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是后世对唐朝可以脱口而出的描述,唐代也是公认的中国封建王朝最为强大的时代之一之所以被称为“盛世”不仅仅体现在唐代国力的强大,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上,更体现在它兼容并蓄、多姿多彩、勇于革新、磅礴大气、辉煌壮观的文化发展上,这种百花齐放的文化时代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块不朽的丰碑,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文人画技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文人画技法(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文人画技法

大唐盛世”是后世对唐朝可以脱口而出的描述,唐代也是公认的中国封建王朝最为强大的时代之一。之所以被称为“盛世”不仅仅体现在唐代国力的强大,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上,更体现在它兼容并蓄、多姿多彩、勇于革新、磅礴大气、辉煌壮观的文化发展上,这种百花齐放的文化时代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块不朽的丰碑。

提起唐朝文化,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先贤更是妇孺皆知。事实上,繁荣的大唐文化除了诗词,在音乐、书法、绘画方面同样不逞多让,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被后世尊崇的业界翘楚,而提到唐朝的绘画大师就不得不提到号称“唐朝第一大家”被后世称为“画圣”的吴道子。

吴道子画像

一、“画圣”吴道子平凡而精彩的生平

1、刻苦追求绘画技艺的孤贫少年郎

吴道子大约生于公元685年左右(唐高宗时期),河南禹州人。少年时期家境贫寒,很小就失去了双亲。据说他的母亲有一天毫无征兆的就在道路上生下了他,故而取名“道子”。这样令人莞尔的降生,并不能掩饰其出身低微的事实。孤苦穷困的吴道子,很小的时候就要为了活下去而努力。贫困的生活没有让他自暴自弃,而是拜了民间画工和雕匠学习技艺。更是有幸拜在大书法家张旭和大诗人贺知章门下学习书法。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尽管吴道子的两位老师艺术成就很高,但吴道子似乎天生吃不了书法这碗饭,后来索性另谋出路,摒弃书法,改学绘画。经过一番勤学苦练,逐渐掌握了绘画的技巧,年岁未及弱冠,已得“穷丹青之妙”之名。

虽然,师从两位大家学习书法未成,却让吴道子耳濡目染中见识到了老师豁达豪迈的气度,而这种豪放的性格更是贯穿他的生平,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他的绘画作品中。

2、奉诏入宫的皇家御用绘画大师

年轻时期的吴道子有过一段官场经历,做过小吏,县尉一类的官职,后来为追求绘画技艺的提升,辞官流浪于东都洛阳一带。期间,他一直磨炼绘画技艺,也会常常应邀给各处寺庙绘制壁画。慢慢的吴道子的才名传到了唐玄宗耳中,于是他被召到京师长安,入内供奉,担任了内教博士。至此,吴道子从一名民间画工,成为了皇室御用画家

嘉陵江山水图局部

吴道子奉诏入宫后,多数时间留在宫中作画。突然某一天,唐玄宗怀念起了蜀中嘉陵江的山清水秀,妙趣横生,于是命令吴道子赴嘉陵江写生。到了嘉陵江,吴道子登山远眺将嘉陵江美景尽数铭记于心。当吴道子游览完毕回到长安后,唐玄宗要他呈上画卷,吴道子却说“我没有任何画卷草稿,嘉陵江的景色全在我的心中”唐玄宗啧啧称奇,命他将心中画卷绘于大同殿墙壁之上。

吴道子挥毫而作,他没有简单的把嘉陵江山水照本宣科的呈现,而是牢牢掌握住山水交融的神髓,把山川的壮丽优美与自然特色加以融合,凝神挥笔,一日而成,令人惊叹不已。山水画大师李思训,也曾在大同殿壁上画嘉陵江山水于大同殿壁上,虽然同样精彩绝伦,却是历经数月时间才得以完成。可见吴道子的画技功法高超娴熟,普天之下不做第二人想

3、博采众长自成一体的绘画宗师

晚年的吴道子,全部身心沉浸在绘画技艺的精进与创新中。吴道子的绘画生涯启蒙于民间画工和雕匠,后期诸多当世诗人、剑士、书画家却扮演了技法导师的角色。当时的文艺界,书法、绘画、舞蹈、曲艺等蓬勃发展,各领域之间互相交流甚密。所以当时的士子能够在剑法的变幻莫测里领悟书法的返璞归真;在书法的银钩铁画中又能领悟画法的跌宕起伏;在画法的云淡风轻间又能启发戏曲唱腔的一波三折……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吴道子才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成为一代绘画大家。

吴道子的风格变化多端,不拘一格。人物、鸟兽、神仙、鬼怪、山水、楼阁无一不精,但说其最擅长的还是壁画。吴道子的画作深受佛道两家文化的影响。因为吴道子本身就信奉佛道两教,宗教知识丰富,故此佛道题材的绘画经吴道子得以发扬光大。

