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erebral Cortex | 郭桃梅课题组揭示小脑在双语者语言控制中的作用及其可塑性变化

来源:北师大脑与认知科学

脑科学记忆的终极奥秘(年龄增长会影响大脑的决策行为吗)(1)

大脑-小脑网络

很多研究都表明,小脑作为人体运动控制的中枢,主要负责动作的协调、稳定和自动化。但是,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小脑的认知功能不仅仅局限于运动控制。近日,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郭桃梅课题组在Cerebral Cortex 发表论文,首次综合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和经颅直流电刺激试图以双语者语言加工为突破口揭示小脑与高级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发现,双侧小脑共同参与了双语者的语言控制,并在和大脑的连接上具有左侧优势,即左侧小脑和大脑-小脑控制网络整合地更加紧密。此外,该研究也发现了双侧小脑在神经可塑性上的差异,右侧背外侧小脑可能更加直接地参与到语言产生的过程中,从而对局部的电刺激产生更直接的行为表现的改变。

阅读链接:

郭桃梅课题组在《Cerebral Cortex》发表文章揭示小脑在双语者语言控制中的作用及其可塑性变化

2,复旦大学联合研究团队搭建脑胶质瘤“代谢边界”的手术导航系统

来源:复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脑科学记忆的终极奥秘(年龄增长会影响大脑的决策行为吗)(2)

智能拉曼手术导航系统示意图癌细胞脑内浸润性生长导致肿瘤边界难以准确定位是脑胶质瘤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主要原因。术中可视化肿瘤代谢酸化边界为胶质瘤完整切除提供了新思路。近日,复旦大学药学院、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及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联合研究团队构建了一类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的胶质瘤手术导航原理验证系统。该系统由自主研制的pH响应SERS芯片,手持式拉曼光谱仪以及拉曼光谱深度学习系统组成,该工作提出了水滴辅助组织取样技术,能够将手术切面可疑组织表面代谢物无损地转移到SERS芯片上。该手术导航系统能够在术中快速定位胶质瘤浸润区域,改善胶质瘤患者的手术预后。此外,该技术无需注射外源性探针,有望加快临床转化应用速度。该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 上。

阅读链接:

复旦大学联合研究团队搭建脑胶质瘤“代谢边界”的手术导航系统

3,当你老了,一切都不同了

来源:原理决策

涉及许多步骤,每一步都需要大脑进行复杂的过程。在过去的20年里,实验室研究记录了决策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各种方式,其中有利有弊。与年轻的成年人相比,老年人更有可能推迟或避免做出决定,老年人往往需要更长时间将他们的选择转换为新的最佳选择。神经科学家已经开始绘制出一些支持决策的基本神经回路,其中两个格外重要的区域是皮质和纹状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质和纹状体之间的联系会减弱。在某些方面,老年人的大脑可能会对与年龄有关的变化进行补偿,从而维持甚至改善决策任务,做出更好的决定。

阅读链接:

当你老了,一切都不同了

4,Movement disorders:有意思:"菊花"括约肌的肌电图,可辅助鉴别多系统萎缩

来源:神经新前沿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种散发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点是自主神经衰弱和帕金森或小脑综合征。早期出现的严重自主神经症状会降低生活质量,并与MSA的不良预后有关。有证据表明,帕金森病患者也可表现出自主神经症状,这使诊断情况进一步复杂化。肛门外括约肌(EAS)的肌电图(EMG)可能有助于鉴别诊断,特别是在症状发生的头5年内。为此,来自意大利的研究人员于近日在Movement Disorders 上发表了一篇研究,确定了四种EAS模式,发现正常模式在PD中经常被观察到,当在MSA中发现时与生存期延长有关。异常模式在MSA中占主导地位,最严重的模式与MSA诊断的最高可能性有关,并与MSA队列中最差的预后有关。有EAS异常的MSA患者常常表现为泌尿生殖器症状和大便失禁。该研究揭示了EAS肌电图模式的严重程度与MSA的诊断准确性和生存率相一致,并与膀胱和肠道症状的发生率相关。

阅读链接:

Movement disorders:有意思:"菊花"括约肌的肌电图,可辅助鉴别多系统萎缩

5,Nature Rev. Mater.:柔性可穿戴设备用于深层组织传感

来源:奇物论

脑科学记忆的终极奥秘(年龄增长会影响大脑的决策行为吗)(3)

具有类似皮肤的机械特性的可穿戴设备能够持续监测人体。深层组织信号,通常与疾病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可以预测症状的发作。近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heng Xu等对可以感知深层组织信号的柔性可穿戴设备的工程化进行了总结。作者还重点介绍了几个可以无创检测深层组织信号的示例,并研究了提高传感深度以及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的可能性。该文章于近日发表在Nat. Rev. Mater上。

阅读链接:

Nature Rev. Mater.:柔性可穿戴设备用于深层组织传感

6,天哪!我怎么又学会一个坏习惯

来源:首师心语

相信大家都听过“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但是大家有没有听过多久养成一个坏习惯呢?习惯起作用的机制称为“习惯回路”,当线索-惯常行为-强化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当人们对线索引发的奖赏产生预期渴求时,习惯就诞生了。根据“习惯回路”中存在的差异,一些行为很快就能转化为习惯,而另一些行为只有经过大量时间和重复才能成为习惯。坏习惯之所以容易形成,主要是因为它们会迅速得到强化。对人脑来说,强化物的即时性比强化物的类型或大小更重要。坏习惯比好习惯的后果更加直接,奖赏也要大得多。该文章于近日发表在Psychology Today上。

阅读连接:

天哪!我怎么又学会一个坏习惯

7,金钱能买到幸福吗?何时花钱幸福感最高?「临床研究」

来源:大话精神

金钱能买来幸福吗?视情况而定。要理解金钱和幸福之间的关系,就必须理解渴望财富的原因或动机。近日发表在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 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使用自我决定理论来探索赚钱动机、动机对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金钱可以买到幸福适用于两个群体:无法负担基本生活必需品,需要金钱来满足生理和安全需要的人和打算用金钱来满足他们的基本心理需求的人。这些需求包括对自主权、能力和人际关系的需求。

阅读链接:

金钱能买到幸福吗?何时花钱幸福感最高?「临床研究」

8,快讯:新版DSM-5-TR修改了两小处自闭症诊断标准

来源:小丫丫自闭症

美国精神病学会将发布《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文本修订版(DSM-5-TR),其中对自闭症的诊断标准有两处修改。该修改有助于避免临床诊断时,到底是需要满足其中任何一条标准还是所有标准这种 "严重模糊不清",并且允许临床医生可以指出伴随自闭症的可能问题,如自我伤害,但并不需要 "上升到使用障碍这个词"。

阅读链接:

快讯:新版DSM-5-TR修改了两小处自闭症诊断标准

审校:Simon

题图:摄图网

前 文 阅 读

1,脑科学日报:一起唱歌可以改善痴呆症患者症状

2,脑科学日报:新型蛋白复合体可减轻阿尔茨海默病记忆缺陷

脑科学记忆的终极奥秘(年龄增长会影响大脑的决策行为吗)(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