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3月15日讯(记者 解强民 通讯员 周维维)半天拿起ipad“上网课”、半天背起农具“下田地”,开学延期期间,青岛农业大学的上千名农科学子,在居家战疫学习的同时,发挥专业优势,以实际行动参与家乡农业生产,将课堂知识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做到了“网络学习和服务春耕两手抓、两不误”。

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研究生李守望,每年假期都会第一时间跑到田里帮父母干活儿。“科学发展农业生产是我们农科学子的责任和义务。今年寒假延长了,又赶上春耕,就更有的干了。”

山东学子三下乡乡村支教筑童心 田间地头是我们的课堂和舞台(1)

春来早,农事忙,勇挑重担做好生产“小助手”

在山东济宁,农学院农学专业2016级学生山向镇正在给家里的40亩玫瑰剪枝。“今年大四了,学了四年农学,接受一下‘大考’!”山向镇乐观地说。“阳春三月是决定玫瑰花能否增产增收的关键时期。受疫情影响,现在不好雇佣工人,父母身体不便,我就成了玫瑰田‘新任管家’!”

山东学子三下乡乡村支教筑童心 田间地头是我们的课堂和舞台(2)

面对自己亲手培育的一株株玫瑰,山向镇十分爱惜,他不舍得让机器粗暴剪枝,而是用剪刀一棵一棵修剪。“玫瑰长得比较矮,剪枝得弯腰,一开始他没掌握技巧,剪一会就觉得腰疼。多剪一会脖子也酸了,几天下来浑身上下都疼。”山向镇不好意思地说,“以前也帮父母打下手,但是干的时间不长,还真不知道打理玫瑰田这么辛苦!”

除了照料好自家的40亩玫瑰田,山向镇还不忘发挥自身所学,积极向乡亲们传授种田知识。“结合当地花农经验和我所学和知识,我发现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改良土壤团体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更有效地保障玫瑰产量。我就及时将自己的新发现传授给了乡邻们,还真有人给我竖起了大拇指。”如今,山向镇已经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种田“指导员”。

和山向镇一样,而农学院烟草专业2018级庄志麟则充当起了家里的“小蜜蜂”,和父母一起在樱桃大棚里为樱桃花进行人工授粉,在忙碌中体味劳动快乐。

山东学子三下乡乡村支教筑童心 田间地头是我们的课堂和舞台(3)

敢创新、知农情,上好农业生产“大课堂”

春耕是一年中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段,关系着农民一年的收入,更关系着农产品市场供应稳定。疫情当下,不少农学、涉农专业学生不仅“顾小家”,主动承担家里的农事劳动,还不忘“顾大家”,积极发挥专业技能,为家乡农业生产贡献力量。

家住山东莱阳的植物医学学院植物保护专业2019级学生韩文姣,这段时间在家乡果农的指导下,协助村里的苹果园清理果树粗皮病引起的果树枝干粗老翘皮,通过刮除病斑和粗皮的方式,消灭在老皮中越冬的大量螨类、病菌、虫卵,使衰弱的果树挺过寒冬、恢复生机。

“实际操作时,我发现不少果农的生产工具和方法需要改进,就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大家共同探讨改进办法。”韩文姣说,一个假期的实践,让自己深刻感受到农业生产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技术的引导和支持,这也更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农科生的志向。“希望能够学习更多最先进的植物保护专业知识,成为一名真正的植物医生,成为农业生产的好帮手。”

早春是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三里乡油菜播种的关键时期,受疫情影响,劳动力较往年不足。春播那几天,园林与林学院林学专业2019级学生李昌霖在乡亲们的指导下翻土、施肥、浇水、撒种,成了菜田新生力量。“翻地不仅能改善土壤、加深耕层、消灭病虫害、清除杂草,还具有蓄水保墒、防御旱涝的作用。翻好地后需要施一定的肥料,给土地浇水,等第二天再撒种。”经过一个假期实践,李昌霖俨然成了油菜生产“小专家”。“条播是我们家乡种油菜最常用的栽培方式。但由于油菜种子小,所以要整地精细、施足底肥,同时给予充足的水分。”参加春耕,给李昌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同样受劳动力不足影响,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新康乡合益村水波农机专业合作社的200多亩荷花田来不及处理,不仅直接影响了藕农利益,还会对当地藕的市场供应量产生影响。园林专业2019级的刘子渊则主动地加入到合作社帮扶大军中。

“一开始我以为种荷采藕是件挺诗情画意的事情,但当我第一次换上渔裤,扛着一袋25斤的肥料在水田冰冷的泥巴中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踉踉跄跄往前走,感觉自己瞬间被现实打醒了!”刘子渊说,这次春耕让自己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切实了解到家乡的生产,也感受到农民的辛苦和坚韧。“以后每个假期,我都会第一时间回家打理荷花田,为他们减轻劳动压力。”

山东学子三下乡乡村支教筑童心 田间地头是我们的课堂和舞台(4)

用中学、学中用,争当知行合一“新农人”

大学生不仅有知识有技能,更懂“网络”,这个假期,深度参与到春耕生产中的农科学子不仅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经验、强壮了体魄,还积极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为农业生产带来新鲜力量。

在“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农学院农艺与种业专业2019级研究生李武波,跟父母一起管理家里20多亩育苗基地。李武波本科是物联网外包专业,成为“网络达人”之后的他又对农学感兴趣,于去年考取了农艺与种业专业的研究生,准备毕业后发挥自己“互联网 农业”的独特优势,带领村民致富。如今,在家乡,附近农民有蔬菜大棚管理方面的问题常来和李武波交流,他通过及时上网查询、向老师求教,能快速为大家解答,随时普及科学农业生产知识,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事通”。

“作为全国闻名的蔬菜生产基地,寿光现代农业发展很快,但高素质劳动力还是相对缺乏。两个月育苗基地的管理经历让我更加感受到家乡蔬菜生产在技术和管理方面需要从根本上‘提质增效’。”李武波说,国家不断加大对现代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出台各项扶持政策,作为“互联网 农业”的复合型人才,自己希望早日投身到现代农业产业一线,贡献青春力量。

在广西宁明县,农学院植物科学专业2019级学生农东理寒假期间一直帮助父母进行油茶苗移植。空闲时间,他还通过发芽实验对菠萝蜜树种子进行挑选,优选种子进行下一轮种植,真正将书本所学知识应用到了实际生产中。

据悉,开学延期期间,青岛农业大学上千名农科学子,扎根农村家乡,发挥专业所长,建立起了无数个农户与农技人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他们半天拿起ipad“上网课”、半天背起农具“下田地”,一名名农科学子形成了一幅幅独特的“耕读”画卷,点染了春季田野的勃勃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