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正在上映中,说的是在商周大战之后,杨戬与杨婵在华山下用宝莲灯镇压玄鸟,但玄鸟的力量太强大,于是杨戬用自己的一只眼睛和斧头、杨婵以自己的身体为代价,将玄鸟封印在了华山之下。杨戬失去了大部分法力,只能当天庭的赏银捕手。后来杨戬有次发现要抓的人居然是外甥沉香,沉香在师门被虐待,逃出立志找回宝莲灯,劈山救母。最后杨戬和沉香一起背叛师门,终于救出了杨婵。

说到杨戬这个人物,大家都不陌生,那不就是《西游记》里的二郎神嘛!可是,如果您仔细看《西游记》的话,会发现,虽然孙悟空说了二郎神的父亲姓杨,但却没说二郎神的名字叫杨戬;杨戬这个名字,还是《封神演义》传出来的,但问题也来了,如果您去翻《封神演义》,又会发现,杨戬的道号是清源妙道真君,根本不是二郎神啊!那么,杨戬到底是不是二郎神呢?还有劈山救母的主角,到底是沉香还是二郎神,是不是两种说法都听过呢?

别急,就听我来给您掰扯一下二郎神形象的演变。

二郎神杨戬为啥叫二郎(二郎神最早是哪吒的二哥)(1)

李冰父子与二郎独健:历史人物与佛教形象的合流

现在一般认为,二郎神最早的形象,可以追溯到战国时的历史人物李冰。李冰在担任秦国蜀郡太守期间,因为蜀郡民众饱受沫水灾害。李冰就带领军民,开凿离碓,又开凿了郫江、检江,直达郡治成都县。这也就是后世至今闻名的景点成都都江堰。这样一来,民众不但不再畏惧洪水灾害,而且还可以享受河流带来的好处,所以历代四川一带民众都歌颂李冰。到了南北朝时期,郦道元《水经注》中就有了李冰治水,操刀与河神战斗的传说了。

尽管李冰这个人物被神化,但李冰还没有“二郎神”的称号。真正最早拥有这一称号的,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外来户,佛教传说中的二郎独健。有趣的是,独健的父亲毗沙门天王,正是托塔天王的原型;而独健的三弟,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哪吒了。看来,最早的二郎神和哪吒居然是兄弟。不过,哪吒一般陪伴在父亲身边,而独健却往往独当一面。在佛教传说里,他经常率领将士巡边,还帮助唐玄宗脱离过困难。这样一来,“二郎神”这个形象也就更容易传播了。

不过,虽然“二郎神”的名号打响了,但独健这个名字却没有跟着普及。因为独健毕竟是佛教人物,而宋代比较推崇的是道教,所以势必需要一个取代独健的人。在四川一带,自然就把李冰推了出来。不过,李冰毕竟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没有排行第二的说法。所以,又有人说李冰有个次子,据说李冰次子相貌俊雅,与李冰一起治水,四川一带又把他奉为二郎神。也正是从此,二郎神从佛教神将变出了一副“高富帅”的形象。

二郎神杨戬为啥叫二郎(二郎神最早是哪吒的二哥)(2)

赵二郎赵昱:道教推崇的二郎神

虽然李冰父子在四川民间被推崇为二郎神,但道教似乎不太认可,他们又制造了一个新的人物——隋朝嘉州太守赵昱。据说赵昱和哥哥隐居青城山学艺,出山后被任命为嘉州太守。当时泽中有蛟龙作害,赵昱持刀入江斩下蛟首,民众感激他的恩德,于是称他为“灌口二郎神”。赵昱这个人物,虽然历史上可能并不存在,但在宋元时期影响很大。元末明初出现一些以二郎神为主角的杂剧,如《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二郎神都是赵昱。

《二郎神醉射锁魔镜》讲的是哪吒和二郎神一起饮酒,二郎神在酒后失手,射破了锁魔的镜子,放走了九首牛魔王和金睛白眼鬼,然后奉命捉拿二怪。二郎神神通广大,变化多端,可身长万余丈、腰阔数千围,面青发赤,巨口獠牙。二郎神开场就自称是嘉州太守赵昱,曾仗剑入水,斩杀蛟龙,又收服眉山七人,被玉帝封为“清源妙道真君”。其实,这个“清源妙道真君”本是宋朝皇帝封的,杂剧将其改为玉帝敕封,正式将其纳入了道教神仙的系统。

虽然《二郎神醉射锁魔镜》提到二郎神和哪吒、牛魔王有交集,但二郎神最早进入西游故事,是在同时代的《西游记杂剧》中。《西游记杂剧》也是《西游记》的前身,在杂剧里,二郎手持三尖两刃刀,带着弓箭、弹丸、鹰犬、居住在灌口,奉观音之命保护唐僧取经。杂剧还说了孙行者制服不了黑猪妖,后来还是二郎神派出细犬,成功将黑猪妖制服。杂剧也有哪吒、李天王带领天兵天将捉拿通天大圣(非齐天大圣)的情节,但二郎神没有参与其中。

二郎神杨戬为啥叫二郎(二郎神最早是哪吒的二哥)(3)

至于二郎神和孙悟空的正面交锋,最早记录在《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齐天大圣偷盗金丹、御酒,玉帝派天兵天将去擒拿,都不是齐天大圣的对手。最后玉帝派二郎神出手,结果二郎神在梅山七圣的协助下,轻易捉拿了齐天大圣。在杂剧里,二郎神也自称自己是隋朝嘉州太守赵昱。后来在《西游记》中,就有二郎神和孙悟空打斗的精彩情节,虽然如来佛出手才镇压孙悟空,但二郎神却始终比孙悟空略胜半畴。

