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沟第十六世中,有五位按五行排字的子弟,分别是陈鑫、陈森、陈淼、陈焱、陈垚。五人同血缘,是兄弟和堂兄弟:陈淼、陈森是亲兄弟,父亲陈季甡。陈垚、陈焱、陈鑫哥仨是亲兄弟,父亲是陈仲甡。他们的父亲陈仲甡、陈季甡是哥俩,还有一大伯陈伯甡。

陈仲甡、陈季甡就是咸丰三年(1853)和率众捻军对抗、力斩“大头王”的哥俩。一起作战的还有陈俊德、陈衡山、陈耕耘、陈敬本、陈垚、陈淼等许多陈氏子弟。

陈垚(1837~1916年),字坤三,陈仲甡长子。幼年随父习拳,19岁入武庠,每天练拳不断,20年坚持不懈。陈垚虽身材矮小,体重不超百斤,但功夫精纯,可谓炉火纯青。有人说他“冬穿单不冷,夏穿夹不热,蚊蝇不能近其身。”陈垚晚年,曾遇一卖炭者把马横阻于道中,行人难逾。陈垚见状不平,右手端豆腐,左手拄拐杖,上前与之理论。卖炭者见一老者,蛮不讲理,竟然挥鞭惊马伤人。陈垚抛起手中豆腐瞬间出拳,马腿折,卧地哀鸣不起。陈垚回手接住空中落下的豆腐,见者无不称奇。民间此类故事雷同的很多,且听且过。

陈焱(1847—1918),陈仲甡次子,自幼随父研文习武,虽武艺不及长兄陈垚精,习文不及三弟鑫深,但也算是十六世里太极拳佼佼者。陈焱与陈鑫同获清岁贡生。陈焱为人忠厚,孝敬父老,宽厚待人,为乡里称道。

陈鑫(1849~1929), 字品三,陈仲甡三子。自幼随父习武,深谙太极拳之精奥,遵父命从文,文武兼备,为清岁贡生。为阐发陈氏世代相传太极拳理,晚年发愤著书。其主要著作有:《陈氏家乘》五卷、《安愚轩诗文集》若干卷、《陈氏太极拳图说》(原名《太极拳图画讲义》)四卷、《太极拳引蒙入路》一卷及《三三六拳谱》等,其中《陈氏太极拳图说》为其代表作。该书从1908年动笔,当时他已年近花甲,至1919年完成,历时十二寒暑。书稿完成时,他已近古稀之年。十二年中,他倾注了全部精力和心血,多次修改,亲手抄录,对太极拳的传承发展贡献卓越。

陈淼(1834~1868年), 字淮三,陈季甡长子。自幼随父习文练,为人聪明好学,精通拳法。陈淼17岁即随父辈上阵杀敌,屡建奇功。同治六年(1868年)与捻军交战。自清晨酣战至午后,城防得以固守,但他在交战中身负重创,马失前蹄,中炮身亡,时年仅34岁。

陈森(1843~1926年), 字槐三,陈季甡次子。自幼随父兼习文武,尤长文才,双手能书梅花篆字,靠教书为生。为使陈式太极拳不致中断湮没,光大祖传太极拳术,陈森晚年倾心续写家谱。

淼森在五行属性是什么(鑫森淼)(1)

淼森在五行属性是什么(鑫森淼)(2)

淼森在五行属性是什么(鑫森淼)(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