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这个神秘的地方
是佛与艺术共同缔造的神话
茫茫大漠间
敦煌莫高窟
用建筑、雕塑、壁画
向人们展示着昔日的繁华和高超技艺
你知道吗?
那些如今已略显斑驳的壁画
其中蕴藏着有趣的故事
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下
古印度大国阎浮提的国王名叫尸毗,是个心地善良、治国有方的贤德君主。一天,他理完朝政,坐在凉亭休息。突然,飞来一只雪白的鸽子惊慌失措地大叫:“救命呀!救命呀!”一只凶狠的老鹰在后面紧紧追赶。
为了救下鸽子,尸毗王忙将飞来的白鸽放进怀中。眨眼工夫,老鹰也飞到了眼前,瞪着血红的双眼说:“快把鸽子交出来,我现在饥饿难忍!”
“那不行。”尸毗王说,“我曾发过誓言,要普度一切生灵。鸽子求救于我,岂能让你活活吃掉?”
“说得好听!”老鹰恶狠狠他说:“你既爱惜一切生灵,为啥只救鸽子不管我的死活?要知道不杀它,我就得饿死!”
“这好办。”尸毗王对待者说:“快去端一盘上好的生肉来,让老鹰饱餐一顿。”
“且慢,大王。我只吃刚杀的、带血的新鲜肉。”
这下尸毗王左右为难,救了白鸽,老鹰饿死,这不是救了一命又害一命吗?怎么办呢?一拍大腿,有了主意,自己腿上是鲜肉,割下来既救了白鸽,也救了老鹰,不是两全其美吗?便下令让侍从拿刀端盘,立即割肉。
“还有一件。”老鹰阴险地说,“既然大王愿代鸽子割肉,请拿秤来称吧。割下的肉必须和鸽子一样重。
“好,我答应你的要求。”尸毗王令仆人拿来一杆天平秤,将白鸽放在秤盘内。但奇怪的是国王割尽了腿上的肉,不够鸽子重,割尽了身上所有的肉,还不够鸽子重。怎么办呢?为了救鸽喂鹰,履行诺言,他忍着巨痛站了起来,想坐于盘中,献出全身。但体力难支,昏了过去。
王后和大臣们的哭声惊醒了尸毗王,他挣扎着站起身,强忍疼痛,坐进称盘,刚好和白鸽一样重。这时,奇迹出现了——大地震动,宫殿摇摆,飞天洒下五彩缤纷的鲜花,老鹰和白鸽眨眼都不见了。尸毗王割下的肉全部长在身上了,完好如初,不觉疼痛。
原来,白鸽是帝释天变的,老鹰是毗首翔摩变的。他们用这种方法来考验尸毗王对佛、对普度众生的坚定至诚。
这个本生故事画最早见于北凉275窟北壁中层,只画了割肉和过秤两个情节,属莫高窟最早的连环故事画之一。最精彩的当属北魏第254窟北壁前部的“尸毗王本生”。此画增加了鹰追鸽、鸽向尸毗王求救、眷属痛哭等情节,增大了内容和时空跨度。
一位笃信佛祖的人,将儿子自小送入寺庙,皈依佛门,称为沙弥(即年轻的和尚)。这位沙弥在寺庙里修炼得造诣很深,可以摒弃七情六欲。他和师傅的生活靠临近乐善好施的居士供养。忽一日,居士全家出外赴宴,仅留独生女儿守家看门。这女儿忘了为和尚师徒送饭,和尚久候不至,便令小沙弥前去取饭。
居士女儿年方16,生得白净动人,从未接触过男性,虽然她情窦已开,思春心切,但从没有接近过外人。小沙弥叩门求食,少女应声而出。当她开门看见仪态英俊、面色细白的沙弥后,颇生爱慕之心,就壮着胆子和沙弥周旋。而沙弥却目不斜视,少女炽热的欲念难以自持,迎沙弥入门后闭门落锁,不顾一切抓住沙弥双手,欲以身相许。面对突如其来的艳遇,小沙弥竭力压制着自己的欲念,但他又想,假如此女嫁祸于人诬赖他有非礼之事,就难以说清。他遂生一计,向女子谎称要先入密室向佛祖忏悔,然后再满足她的要求。
于是少女把他送入一间静室,自己在外等候。少女久等无声,便推门进去,只见沙弥自己割断喉管,鲜血满地。少女顿时惊得目瞪口呆,昏倒在地。其父归来,呼门不应,命人逾墙开门,看到女儿头发散乱,满面泪痕,以为被歹人所辱。不料女儿怕沙弥被冤,痛说实情,甘愿受父亲的严罚。父亲为女儿的诚实顿悟而高兴,更为沙弥的坚贞而敬佩,遂跪拜尸身,上奏朝廷。为表彰沙弥坚贞高洁,国王以香木火化,修塔供养,让世人凭吊,而少女亦受到社会舆论的责骂。
此故事出自莫高窟257窟南壁《愚贤图》中,表现了色欲与禁欲的矛盾。
很久很久以前,在南瞻部洲有一个大国,叫摩诃罗檀囊,意为“大宝”,统率着五千个小国。国王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富那宁,老二叫提婆,老三叫萨埵。萨埵太子年龄虽小,心地却非常善良,对一切生物都非常爱惜。
有一次,国王带着群臣,还有王后与儿子们,一起出外游玩。玩了好半天,国王有些疲倦,便在树下休息。