二、“画圣”吴道子绘画技艺上的成就

吴道子被誉为“千古画圣、百代师祖”,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举足轻重的大师。能在绘画造诣上达到如此高度,除了天赋、选择、努力之外,技法与思想方面同样出类拔萃,自成一体。

1、不拘一格、既博且专的全能绘画天才

吴道子是由博而专的天才,擅长绘画人物鸟兽、神仙鬼怪、山水楼阁楼等多种题材的画作。曾有人说道:“历代画家,专攻一方面题材且能大成者,已是万幸,惟有吴道子一人天纵奇才各项风格尽皆精通,他的风采直追陆探微、顾恺之”。由此可见吴道子绘画技艺的全能。

钟馗像

若论吴道子最擅长的题材还是被后人称赞为:“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动。”的佛道人物绘画以及冠绝于世的壁画创作。他在长安、洛阳两地寺观留下三百余面的壁画,这些画像神态各异,风格多变。而后世壁画的创作也都借鉴他的绘画技法,带有明显的吴氏风格。

2、神乎其技、震慑人心的逼真画作

吴道子的画作栩栩如生,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至于逼真到何种地步,在一些流传下来的奇闻异事中可窥探一二。

据传有一次吴道子在行路途中忽然感觉有些口渴,恰巧旁边有座寺院,于是进去想要讨碗水喝,谁知寺院众人没人搭理他。吴道子心中非常憋闷,便取出画笔,随手在寺院的墙上画了一头驴,然后扬长而去。到了半夜,这头驴从壁画上跳出来肆意破坏寺院家什,全寺僧人为此后悔不已,立马邀请吴道子去寺院品茗做客,事后吴道子拭去墙上的驴,寺院才得以恢复如常。

还有传言他因一时兴起,在石桥的桥头石板上画了一只老虎,自此以后无人再敢从桥上经过,直到吴道子抹去画作,这座石桥才恢复通行。他为一个老婆婆画了满屋的星辰,到了晚上这些星星就能给老人照亮。不说这些市井传言,吴道子的水平的确是神乎其技,相传他画的地狱景象十分逼真,景云寺的老僧评价道:“吴生画此地狱变成之后,都人咸观,皆惧罪修善,两市屠沽,鱼肉不售”。

3、另辟蹊径、独树一帜的创新风格

吴道子曾说:“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大意是说,众人所追求的技法,我是不会盲目跟风的,只有博采众长另辟蹊径,树立自己独特的风格,才能脱颖而出。

唐代文化环境开放多元,空前繁荣。画坛之盛,群英荟萃,蔚为壮观。在这种互相交融的文化氛围中,古典的、新奇的、市井的,宗教的的种种画风在吴道子这里兼容并蓄,揉杂汇总,进而独创自己的画风,并迅速传播流行起来。从此吴道子独创的画风以多元化的民族特色传承于画坛,深刻的影响了此后的中国人物画史。

三、后世历代对吴道子的鉴赏评价

1、后世文化名人对吴道子的评价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评价吴道子:“吴道玄的绘画技艺古今独步,顾恺之,陆探微已被其超越,后来者更是难以望其项背。吴道子曾拜张旭为师学习书法,大家都知道书法绘画笔法相通,用意相似,张旭既然号称“书颠”,吴道子应该被称作“画圣”。

宋代苏东坡说:“杜甫的诗歌,韩愈的文章,颜真卿的书法,吴道子的绘画,这些到了他们的这个水准上,古今所有的变化,普天之下能做的事全部都要完结了。”所以吴道子为被其称为“百代画圣”。

2、吴道子对后世画坛士子的影响

吴道子的绘画技法博采众家之长,拥有自己独特的画风。他善于从复杂的物体形态中吸收精髓,把物体本身的面归纳为简单的线,再根据物体的运行规律,形成线条的结合模式,完全通过线条的结合而呈现出物体的性格。这种线每一根线都充满韵律,每一根线都传神生动。吴道子的这种画风也为后世众多画家效仿、借鉴。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吴道子的真迹现在已经无迹可寻了,但他的名声仍在当今画坛流传,历经千年的民间传统画派亦为他创造出的。而我们现今所能见到的唐代以后的壁画全都有吴道子壁画风格的影子。元代永乐宫壁画,明代法岗寺壁画等和吴道子的风格也是一脉相承,而闻名中外的敦煌壁画中,也不缺乏吴氏风格的作品。

四、总结

回首吴道子的一生,从默默无闻的清贫少年,到名垂千古的一代画圣,天赋异禀自不多说,眼光独到的选择以及持之以恒的拼搏也是成就其丰功伟绩的原因。开明璀璨的盛唐文化环境成就了吴道子的画坛地位,神乎其技的吴道子也为大唐盛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为后世画坛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唐朝名画录》

2. 《历代名画记》

3. 《画圣吴道子》

4. 《吴道子其人其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