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风云,强横一时的国家,比比皆是。但它们往往因为一招不慎,而满盘皆输。那些渐渐衰微的国家,也有可能奋百世之余烈,一朝蜕变、傲立寰宇。

第一次历史转折

新中国建立后,国内还不算太安稳。隔壁的朝、韩已经跃跃欲试,想要恢复旧日荣光。而美苏两大阵营也在逐渐形成,世界局势再次紧张起来。

随着美苏先后撤离朝鲜半岛,双方失去了最后一道保险。1950年6月25日,双方开始武装交换意见。但腐朽的南方,根本不是北方的对手。美国为了保住这块桥头堡,不惜亲自下场。不仅强行通过联合国决议,还纠集了16国联军。北方先是失去仁川,而后一溃千里。

如果美国真的是维护正义,那么打到北纬三十八度,也就足够了。但他们誓要占领半岛北方,还扬言进攻,刚刚建立的新中国。他们的飞机频频飞过鸭绿江,轰炸东北的平民。

世界三大国优势分析(三次历史转折点)(1)

面对这样的局势,老大哥直言自己不会参战。为了保护东北,也为了我们同半岛北方的友谊。

出兵!唯有出兵!1894年在半岛的失败,彻底打碎了大清的迷梦。而这次出兵,我们要把失去的,亲手拿回来。

在后勤不足、武器落后、制空权丢失的条件下,我们经历连番恶战。从温井第一次接触,到白云山恶战美军主力,从长津湖的冰天雪地,打到上甘岭的坑道作战,我们甚至一度打过汉城。而今天,它被叫做——首尔

世界三大国优势分析(三次历史转折点)(2)

多少英魂,埋骨他乡。不过,我们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叫美国人使尽浑身解数,也只能停在北纬38度。

这次我们不仅保护了东北、还帮助了友邻。而且打没了外国人的气势,打出了国际声望。十六国联军,败于半岛,不知鼓舞了多少殖民地人民,追求独立。

第二次历史转折

随着时间的发展,老大哥朝着一条错误的道路狂奔。1966年以后,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恶化。甚至一度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在我国北方漫长的边境线上,老大哥光坦克就部署了2300多辆。在兵力最多时,甚至有高达40个师的陆军。而空军方面,则直接建立了一个集团军军区。双方最紧张时,老大哥一度扬言动用核武器,摧毁我国北方的大城市。

世界三大国优势分析(三次历史转折点)(3)

面对陈兵百万的老大哥,我们真的很难抵抗。巨大的实力差距,让我们不得不开始“深挖洞、广积粮”。而普遍建立在北方的工业体系,也开始朝南方山区转移。那个时候,开始“三线建设”是最符合实际的计划。

但面对霸权,伟人提出了1到2亿人,转进西伯利亚的对策。只要老大哥动手,我们就动员1亿人去西伯利亚打游击。同时,我们会向美国发射核武器,将另一个霸权拖下水。这一手战术换家,不可谓不大胆。只有天才的战略家,才能想出;只有伟大的人民,才能实现。

世界三大国优势分析(三次历史转折点)(4)

面对着无解的阳谋,“头铁”如俄罗斯人,也不得不考虑:是失去整个西伯利亚,还是暂时搁置争议。

第三次历史转折

红色巨人的轰然倒塌,标志着冷战的时代结束了。整个世界,从巨大的紧张中、从核战争的阴影下,走了出来。

世界三大国优势分析(三次历史转折点)(5)

但世界的另一个霸主,依然存在。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美国发现了一个新的对手。为了更好地限制我们,也为了能继续指挥,那些越来越不听话的盟友们。美国开始不断鼓吹,中国将是他们的下一个对手。同时,从各个方面开始打压我们。甚至故意制造事故,来引发冲突。

面对美国的不断挑衅,我们没有冲动。而是把握住时机,争取早日实现国家转型。可美国不会善罢甘休,它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是一定要造一个对手出来的。

世界三大国优势分析(三次历史转折点)(6)

2001年9月11日,这个对手自己找上了门。尽管小布什,一再鼓吹中国很强、中国是我们的对手,也无法在事实面前,扭转汹涌的民意。从此,美国卷入了中东的漩涡。直到今天,他们也没有完全脱身。而我们,也得以平稳地发展到了今天。

如今美国人旧事重提,却忘了自己早已不复当年。在二十年的反恐中,美国人打没了自己曾经的气势,打散了自己的民心。在一次次反战的民众背后,是严重的社会危机。在一次次民众自发地走上街头背后,是越来越控制不住的矛盾。

世界三大国优势分析(三次历史转折点)(7)

他们想再次捏合一个日渐分裂的国家,只能老调重弹。面对日益崛起的东方大国,美国人有多害怕,他们就会有多疯狂。

结语

中国却早已不是为了发展,只能忍气吞声的国家。经济常年高速增长,军事实力日渐强大,民众不断呼唤着崛起,民心、国力都将走上一个巅峰。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只想说一句:不是时代变得太快,不是我们有多强,而是你老美不行了。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有多少英雄人物,曾傲立潮头。最终却逃不过,化为一片消散的浪花。历史永不停止的车轮下,埋葬了太多无名之辈。试看将来之寰宇,必将日出于东方。

世界三大国优势分析(三次历史转折点)(8)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是李哥,我们下期再见。别忘了,点赞支持一下!

(以上图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