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在诸葛亮和刘备的心中形象不同,在诸葛亮心中,马谡是一个能力突出,口才突出的人,在刘备的心中,马谡是一个口才突出,能力稍差的人。但是后来马谡因为失街亭导致了后来的死亡,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马谡的先失街亭,而后死亡的呢?

马谡背后的故事(马谡是因为什么原因)(1)

在我看来马谡的死亡根源在于马谡的妄自尊大和诸葛亮的破格提拔,因为马谡在指挥街亭战役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指挥才能,完全是诸葛亮的破格提拔,使得马谡有了通过战争立功的机会。在当时诸葛亮是蜀汉政权的丞相,后来成为了《三国演义》中的“智绝”,这就看出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这样的一个聪明人在很多的事上都会请教马谡,在刘备在世的时候,诸葛亮就十分的器重马谡。刘备在临终前就曾对诸葛亮说过:“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考察。”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听刘备的意见,经常的和马谡彻夜长谈,并在后来重用马谡,马谡也因为这才有了妄自尊大的性格,在驻守街亭的时候,马谡的这个毛病又犯了,马谡不听从部下的意见一意孤行的将军营驻扎在了距离水源非常远的山上,这样为后来失街亭埋下了伏笔。

马谡背后的故事(马谡是因为什么原因)(2)

马谡驻守街亭源自的是诸葛亮的破格提拔,因为诸葛亮知道马谡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但是,诸葛亮并不知道马谡的指挥才能怎么样,最后马谡妄自尊大失了街亭。但是为什么马谡后来被斩了呢?这就是诸葛亮的破格提拔导致了他的死亡,因为这是诸葛亮自己提拔上来的人,并且提拔马谡,得罪了很多的军事将领,为了平复这些人的情绪,为了诸葛亮的威望,马谡也必须要死,假如诸葛亮不杀掉马谡,手下的将领都知道马谡和诸葛亮的关系好,诸葛亮为了提拔马谡也把这些将领都得罪了,虽然明面上不会说什么,但是如果真的到了阵前,不听从命令的话,会影响到前期的战略部署,到了那个时候就已经晚了。

马谡背后的故事(马谡是因为什么原因)(3)

马谡被杀后,诸葛亮也自降三级,给了这些将领一个交代,也变相地提高了诸葛亮的威望。马谡的失败在哪?失败在他那妄自尊大的性格,马谡的死有什么意义?他的死看似是严明了军纪,但是同时也提高了诸葛亮的威望,这个威望知道诸葛亮死的那一天,都还在,但是诸葛亮死后,他的威望已经不再,文官的代表杨仪和武官的代表魏延两人的间隙进一步扩大,最后魏延被说成是叛变被杀,杨仪也因为言语不当而被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