三个太子年轻力壮,便又翻山岗、鉆树林地继续游玩。忽然,他们看见一个山洞里有一只母老虎,刚生下幼虎没多久,饿得奄奄一息。只见母老虎的眼睛一闪一闪地,盯住偎依在身边的几只小老虎,现出兇残的样子。
萨埵太子对两个哥哥说:“这只母虎刚生下小虎,又给小虎喂奶,自己饿得走不动了,都快死了,真是可怜啊!
我看它的神情,好像想吃自己的孩子呢!”
两个哥哥说:“是啊!看来真是这样。”
萨埵问:“那么,现在这只老虎需要吃什么样的东西呢?”
两个哥哥说:“最好有新鲜的血肉,才能救它的生命。”
萨埵又问:“那么,会不会有人,给它新鲜的血肉,救它一命呢?”
两个哥哥说:“这就不容易了。急切之间,哪里去找新鲜的血肉呢?再说,那又要多杀生,为救一命而杀一命,多不公平啊!”
萨埵太子低着头想了半天,决心牺牲自己,救活母虎与小虎的生命。他对哥哥说:“你们先走吧!我还有点事,随后就赶来。”
萨埵太子等两个哥哥走了之后,连忙从原路返回老虎洞,扑在老虎面前,要让老虎吃。
可是,这只母虎已经饿得连张嘴的力气也没有了,没法吃太子。
萨埵太子看到这种情况,便爬起来,找了一根尖木棒,刺破自己的身体,流出许多鲜血。
母老虎一口口地舔喝太子的鲜血,渐渐的身上有劲了,便把萨埵太子吃了。
两个哥哥等了半天,不见萨埵随后赶到,想起与萨埵关于饿虎的对话,又想起萨埵平日的为人,心中大惊,连忙回头去找。果然,只见老虎洞前血肉狼藉,萨埵太子已被老虎吃了。两人哭着回去告诉父母。
国王与王后听到这消息,犹如青天霹雳,顿时昏了过去,过了好久才醒来,连忙赶到现场,把老虎吃剩的骨骸收拾起来,带回去埋葬。
此故事绘制在莫高窟北魏第254窟主室南壁,是中国早期佛教艺术中最流行的题材之一。
古时候,在一座景色秀丽的山中,有一只鹿,双角洁白如雪,浑身是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称九色鹿。
这天,九色鹿在河边散步。突然,一个人抱着根木头顺流而下,在汹涌的波浪中奋力挣扎,高呼:“救命啊,救命!”美丽善良的九色鹿不顾自己安危,跳进河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落水人救上岸来。惊魂未定的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频频向九色鹿叩头,感激他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对天起誓,永做你的奴仆,为你寻草觅食,终身受你的驱使……”
九色鹿打断调达的话头说:“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我救你并不是让你来做我的奴仆。快回家与亲人团聚吧。你只要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调达又起誓说:“恩人请放心,如果背信弃义,就让我浑身长疮,嘴里流脓!”说完,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个国家的王妃,妩媚动人。有一天梦到了毛色九种、头角银白的九色鹿。心发奇想:如果用此鹿的皮毛做件衣服穿上,我定会显得更加漂亮!于是,她娇嗔地对国王诉说了美梦,要国王立即捕捉九色鹿。不然,就死在他面前。
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悬重赏捕鹿,有知九色鹿行踪或捕获着,赠国土一半,并用银碗装满金豆,金碗装满银豆作为重赏。调达看了皇榜,心中暗喜:我当国王、发大财的机会到了。虽然我对鹿立下誓言,但它毕竟是个畜牲,怕什么?于是揭了榜文,进宫告密,说自己知道九色鹿居住的地方。国王闻言大喜,调集了军队,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前来捕捉九色鹿。
山林之中,春光明媚。九色鹿在开满红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突然,好友乌鸦高声叫喊道:“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九色鹿从梦中惊醒,起身一看,已处在刀枪箭斧的包围之中,无法脱身。仔细一看,调达站在国王旁边,便明白了。心想:即使死也要把他的丑恶嘴脸公布于众。于是,毫无俱色地走到国王面前,问:“大王,你是怎么知道我的住处的?”
