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芳心小姐》是韦斯特重要的代表作品。但很多人会问韦斯特是谁,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但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个作家,人们不会陌生,那就是写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菲茨杰拉德。后者离世前一天,韦斯特也因车祸身亡(与妻子双双遇难)。连续两天,美国文学界损失惨重。韦斯特留下为数不多的几部小说,死后才渐渐被发现,也成为世界差点错过的文学大师。

有人称韦斯特是赖皮天才,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反叛,他的作品也多是对现实的批判和讽刺,也因此被称为讽喻作家。

1932年阿根廷的短篇故事(这个故事写于1933年)(1)

少年韦斯特

第一次看到《寂寞芳心小姐》这个书名,大多数人都以为这必定是关于一个女人的故事。其实“寂寞芳心小姐”是一个报刊专栏的名字。很多读者把这个专栏的作者奉为心中的偶像,生活的导师。其实这个杂志撰稿人自己的生活也是一团糟,比如那部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里邓超扮演的角色,通过他主持的广播节目感染了很多无助的人。连美女实习生都是因为被他当年的节目所感染才投奔他的。而他自己的真实生活却显得混乱无序浑浑噩噩。可见这类角色在现实生活中永远都存在,也可能就是人群中的你和我。

1932年阿根廷的短篇故事(这个故事写于1933年)(2)

韦斯特的妻子艾琳·麦肯尼

《寂寞芳心小姐》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但故事的主人公身上的很多问题,都是永恒的,甚至和当下人的精神困境是一样的。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相似点。

我们暂且把主人公称为寂先生,以便行文的方便。寂先生每天收到很多读者来信,他们因为各种不同的故事,有着奇特的称呼。情绪好的时候,寂先生会热情回复。但每天重复面对相似的人和故事,他显得疲惫,其实他还要面对残酷现实的无奈。他对某些读者的悲惨境遇感到愤恨,但又爱莫能助,因为他知道自己也好不到哪去。

这就像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在职场打拼,你的工作可能是解决别人的问题,或者在别人眼里,你的职业受人尊敬,但其实挣不到什么钱。你伪善地保留着仅有的尊严,掩盖住自身的问题,给别人交上满意的答卷。

寂先生回复信件当中,甚至会劝别人自杀,当然这是他上司绝对不同意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生活的绝望。寂先生无法给出希望,也许自杀可能并不是最差的选择。然而,这在老板那里是一个荒唐的决定,他最担心的是报纸的销量。

1932年阿根廷的短篇故事(这个故事写于1933年)(3)

《寂寞芳心小姐》2017年中文版

今天的我们呢,有很多人感到压抑无助,抑郁症成为流行病,轻微或者严重的。安定医院不再是疯人院,很多人自己悄悄走进去寻求心灵的解脱,最后他们往往收到的只是缓解身体的药片,对精神的状况可能于事无补。

寂先生缓解精神压力的方式就是去酒馆喝酒,但他不喜欢热闹。可他的上司不会放过他,这就像他干扰寂先生写文章一样。寂先生内心不悦,但还是迁就着随便闲聊。当开始同情寂先生的时候,你发现他其实和老板夫人有染。谁都不值得同情,谁都不值得原谅。但某种程度上,这些个体都在困境中在对方身上寻找某种慰藉。

这何尝不是今天的你我,同事们被工作的烦心事搞得发毛,互相吐槽某人某事,要不就八卦些新闻欢乐一下。但是抱怨和发泄之后,还是要回到烦心的具体工作上去。再加上自己生活上的问题,比如单身狗被逼恋爱结婚,结婚的被逼着生孩子。好像很多事都等待着别人安排,自己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

孤独也是寂先生要面对的,于是他会利用工作之便,约会某个女粉丝。是的,当一个“自投罗网”的女读者请求和寂先生联系的时候,寂先生也没能抵住女读者的诱惑,按照留下的电话打过去,接下来就发生了男女约会顺其自然发生的那些事。女读者在信中抱怨自己丈夫的各种问题,这其实是给出一个可以被勾引的信号吗?

这里没什么好影射的,也许有些错位的是,在当今社会,恰恰是那些已经成了名的家伙利用自身的名誉获得粉丝的肉体和片刻的欢愉。这成为他们名誉或者作品之外的战利品,把龌龊当成引以为傲的资本。

1932年阿根廷的短篇故事(这个故事写于1933年)(4)

韦斯特著作英文版封面

好了,寂先生还没那么糟糕,他不是恶人,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能做报社编辑这样一份工作,说明他内心必定还有善意的部分未被唤醒。或者是在残酷绝望的现实面前,被暂时泯灭了。当他意识到某种责任的时候,他好像改过自新般地去迎接未来。他终于感到能够帮助他人的那份荣誉感,但是当他决定奉献的时候,却迎来意想不到的结局。这里不再剧透,大家从书中可以寻得秘密。这花不了多长时间,因为小说也就4万字左右。

这有些荒诞虚无的现实,让人想起加缪的《局外人》,主人公莫尔索和寂先生有些相似。他们都好像对什么事都无所谓,过着有一搭没一搭的日子,直到自己意识到该关心点什么的时候,命运却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