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DC旗下为人熟知的角色一直是蝙蝠侠与超人这样的超级英雄人物。而今年,反派电影《小丑》在各大电影节和颁奖季大放异彩,成为DC反派中的杰出代表,也在影视界掀起一股“反派狂热”。说起来,从去年年末开始,DC在其流媒体上连载动画版的《哈莉·奎茵》也引起可广泛好评。“小丑女”哈莉奎茵有怎样的故事?这样的反派角色为什么得到观众的喜爱?超级英雄主义遭遇了哪些变化?这些问题是本文要探讨的。

被嫌弃的哈莉·奎泽尔的一生

“小丑女”原名哈莉·奎泽尔,是哥谭市的著名犯罪心理学专家。她被小丑这一特殊的病例吸引,并无可救药地爱上他。在小丑的引导和控制下,哈莉跳入硫酸池,全身漂白固色,并更名为哈莉奎茵。在这部动画片的开头,就是哈莉终于醒悟小丑的冷漠与无情,并与之决裂。

感受一下小丑女的致命邪魅(肤白貌美脾气爆)(1)

事实上,小丑女的经历十分悲惨,她曾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反复被重要的人抛弃。在幼年时期,哈莉是一个体操运动员,原本唯一的梦想就是拿到金牌,却被嗜赌的父亲逼迫故意落败。在与小丑分手之后,哈莉也遇到了层层挫折:被小丑造谣诬陷、组建小队无人问津、无法得到最大官方反派(末日军团)的认可。

随着剧情的深入,哈莉过去与现在的困境一一浮现。观众也会逐渐发现,屏幕里演着DC宇宙的小丑女故事,但反射的却是会发生在每一个女孩上的真事。这部风格夸张的美式喜剧真切地刻画出了女性的困境:在幼年时期面对父亲的威压、成年后受恋人的控制,而个体的成就、性格乃至爱意仿佛都来源于男性的施舍。就像小丑经常灌输给哈莉的那样:是我塑造了你。受过伤害的人反而愿意去相信这样的话,以让自己相信得到了支持和爱护。对于从未被善待过的哈莉而言,这句话反而被扭曲成一种变态的依赖,就像裹了蜜的毒药一样香甜。这是长期缺乏关爱的人对爱的一种病态渴求,也是很多女生会陷入的以关怀为名的精神操纵陷阱。

感受一下小丑女的致命邪魅(肤白貌美脾气爆)(2)

更可怕的是,在逃离了小丑之后,哈莉在事业上也有着看不见的天花板。想拥有一支小队的她处处受挫,甚至被宙斯性骚扰。毒藤女对哈莉说,女性反派的事业是有看不见的上限。反派前辈“寓言皇后”更是指明了这一点:男人抢银行就是犯罪大师,女人抢银行就是疯婆子。一个令人不适的事实是,将这些话中的反派事业换个例子,就能完全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女性。甚至麻辣鸡、泰勒·斯威夫特说过相似度极高的话:如果一个男人自信而有独断力,他是个厉害人物;如果一个女人这样,她只是婊气冲天而已。当今社会对成功女性的容忍度如此之低,令人发指,即使你能像泰勒·斯威夫特那样事业如此成功,也只会被贬低为靠前男友写歌;相反的,如果你是一位男性音乐人,例如火星哥,就不必受到把感情经历写入作品中的指责。

再举一例:BBC在面对外界薪酬性别差异的质疑时回应称,在过去三年内,被升职加薪的60%为女性,但事实仍然是在薪酬高于19.5万英镑的员工中,有三分之二是男性。明明英国在56年前就已经通同酬法案,BBC的发言人仍“争取2020年实现同酬”。就像哈莉在这部搞笑的动画片所说:你可以很厉害,但不能比他们强。这不仅是哥谭市反派对哈莉奎茵的要求,也是男权社会对全体女性的定位;哈莉奎茵在假的DC宇宙里被嫌弃,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大多数女性被这道天花板拦住。谁能说,这只是一部喜剧呢?