杨二郎杨戬:民间流传最广的二郎神

虽然赵二郎盛极一时,但又被杨二郎取代。元代就有了二郎神“劈山救母”的传说。这个传说最早最完整的记录,见于明代的《二郎宝卷》中,说的是仙女云华私自下凡,和金童转世的杨天佑结为夫妇,生下杨二郎。杨二郎三岁时,母亲触犯天条被压太行山下。杨二郎成年后,斧劈太行山救出母亲。二郎神头戴三山冠,身穿绣黄袍,脚蹬云履,腾云驾雾,神采奕奕,除了三尖刀和弹弓外,还有开山斧、炼妖锁、斩魔剑等兵器。

鲜为人知的是,吴承恩专门创作了一首二郎神的诗——《二郎搜山图歌》。诗曰:“……少年都美清源公,指挥部从扬灵风。星飞电掣各奉命,搜罗要使山林空。名鹰搏拏犬腾啮,大剑长刀莹霜雪。猴老难延欲断魂,狐娘空洒娇啼血。江翻海搅走六丁,纷纷水怪无留纵。青锋一下断狂虺,金鏁交缠擒毒龙。神兵猎妖犹猎兽,探穴捣巢无逸寇。……”可以看出,吴承恩非常喜爱这个神话人物的。而《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作品,其实是后人的考证,反而不如这首诗确凿。

二郎神杨戬为啥叫二郎(二郎神最早是哪吒的二哥)(4)

无论《西游记》的作者是谁,《西游记》对二郎神的刻画,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了。《西游记》中,二郎神仅出场两次,但其嫉恶如仇、法力高强、心性高傲的形象跃然纸上。不仅如此,《西游记》也整合了之前不少二郎神的传说。比如二郎神“赤城昭惠英灵王”的称号,其实“赤城王”是赵昱的封号、“昭惠显灵真人”“惠灵侯”是李冰次子的封号、“广英惠王”是李冰的封号;至于“玉帝外甥”、“劈山救母”的身份和经历,明显又来自《二郎宝卷》的杨姓二郎了。

《西游记》之后,另一部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对二郎神也有详细刻画。《封神演义》虽然没有点明杨戬是“二郎神”,但却说了他成为了“清源妙道真君”。而众所周知,清源妙道真君就是二郎神的封号之一;同时,杨戬善于变化、拿三尖刀、穿淡黄袍,这些特征都和《西游记》的二郎神相符。所以在小说中,杨戬虽然仅仅是阐教三代弟子,但法力明显要超过其他师兄弟甚至师叔伯,成为周营一方的中坚力量,就连细犬都有很大戏份。

至于沉香救母的情节,虽然在元代也有《沉香太子劈华山》的剧本,但已经亡佚。清代的《宝莲灯》剧本比较多,里面沉香成为了二郎神的外甥,沉香希望救母亲,而二郎神却是反面形象,多有阻挠。清末弹词《说唱宝莲灯华山救母全传》中,杂糅了二郎救母和沉香救母。先是仙女张仙下凡嫁给书生杨天佑,生下一男一女,男为二郎,女为三娘。之后张仙被玉帝镇压在桃山下,二郎劈山救母,被封为灌口妙道真君;三娘之子沉香又重复劈山救母的事迹。

二郎神杨戬为啥叫二郎(二郎神最早是哪吒的二哥)(5)

可以发现,《新神榜:杨戬》的故事,又是对《宝莲灯》故事的演绎。杨戬的名字,也超过了李冰父子与赵昱的名气,成为全国最知名的杨二郎。不过这个名字的来源,可能还有些滑稽可笑。在明末小说《醒世恒言》中,说宋徽宗一个妃子去宦官杨戬家养病,痊愈后去二郎神庙还愿,时任庙官的孙神通打扮成二郎神,去杨戬府中和妃子私通,结果被杨戬抓获。杨戬是宋朝实有其人,但名声很差,不过这事可能历经多年流传,二郎神的名字反而成了杨戬。

申公豹:《封神演义》的原创人物

整体来说,《封神演义》作为世代累积型小说,不少人物形象也是层累而成的,包括杨戬、哪吒、姜子牙、纣王等,但偏偏有个《封神演义》的原创人物,也同样给人印象深刻。这个人物就是申公豹。

在《封神演义》的前身平话小说《武王伐纣平话》里,有商朝将军申屠豹;在《封神演义》取材的道教神谱《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里,也有太子殷交的师父申真人。申真人在《殷郊密旨源流》又叫申公。申公豹虽然在名称上来看,与申屠豹、申公有些相似,但从人物经历来看,并无多少重合之处。

二郎神杨戬为啥叫二郎(二郎神最早是哪吒的二哥)(6)

《封神演义》中把申公豹作为阐教叛徒,与姜子牙对立的形象出现,并不断怂恿阐、截教人物助商反周,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人物。所以在不少《封神演义》衍生的影视作品中,也都安排了申公豹出场,也算是一种再创作了。

更有趣的是,《封神演义》说申公豹最后被元始天尊下令塞北海之眼,而清代笔记《茶香室丛钞》提到贝加尔湖有申公豹庙。历史文献的“北海”一般正是指贝加尔湖,那么申公豹这一角色可谓也深受民众欢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