着谢大脚。再看其他:刘老根和丁香之间夹着个韩冰、长贵和谢大脚之间夹着个苏玉红、苏玉红和小梁之间夹着大个儿、郑宇与银萍中间夹着个方正、大个儿和小爽中间夹着个“闪电” 、山杏与老外恋爱中间夹着个二柱子、二柱子和大胖中间夹着个山杏、包工头丁大哥和对象中间夹着个寡妇……总之,基本上没有一对情侣是偶数的。几乎没有一对夫妻之间没有第三者插足的——尽管有的是误会、有的是巧合,但生活中,我的循规蹈矩的东北父老乡们哪有这么乱的事儿呀?

刘老根五今晚在哪个台播放(建议改名坏人圈)(3)

第三,没好样。就是没有好的榜样,尤其是没有树立起东北人良好的榜样。东北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作为闯关东的后代,我生在辽宁,长在黑龙江,应该说对东北人有深层次的了解,有点发言权。我的白山黑水、还有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白山黑水上的东北父老乡亲,哪里是这两部戏中反映的风貌和素质啊?讲历史,早在奉系军阀时期,东北就富可敌国。日本占领期间,东北就实现了工业化。战后,东北是亚洲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而日本已经变成一片废墟。那个时候,东北的“GDP”占了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后来就吸引大量的大江南北的人闯关东,把一块纯粹是原生态的国土开发、保存了下来。再后来,新中国成立,因为富庶,自觉自动地担负起了共和国长子的重任,为襁褓中的共和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开发北大荒、向亘古荒原宣战;开发大庆油田、甩掉了共和国贫油的帽子;战胜高寒冰土,把东北建设成了共和国的大粮仓。即使现在,东北人已经为祖国承受了太多太多的苦难,东北家底已经被掏空了、不怎么招人稀罕了,我也没有发现我们有什么地方落后,不信,那些抢了先机、赚得盆溢钵满的南方同胞,你们到东北的沈阳、大连、哈尔滨看看,仍然是“大哥大”的气度。东北人仍然都是活雷锋。哈尔滨大戏院每天仍然演奏着西洋乐,而且一票难求。这些年,我也可以说是到处转,见到了不少中国城市的奢华,但除了京沪,我没有看见哪个城市有花钱买票听西洋乐这种高雅文化品位的。 东北城市那种中西合璧的文化和东北人的朴实豪爽哪里有本山传媒制作的电视剧塑造的东北人“一坏二残三滥,四懒五骗六蛮”一点痕迹呢?如果我们像戏中那样,我们能创造出这样一番天地?共和国能让我们当长子?你当孙子都不够!

刘老根五今晚在哪个台播放(建议改名坏人圈)(4)

第四,没好果。本山传媒制作的剧到底给东北人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大家先动动手,“百度”一下“东北人”,第一个贴子是:东北人的名声在全国已经臭到家了,没有诚信,忽忽悠悠,欺软怕硬就是他们的特点……这不正和本山传媒拍摄的剧中的东北人“一坏二残三滥,四懒五骗六蛮”的形象吻合了吗?我的勤劳朴实的东北父老乡亲啊,你们什么时候成了这样的“劣等民族”了?现在不怀好意的网络媒体已经一段一段的把这两部剧中的埋汰东北人的段落制成了“抖音”,扩大对东北人形象的扺毁,而我们还其乐滔滔看着这些剧。原来说河南人、福建莆田系形象不怎么好,现在这个位置当仁不让的让东北人给取代了。共和国的长子已经被“打造”成了渣男!那么这是谁干的,抛开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抵毁东北人形象不谈,本山传媒的那些个“坏人圈”“乡村乱情”难辞其咎!不可否认,主流媒体对于这种对东北人断子绝孙的文化颠覆做了殊死的抵抗,响应党和政府“反三俗”的号召,从中央到东三省的主流媒体——卫星电视,没有一个播放这些剧的,但是这种抵抗的效果是不容乐观的,你不让她在电视主流媒体上播,人家就转入了网站上,在网络上逐渐成为“主流媒体”。另外,主流不主流,实际不是官方定的。不是你叫它主流媒体它就主流媒体了,关键看它播出的东西有没有人看、有多少人看。你天天播这种“一坏二残三滥,四懒五骗六蛮”的东西,就有人看,你就是“主流媒体”了!

“坏人圈” “乡村滥情”无疑是反映东北人生活的。虽然讲艺术作品不能“对号入座”,但艺术作品也的确是“来源于生活”。而从这种意义上说,这些剧就是成了丑化东北人的马前卒、急先锋!

我无意上纲上线的将东北振兴与否归罪于本山传媒对东北人的丑化,但文化能毁掉一方土地也是客观存在的。作品写什么是作家的自由,但怎么写却是作家的良知。而且从艺术的美学角度,艺术就该是以美为主,山川花草树木都可以写,但屎尿呆傻写出来就不美,就不能写。就像前不久人们共同声讨的贾浅浅的“屎尿诗”一样。

诚然,文学艺术有她的娱乐功力,也不能全是正能量、教育作用,但这种娱乐功能也应该是健康向上的、寓教于乐的。流量、点击率、票房绝不是衡量一部文艺作品好坏的唯一的尺子。《红楼梦》读者不如《水浒传》多,不能说《红楼梦》不如《水浒传》艺术水平高,而且正好相反。贝多芬交响曲不如“二人传”听众多,不等于“二人转”艺术成就比贝多芬艺术成就高,而且也正好相反。观众、网友喜欢的、喜闻乐见的不一定是好的东西,就像黄赌毒如果不限制,一些人照样也会喜欢上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