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为了做知识的主人,不是为了做知识的奴仆。 ——吕老师说读书的意义

什么叫自己读书(什么叫作读书)(1)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知识付费的日益火爆,读书成为大家追捧的话题,而国家统计局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数据显示,高收入群体每天阅读时长为20分钟,而低收入群体每天看电视时间为1小时50分钟。

这个数据的出现“读书的作用”或许会成为大家在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

既然大家都在思考读书的作用是什么?之前写到的《读书有没有用》会给您带来一些参考。可是当我们在思考是否有用的时候,不妨空闲的时候思考一下什么叫作读书,或许会更加对读书的作用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我们从小就读书,那么什么叫作读书呢?

什么叫自己读书(什么叫作读书)(2)

(图片来自网络)

在大部分有智慧的中国人看来,读书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叫作“诵书。诵书是什么意思呢?古人所说的诵书”是指能够背诵书中的内容。能够背书是学习的第一步,在古人来看,如果你不会背书,不能把书中的文字烂熟于心,难道碰到事情的时候还要临时去翻书吗?那来得及吗?背书在古人来看是基本功,西汉的东方朔说,我能诵四十四万言,意思就是能背四十四万字的书。不要觉得奇怪,古时候读书人都有背书的本事,没有这个本事,书就读不了。而诵书只是一个起步而已。

第二个层次叫作“读书”。什么叫作读书?增其义蕴至于无穷”叫作“读”,也就是能够分析、归纳书道理才叫作读书。每一本书的文字,背后必然有作者想要传达的道理,我们分析,归纳其中的道理,这才叫“读书”。会读书就够了吗?当然不够。

第三个层次叫作“念念”不是用嘴“念”,而是把书中的道理,时时刻刻放在纪的心中去实践它,也就是“念在兹”的“念。书中的道理,是要用实践去印证。实践有那么容易成吗?绝对没有。讲道理容易,做事难,做得成事就更难。因为讲道理容易,道理讲得通就可以了,做事要有现实的条件配合,做得成要所有的条件都到位,缺一个条件都不行。而人学做事就是这个样子,从懂得道理到能够实践,你必须要经过多次的磨炼,多次的坎坷,多次的挫折,才能够明白那个道理要如何实践。

什么叫自己读书(什么叫作读书)(3)

这就是中国人所谓的三个读书层次,也许这样的方法在今天来说或许会有一定难度,毕竟在这个速度与收益比任何时代都重要的年代,只有看到了用这种方法读书可以受益的人才会被人信服,那么我可以告诉你通过这种方法读书改变了自己乃至国家命运的人的故事。

张良得了黄石公的兵法,“常习诵读之”。他立志灭亡秦朝,这是多么不可能的心愿,而张良最后真的做到了他帮助刘邦,把秦朝给灭亡了,而且还开创了一个西汉的盛世。为什么?因为他真的明白了什么叫作读书,他学到了书中的智慧。他做了知识的主人,而不是做了知识的奴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