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的、目标,为学习历程指明方向提供动力;学习过程、方法,为学习活动铺平道路出售工具;学习态度、品质,为学习体验注入生命质量和价值。

孔子的学习态度是如饥似渴、学而不厌、如获至宝,是苦后才能甘来,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集体或个体活动。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憨聊译注

孔子说:“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有所获,珍贵倍至,唯恐不小心记不住,会丢失了它。”

  • 憨聊俗解

在本章中,孔子描述了自己的学习态度与生命体验,是追赶的历程,可看做是我国应试教育思想的理论源头。

“学如不及”

孔子指出,真正有志于学的人,应当心怀唯恐学不到、唯恐学不会、唯恐学得少的紧迫感,是出人头地的追求,应当坚定学而不厌、自强不息的进取态度,以获得成功。

应试教育,学习活动是一种追赶,既要有不怕吃苦的顽强劲头,又要有追求新知的迫切心情。学无止境,永不满足,自省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无论在这条路上走出多远,你前边总有要追赶的目标。追赶过程,怀揣忧患意识,体验危机感,唯有金榜题名才能得到暂时的放松。

应试教育,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永远要用力加油、紧张严肃,现在吃苦,为了将来享福。

快乐教育,尊重人类天生喜欢安乐享乐的本性,但也含有聪明人愚弄普通人的故意。

快乐教育,倡导学生随时坐下来享受自己走过一段路的成功,鼓励学生不要在意别人在前头奔跑得更快、更远,也不用担心别人从自己眼前匆匆走过。

快乐教育,有如一叶扁舟,自由自在漂浮在水面上,任你欣赏周边的美景,任你享受身处的安闲,任你幻想诗和远方……

啊,真轻松——

学习的时候,尽情享受成功的快乐,我与自己比,进步了,快乐在眼前,将来,那是以后的事,再说,有没有以后谁也说不准;

工作的时候,安心给老板付出劳动,加薪升职不会亏待我,退一万步说,还有社会救济金保障基本生活,永远享受成功最快乐。

“犹恐失之”

“学如不及”,突出了求新知的迫切心情。“犹恐失之”,首先是唯恐记不住,接着是害怕记不牢、被遗忘,描述守旧知的艰辛与恐惧。

孔子的观点是:真正为学的人,对于那些用自己的努力所换来的知识学问,倍加珍惜,时常加以温习实践,特别担心得而复失,这恰好是应试教育理论基础。

应试教育,最被普遍诟病的就是多学多练、死记硬背、压抑创造与创新,这也是孔子教育思想,被新课程改革弃如垃圾的根源。

快乐教育,记不住算什么?快快乐乐。忘记了算什么?再说了,毕竟我还记住了一个,最要紧的,还是快快乐乐。

本章,孔子告诫弟子,学习要不断地追求探索,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骄傲自大;在努力获取新知的同时,还应及时复习实践旧知识;始终保持迫切之心、忧患意识,学而不厌,自强不息。

  • 浅悟零存

追求新知识,实践旧认知,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创新,这应该是治学的基本路径。

论语四则教育方法 论语泰伯十七(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