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姨家住的是农村常见的草坯房。厨房的房梁和顶棚已经被这么多年做饭的烟熏得黑黑的不过就是这样才显得有人气有生活气息。深秋从田里收割归来的夜晚,

厨房里总是冒出热热的蒸汽,在昏黄的煤油灯映衬下,笼着十分温暖的家的感觉。

二姨跟我提起的时候,我都能感到浓浓的幸福。也许是这样的幸福吸引了更多追求幸福的动物,二姨跟我谈起了那只燕子。

这天清早,二姨还在迷迷糊糊的睡着,就被大姨冰凉的手给薅出了被窝。大姨兴奋的拉着嘟嘟囔囔迷迷糊糊的二姨冲进了院子里。在院子里的一个低洼积水的地方,缩着一只燕子。

有一只燕子在家住不搭窝好吗(这个燕子在家居住了四年)(1)

见两个人冲了出来,吓的扑腾了一下翅膀,但是终究没飞起来。二姨一见果然睡意全无。

两人忙跑到仓房的棚子里找了个簸箕,小心翼翼的将燕子捧在里面端进了屋。

二姨挺着急的,燕子吃活食的,这都深秋了,没有多少飞虫。于是太阳出来就拉着大姨大舅

他们出去抓虫子。总能抓到几只未冻僵的马岭,臭蚊子啥的。回来就扔在簸箕里。但是燕子并不会捡着吃。二姨就掰开嘴给她塞进去。塞到喉咙里燕子就咽下去。塞得浅燕子就吐出来。几天的时间,二姨抓这些东西累得筋疲力尽,也被秋老虎晒黑了一圈。不过燕子终于能飞了二姨就每天等着外面有燕群飞过。不过已经过了燕群过境的时节了。终于等到一天,可能是最后这么几只燕子,高高的飞在湛蓝的天上,二姨高兴的将燕子放出来,果然,燕子在障子(农村园子围栏的称呼)上站了一会,就一个展翅划上了天空,越飞越高,追上了那几只。几个燕子忽高忽低的画了几个圈,往南方飞去了。

二姨有些舍不得,但是心里却很高兴,刘奶奶过来串门听说了,就跟二姨说他做了善事,会有好报的。渐渐的家里又忙活过年,二姨淡忘了这只燕子。

来年开春的时候 二姨却被一阵燕子呢喃吵醒家里的障子上占着两只燕子,正梳理羽毛呢。二姨一打开屋门,俩燕子似乎也兴奋起来,二姨进院就被小舅舅拉进了外屋厨房,哈哈,房梁上已经磊好了半个燕子窝,还是湿嗒嗒的没干呢。底下也星星点点的撒了些筑窝的泥巴。这俩燕子在姥姥家做窝了!仅仅一天的时间,这窝就磊成了。姥姥因此开门到晚上天黑,全家人也不怕冷。直到俩燕子都进了屋才关门。

有一只燕子在家住不搭窝好吗(这个燕子在家居住了四年)(2)

二姨说,这燕子一直在他家住了四年。期间有次姥姥往田里送饭比较匆忙,没将炉子里的火熄灭,结果火从灶膛里烧出来点着了旁边的柴火。就是这对燕子飞到园子里,不断的扑正在浇水的大姨的头。大姨奇怪回屋看看,这厨房都被浓烟垄住呛死人了。幸亏燕子通知的及时,大姨用缸里的水把火扑灭,不然再过一会就烧到里屋柜子了。姥姥说这就是燕子的报恩。不过四年后的春天,燕子却再没回来。二姨一直等到入夏,终于知道燕子不会回来了。燕子窝在这四年里经过俩老燕子的不断加固,已经有皮球那么大了,但最终还是渐渐的剥落掉泥,直到姥姥家重新盖新房的时候才将窝给拆了。

二姨很伤感,不知道燕子夫妇出了什么事情,甚至想请刘奶奶问问白家仙。刘奶奶只是慈爱的摸摸二姨的头说,万物有灵,缘分也有深浅,他们报恩完了就不过来了。不过你看每天飞过去的燕子群,里面还是有它们啊。二姨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从此看到燕子飞过总是有一份亲切。这份亲切遗传给了我,我也十分喜欢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