“是他告诉我的。”国王指着调达说。
“你知道吗?”九色鹿说,“正是这个人在河中快要淹死时,是我救了他,并发誓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道他见利忘义,反复无常,圣明的陛下,你竟然同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岂不辱没了你的英名?”
此时,调达无地自容,身上长满了烂疮,嘴里流出了脓血,臭不可闻,遭到了报应。明白了事实真相,国王非常惭愧,责斥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传令收兵回宫。并下令全国臣民不许伤害九色鹿。
王后没有得到九色鹿的皮毛,又羞又恨,最后活活气死了。
该故事来源于敦煌257号洞窟的西壁中部,画面从两天开始,中间结束。故事讲的是释迦牟尼降生以前各个世代教化众生、普兴六度的种种事迹。
从前,有个侨萨罗王国。国中出了五百个强盗,占山扎寨,拦路抢劫,打家劫舍,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商客游人和地方百姓深受其害。地方官员多次用兵,终不获胜。只好报知国王,国王派精兵良将前来征剿,经过激烈的战斗,五百强盗战败全部当了俘虏。
国王决定,对人们恨之人骨的五百强盗处以酷刑。这天,刑场戒备森严,杀气腾腾。兵士手持尖刀将赤身裸体、披头散发、捆在刑柱上的强盗双眼全部挖掉,有的还割掉鼻子、耳朵,然后放逐到荒无人迹的深山老林中。这座山谷林木葱笼,狼嗥虎啸,阴森恐惧,衣食无着。强盗们悲愤欲绝,撕心裂肺地绝望嚎叫着。
凄惨的呼叫声传遍四野,也传进了释迦牟尼佛的耳朵。知道这是五百强盗在生死线上挣扎呼救,便用神力送来了香山妙药,吹进了五百强盗的眼眶。霎时,强盗个个双眼重见光明。释迦牟尼这时亲临山谷,给五百强盗讲经说法:“正是你们以前作恶多端,才有今天的苦难。只要洗心革面,弃恶从善,皈依佛门,就能赎清罪孽,修成正果,脱离苦海,进入极乐世界。”众强盗听了佛的教诲俯首悔过,口称尊师,成了佛门弟子。从此,山谷中的森林被称作“得眼林”。很多年后,当年的五百强盗终于修成正果,成为五百罗汉。
这个故事出现在敦煌莫高窟285窟南壁上,是莫高窟西魏时期最大的一幅故事画,也是最早的因缘故事画。
古印度舍卫国国王性情暴虐,逐放醉象踏杀百姓,众贵妇怨恨世事凶险,纷纷出家为尼,但又耐不住寺院的清净寂寞,遂求教于微妙比丘尼,微妙就对她们讲述了自己前世和今世的因果业缘。
微妙出自高贵的婆罗门家庭,成年后嫁给门当户对,聪明英俊的婆罗门青年为妻,不久喜生一子,其后又有身孕,按当地习俗必须回娘家生孩子,于是,微妙和丈夫携其子同返娘家,途中微妙腹痛难忍不能前行,全家只好在树下歇息。
到了半夜开始生产,谁知血腥味引来了毒蛇,毒蛇咬伤了微妙的丈夫,丈夫身亡,微妙只好强忍痛苦带着长子抱着新生儿一起继续赶路,走进深山又遇到一条大河,水深浪急,无奈,她只好抱着小儿先过河,把小儿放至岸边,又返回接大儿,大儿见状,即入水向母亲迎来,突然一个大浪把大儿卷走,回头再往岸边看去,小儿已被狼食之,一日之间,夫死子亡,仅剩微妙一人。
