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听说过这句话“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炷香”,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自是不必多说,刘备当时只是个卖草鞋小贩,关羽卖绿豆,张飞是个屠夫,三人结拜只因志趣相投、情真意切,因此纵使后来曹操以金钱、权利相诱也未能打垮这情谊。然而瓦岗结拜又是怎样的呢?

宁愿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宁学桃园三结义)(1)

他们总共四十六人,因此也被称为瓦岗寨四十六友,于贾家楼聚义反隋。这其中有二十二位是绿林好汉,说白了就是打着“替天行道”的强盗,有魏征、徐茂公、单雄信等人;还有十四人来自北平府王府,有罗成、杜差等人;七个衙门人员,秦琼、金甲等;还有一位来自太原侯的门婿柴绍;两位是开店的掌柜,贾润甫、柳周臣。也就是他们可以分为五类人,绿林好汉、王府人员、衙门公差、侯爷女婿、店铺掌柜。身份不同他们的利益也不同,这也是他们最后自相残杀的重要原因。

宁愿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宁学桃园三结义)(2)

原本这一拨人是不可能聚在一起的,毕竟一些人是强盗,一些人是公差,他们聚在一起是因为给秦琼的面子,因为当天是秦琼的母亲的大寿。秦琼为了款待众英雄在贾家楼设下酒宴,当时绿林好汉一伙已有起义之心,又见酒宴上好汉众多,将来必大有用处,于是徐茂公劝说秦琼趁此机会聚义反隋,然而秦琼觉得时机未到没有同意。徐茂公不想放弃这绝好的机会,又提出结义的主意,只要众人答应结义,那此后便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到时候不想反的也得反了。

宁愿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宁学桃园三结义)(3)

前来祝寿的都与秦琼交往很深,秦琼提出结义一事虽然有些人不乐意,但是也不好不给秦琼面子,只好答应下来。原文说:“其中虽然也有一半个不大乐意的,可是一见大伙如此热心,也就随声附和了。”所以说这一支团队并非为了共同的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结义之事只是逢场作戏,因此后来分崩离析、自相残杀也是情有可原。后来四十六友各自为主,单雄信与徐茂公割袍断义、与罗成大打出手,最后是死在罗成手里,当年结拜的兄弟却无人上前阻止。四十六人当日许下诺言生死与共,而真到了生死与共的时候,眼里只剩下了自己。

瓦岗结义英雄强,齐聚山东祝寿康,奈何结义非本心,不烧瓦岗一炉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