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马面

神话传说中,人死为鬼,入幽冥地府,这里荒芜、死寂、寒冷,充斥着无边的丑陋和黑暗。在这个世界里,依然存在着像人间一样的隐私律法,自然也有掌管生死、押解游魂的官员差役。

当生前有罪之人来到这里,便会有这样两位人物,其中一位人身牛首,另一位人身马面。他们会将生前作恶之人押进阎罗大殿,由阎王判官根据其生前所犯之罪,决定此人是投胎还是留在地狱受刑。在这个过程中,牛头马面会一直站在接受审判的鬼魂身后,监督他坦白自己的过错,起到威慑与控制的作用。这样一来,牛头马面俨然成为恐怖、审判的代名词。

其实在中国,这样的传说由来已久。首先说牛头,又叫阿傍、阿防。本是佛经故事中的一个形象。东汉时期,随佛教传入中国,据《铁城泥犁经》记载,佛言:“我见天下人不孝父母,不事沙门道人不敬长老,不畏县官禁戒,不畏今世后世者,不惊不恐。如是曹人死即入泥犁,与阎罗王相见,即去善归恶。泥犁卒名曰旁,旁即将人前至阎罗所”。这里的旁即是牛头阿傍,这段故事的大意是说生前不忠不孝,无所畏惧之人死后,便会有鬼卒阿傍押入地府审判。《五苦章句经》亦有关于牛头的记载,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钗。这里的牛头被描述成一个力大无穷的狱卒形象。

地府的鬼叫什么名字(地府鬼怪排行榜)(1)

其实,这些故事刚刚传入之时,都还未出现马面的形象,但后来,随着佛教在中原盛行,中国人为了押韵和出于传统文化中讲究对称、成双的考虑。逐渐创造出了马面这一形象。在唐朝盛行的《楞严经》中,已经出现马面的记载,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面罗刹,手持枪矛,驱入城内,向无间狱。宋朝,僧人释道原所著《景德传灯录》卷十一中也有记载,释迦是牛头狱卒,祖师是马面阿婆。这里,更是将牛头马面并举。牛头马面一词从此出现。

此后,随着牛头马面在中原文化中的融入与发展,人们又逐渐创造出众多古史传说。赋予更加丰富的形象。

地府的鬼叫什么名字(地府鬼怪排行榜)(2)

在浙江兰溪一带,就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姓马的员外,他年已六旬,先后娶了十一个“偏房”,但仅有一个独丁。就在他为儿子办满十八周岁喜酒的前一天,有个八字先生从门前经过。马员外便请八字先生给儿子算了一卦。八字先生迟疑片刻说道,你家少爷福禄不错,可惜阳寿太短,只有十八年。马员外"妈呀"一声晕倒在地,半天才苏醒过来。便问道,先生求求你想个办法,救救我那可怜的儿子吧。八字先生这才告诉他,在明晚半夜子时,你办一桌最丰盛的酒菜,用食盒装好。端到“鬼门关”前十二级台阶,把酒菜送给那两个下棋的人。不过,你要连请他们三次,耐心等待,切莫急躁。马员外一一记在心上。第二天,当他来到指定地点,果然看见两个人正在那里专心下棋。这两位不是别人,正是牛头马面。马员外不敢惊动他们,只好悄悄跪在一旁,把食盒顶在头上默默的看着。当他俩下完一盘棋后,他才小心翼翼地请道,二位神爷,请吃了饭再下吧。如此三番,牛头马面见此人这般诚心,便犹如风卷残叶般将饭菜吃个精光。正要扬长而去,见送饭人还跪在地上,于是问道,你为我等如此破费,想必有事相求。马员外不敢隐瞒,连忙叩头作揖。把儿子马一阳寿将尽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牛头翻开崔判官给他的“勾魂令”一看。大惊道,马老弟我俩要去捉拿的不是别人,正是你儿子,只是时辰未到,没想到,这~。马员外惶恐,连连磕头道,二位神爷若能延他的阳寿,小人感激不尽,定当重谢。马面和牛头交换了一个眼色,牛头会意,干脆就做个人情吧,也图他几个零钱花。于是,趁着醉酒,便回阴曹作罢。不想这事被阎罗天子知道了,顿时火冒三丈,即令把牛头、马面押上殿来,将他俩各重责四十大板,从原来掌握实权的阴官,贬为押解的小差。

这则神话传说在民间流传极广,相信不少粉丝都曾听老一辈说过吧。它即符合古代人民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也符合封建社会普通百姓对于人间差役的形象。不过,你是否有关类似的疑惑,就是牛头马面和黑白无常又有什么区别呢,两者似乎同为阴差。其实,两者之间的区别倒是很好辨认的,在神话体系中,讲究阴阳,一黑一白即代表了阴阳两个世界。因此,黑白无常是主管摄魂和活人死后转入阴间工作的鬼卒。又因为佛教宣扬众生平等,所以牛和马担任阴间受刑赏和投胎的鬼卒。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都是地府的公职人员。黑白无常类似捕快,哪家有人过世,就去哪家招魂,牛头马面算是衙役,那么多鬼魂聚在一起,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他们就是维持地府治安和稳定的。

地府的鬼叫什么名字(地府鬼怪排行榜)(3)

除此之外,在西方一些国家中,也曾出现过不少类似的传说。当然,鬼神之说是不可能尽信的,更多只是作为传说故事,以及古代封建社会普遍百姓的一种心灵寄托罢了,像这样由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还有很多,例如十大阴帅中的豹尾、鸟嘴、鱼鳃、黄蜂等等。总的来说都表达了人们惩恶扬善警示世人的愿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与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