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办的二本院校有哪些(成都第二季度校院企地创新活力榜来啦)(1)

7月30日,成都市科技局发布成都2019年第二季度校院企地创新活力榜。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高新区分别位列在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区(市)县发明专利授权量榜首。

成都公办的二本院校有哪些(成都第二季度校院企地创新活力榜来啦)(2)

成都公办的二本院校有哪些(成都第二季度校院企地创新活力榜来啦)(3)

成都公办的二本院校有哪些(成都第二季度校院企地创新活力榜来啦)(4)

透过创新活力榜,折射出的是成都市加快构建创新资源对接渠道畅通、产业技术合作全面、项目落地高效、成果产出明显的链式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的深入实践。据统计,今年1-6月,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07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成交额453.59亿元,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取得新进展。

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

打开榜单可以发现

2019年第二季度在蓉高校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中,电子科技大学位列榜首;

2019年第二季度在蓉高校技术交易输出成交额前八中,四川大学位列榜首。

同时,与去年第二季度相比,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发明专利授权量均有所增长。

“通过榜单可以发现,发明专利授权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所有增长的高校,大多是‘菁蓉汇·校企双进’系列活动落地的高校。”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12月四川大学医药健康专场和今年1月中科院生态环保专场的探索试点,到今年3月“菁蓉汇·校企双进”活动在电子科技大学正式启动,眼下,“菁蓉汇·校企双进”活动已走进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逐渐成为推进成都市校院企地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

此外,在2019年第二季度在蓉科研院所技术交易输出成交额前八榜单中,有三家来自“中科院系”,“菁蓉汇·校企双进” 系列活动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性可见一斑。

“菁蓉汇·校企双进”系列活动包括企业家进校园、科学家进园区、百校千企大对接等,通过搭建产业功能区与高校院所精准对接平台,不断引聚创新要素资源到产业功能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菁蓉汇·校企双进”系列活动56场,共组织879家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现场对接,累计展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614项,收集企业技术需求232项,编制《科技成果和需求汇编》6册。同时,通过“菁蓉汇·校企双进”系列活动,相关高校与成都企业签订合作协议160项,协议金额达1.45亿元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梳理2019年第二季度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榜单可以发现,前十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与成都市“5 5 1”现代产业体系符合,同时也是成都市“菁蓉汇·校企双进”系列活动聚焦的主要产业领域。

围绕成都市重点产业领域,通过“菁蓉汇·校企双进”活动,一系列校企合作项目成果正在转化为“实物量”。其中,电子科大与鸿富锦精密电子、京东方科技等企业签订合作项目27个,协议金额达7089万元;西南交通大学与中车成都公司、中铁二院等企业签订合作项目117个,协议金额达3833万元;上海交通大学与德坤航空、西部建设等企业签订合作项目4个,协议金额达2000万元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成都市通过“菁蓉汇·校企双进” 系列活动,让高校院所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精准匹配,创新生态链、产业生态圈正在加速构建。据统计,今年1-6月,成都市新增国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107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取得新进展。截至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已建成市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00家,同时,今年有90家载体参加了新建载体认定,76家载体参加了已建载体评价。

提升区域创新驱动力

截至今年上半年,高新区位列区(市)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榜首。此外,位列在蓉高校发明专利授权量榜单榜首的电子科技大学和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行榜前三的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和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都位于高新区内。

如何支撑校院企地合作项目建设,推进校院企地协同创新?成都高新区从政策、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着手,激发区域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增强区域创新驱动力。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引进中英智慧质量工程技术研究院、哈工大产业技术研究院、诺丁汉大学四川创新中心等高校院所合作项目,以及咪咕文化和创空间、中国联通成都国际大数据智能产业基地等央企、省企合作项目。

“从成都高新区可以看出,通过校院企地合作,有利于激发区域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活力,形成创新合力,不断提升区域创新驱动力。”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在区(市)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前三甲中,武侯区携手四川大学共建环川大知识经济圈。目前,川大科研综合楼等部分项目已经顺利完成。金牛区携手西南交大共建环交大智慧城。环交大智慧城已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孵化场地约2000平方米,建设了专业成果转化服务团队、科技成果网络交易平台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通过开展“菁蓉汇·校企双进”系列活动,搭建高校院所与产业功能区企业精准对接平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逐步建立起创新资源对接渠道畅通、产业技术合作全面、项目落地高效、成果产出明显的链式创新体系,成都市产业功能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加快高质量发展。

(来源:成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