反派英雄主义的流行

除了真实反映女性社会地位这一点,《哈莉·奎茵》还有很多地方值得被夸。比如说,作为DC继小丑之后推出的又一反派,与其说她在为反派“洗白”,不如说这个角色顺应了影视界反超级英雄主义的势头。在去年著名导演斯科塞斯就曾批评过漫威电影,引起极大范围内的讨论。自从上个世纪超级英雄主义诞生以来,这些超能力偶像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大量的粉丝,特别是漫威和DC两家公司,更是拥趸无数。人们折服于超级英雄神奇的能力和济世的胸怀,也沉迷于超英电影恢弘的场面和不俗的设定。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用费尽巧思就能票房大卖,这一点无疑造成了编剧和导演的懒惰。而像《复仇者联盟4》那样的集大成者,甚至连漫威都很难再创作出一部来。这几年,超级英雄离神性越来越近,离人性越来越远。超英电影在走下坡路。

感受一下小丑女的致命邪魅(肤白貌美脾气爆)(3)

说起来,神性的创造是轻易的:以北欧/希腊神话为底,辅以特效夸张其能力和场面,赋予一个人超自然的能力,就一定会大受欢迎;而人性的创造是困难的,英雄们高高在上,而且是纯粹的正义与善的代表——这一点就已经很脱离人性了。电影的完美观看体验在于有破有立,这样没有“破”的电影,在让观众逐渐感到厌烦。

小丑的出现是一个转机。在电影《小丑》之前,少有超英电影能把反派刻画得如此立体。在小丑反社会的人格中更能看到人性堕落和脆弱的一面,这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毕竟观众作为人,能够感同身受的并不是超人飞行中遇到的气流,而是有如实质一样的生而为人的牢笼。

同样的,哈莉·奎因受人喜爱也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在人物设定上,她虽然自称反派,行为暴力,却从不滥杀无辜,甚至还救过蝙蝠侠的儿子,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她所做的是诸如“威胁市政府给自己修一条粉色的'哈莉·奎茵公路'"这样的恶事,只会让观众觉得她率性可爱。她的小队成员也都不是恶人,反而是一些呆萌可爱的角色,甚至在哈莉要杀人的时候进行阻止。更不用说,哈莉的好友“毒藤女”是一个超级环境保护者,连上电视的时候都在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其次的,在将小丑女及其团队身上的“污名”除去之后,电视剧本身更关注个人成长,比如上文所说的,作为女性反派在哥谭市的成名之路 。在经历了层层挫折之后,她的自我实现不再建立在男性认可的基础上,而是逐渐地通过实力证明了自己;在性格上,从未被善待过的她逐渐体会到了友情的温暖,并且学会了回报、爱护和珍惜。哈莉的反派事业更像是一种对现实的投射和戏谑,而不是真的行恶,这也是动画片的形式带来的喜剧效果之一。

人人都爱坏女孩

2016年,DC推出电影版的《自杀小队》,电影本身平平无奇,倒是捧红了小丑女这一形象及其演员。去年年底,《哈莉奎茵与猛禽小队》在北美上映,首日票房在超英电影中垫底,口碑也只能说差强人意。与之相比,动画版《哈莉奎茵》在众多影视化小丑女作品中可谓一骑绝尘,第二季甚至在第一季结束两个月后就再次上线,足以见得这个IP的火热与DC华纳两家公司对其的痴狂。

其实,依照DC一向在大屏幕上表现不佳的状态来看,多向流媒体平台输入和倾斜的决策无疑是明智的,这种长期分季的模式有利于不断地改良剧本,使其符合观众的口味。同时对于观众来说这样的剧也非常“适口”,一集只有20多分钟,作为典型的美式单元剧,基本上每一集都是不同的故事,即使不了解DC的风格背景也能轻松追上。除了哈莉·奎茵这个主角之外,还有操着黑人口音、一进入警局就被逮捕的“鲨鱼王”,沉迷表演艺术的“泥脸”,以及能力超强的“生态恐怖分子”毒藤女,每一个角色都值得玩味。甚至正义联盟在这部剧中也有客串。总的来说,《哈莉·奎茵》这部冉冉升起的新剧就像一直被毁灭又反复重生的哥谭市一样值得期待。

感受一下小丑女的致命邪魅(肤白貌美脾气爆)(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