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堡市场最新消息(前两天人多得像过年)(1)

“前两天人特别多,像过年一样,今天人流相对少了一些,但比平时还是多了不少。” 在八里桥蔬菜厅,一位肉店老板告诉记者。今天(5日),在商务部发出提醒后的第三天,北青社区报(tongzhoushequbao)记者来到八里桥市场,实地探访了市场目前米面粮油及冬季蔬菜的销售和供应情况。

“拿小白菜来说,平时一次也就卖一两颗,但前两天有不少顾客拉着购物车来,一次买走七八颗。”王菜商告诉记者,她自己也屯了四袋大米和两壶油,但回过神来想想感觉没必要,无论是蔬菜还是米面粮油,市场供应量充足,对家庭而言,能维持正常生活足矣。

八里堡市场最新消息(前两天人多得像过年)(2)

▲菜价和肉价均被纳入市场监控机制,近几日并无明显变化

此轮屯货潮大概从前天开始,11月3日一早,北京八里桥批发市场蔬菜大厅、粮油大厅迎来了许多采购的市民。八里桥市场曾发布明确信息:市场储备充足,可供应北京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地区300多万人口的日常需求,粮油厅现场储备超过1000吨,场外存储远大于这个数量,总量够北京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地区市民吃一年。

米面粮油供应充足

中午12点,粮油大厅里的商户忙着卸车上货,面粉大户毛明军一上午没停下来,卖了700袋面粉。不过毛明军并不担心供给,他除了摊位上的面粉储备,在粮库里还有2万袋面粉,足够市民的日常消费需求。

八里堡市场最新消息(前两天人多得像过年)(3)

▲八里桥市场储备的粮食

毛明军说,今天摊位的销量比平时高了许多,日常销量在100-200袋,今天达到700袋,面粉的储存期一般是6-12个月,建议市民理性买粮,存50斤面就够了,不必担心供给短缺问题,摊位的粮库存储量也会随时补给,24小时内就能到货。

八里堡市场最新消息(前两天人多得像过年)(4)

“每天都能来货,根本就不缺货。”在粮油商户卢圣红夫妻二人的摊位上,存储着各色粮油产品,今年大米的价格还有所回落,去年最次的米一斤3块多,今年最好的米才3块多。卢圣红建议市民,日常存储的粮食够吃就行,粮食吃越新鲜的越好。

商家表示不会出现“菜荒”

八里堡市场最新消息(前两天人多得像过年)(5)

凌晨1点,八里桥批发市场冬储大白菜的批发区已经进入到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批发白菜的商户已全部就绪到位,正拉着一车车的白菜往外送。本周将进入到立冬这个节气,冬储大白菜也将迎来一波新的销售高峰。

冬储大白菜一直以来都是北方家庭过冬的必备品,据悉,目前上市的一批大白菜基本都产自唐山玉田,是适合北方冬季储存的品种。在八里桥批发市场,已经专注经营大白菜批发多年的闫海娇一家,每天的销量基本都在一万斤左右,以她的多年从业经验看,市场并不会出现网传的“菜荒”现象。

八里堡市场最新消息(前两天人多得像过年)(6)

八里堡市场最新消息(前两天人多得像过年)(7)

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明蔚表示,最近两天市场非常热闹,很多市民都来采购,其实采购是正常消费,但是这其中有买得比较多的市民,也有担心的,这还需要市民正确解读商务部通知的精神。

“八里桥市场是一个大型的、公益性的批发市场,能够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地区300多万人口的蔬菜、水果、肉禽蛋奶以及米面粮油的供应,有发达的供应渠道,货源充足。”宋明蔚表示,目前,粮油厅现场存货超过1000吨,实际上场外的供给远大于这个数量,总量够市民吃一年的。老百姓适当买点必需品存在家里,能够调节淡旺季,减轻市场的压力,但不要过度,粮食买多了放家里占地方,存储不当还容易生虫子,市场的供应很充足,市民没有必要过度囤粮。

八里桥市场果菜区负责人胡光陆介绍:大批量冬储菜包括白菜、土豆还有葱头,白菜市场每天能供50000公斤,葱头是25000公斤,土豆是70000公斤以上。保民生稳物价,市场也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能保证充足供应。

综合整理自:新京报、北京通州发布

八里堡市场最新消息(前两天人多得像过年)(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