快到娘家时,遇到一老邻居,方知娘家近日遭遇大火,父母家小皆都烧死。老邻居念微妙可怜,收留了她,不久,微妙又嫁一青年并怀孕,其丈夫整日酗酒不归,一天半夜,丈夫酒醉归家,因微妙正在生产未能起床开门,丈夫破门而入,微妙遭到毒打,更为甚者是将新生儿煮熟逼微妙食子肉。
因微妙不堪虐待连夜逃走,来到波罗奈国,在城外休息,遇到一位刚刚丧妇的富家子弟,俩人同病相怜,不久结为夫妻,十分美满,不料新夫因病去世,按当地风俗,丈夫死后妻子必须陪葬,于是便随丈夫埋入墓中,到了晚上盗墓贼来盗墓,盗墓贼首见微妙貌美,又将微妙占有,做他的妻子,数天后,贼首犯案被处死,微妙又被同葬一墓,恰遇群狼掘坟觅食,微妙从墓中再次逃生。
微妙当时想,前世究竟做了什么冤孽,今世遭此报应,便求佛指教,佛说微妙前世曾是一富家的大夫人,因不能生子,丈夫又娶一小妇并生一子,因嫉妒而生邪念,用铁针扎入小孩卤门,将小孩杀死,小妇怀疑是微妙所为,微妙誓不承认,并指天立下毒誓,若我害死小儿,嫁夫死夫,生子子亡,自食子肉,火烧全家,父母双亡。
谁知所发毒誓,今世全部应验,经佛的点化,微妙决心悔前过而专心修行,方得今日罗汉果。众贵妇听后,悚然心惧,决心皈依佛门,祈求无上正果。该故事出自《贤愚经·微妙比丘尼品》,绘于北周第296窟窟顶西披和北披,是敦煌石窟现存最完整生动的一幅因缘故事画,另外,晚唐第85窟的屏风上也绘有该画。
舍卫国波斯匿王的夫人,生下一女,取名金刚,相貌丑陋无比,皮肤粗糙似骆驼皮,头发粗硬似马尾巴,体态臃肿。国王心中十分郁闷,只好下令宫中侍奉公主的人,对公主细心照料,严加看管,不得让外人看到。
金刚公主渐渐长大,到了婚配的年龄;国王便派一位亲信大臣,去寻找一位出身豪门,知书达理,现又穷苦潦倒的青年做驸马。经过大臣的多方寻觅,终于找到了一位与国王要求相符的青年,并将其带回王宫,国王见后,十分满意。于是将公主的情况告知青年,青年听后当即答应了国王的要求。
国王为他们新建了一座深宫大院、赐予大批财物,作为女儿的嫁妆;但不允许公主走出深宫,若驸马有事外出,则必须把公主锁在房内,不得让外人看见。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国王见驸马忠心耿耿,知书达理,就将驸马封为大臣。驸马虽然拥有了大笔财富,却因妻子丑陋,渐生烦恼,于是就四处结交豪门贵族,经常在一起饮酒作乐;每每赴宴,其他人都是成双成对,惟独驸马总是单身一人。时间一久,众人不免对公主产生了一些猜疑。为了探明究竟,众人设计把驸马灌醉,取下驸马身上的钥匙,派五人前去窥视公主。
公主独守宫中也是伤心不已,自忖前世作了何种冤孽,要受此惩罚,不但父王母后不喜欢自己,丈夫也不关心自己。于是经常焚香祈祷,请佛指教,以期解脱烦恼,佛陀见金刚笃信佛教,便从地下涌出,用法力使公主变得美貌绝伦,头发纤细柔软,肌肤娇嫩,身段迷人;佛陀又教化公主,使她除去一切恶念,即可得须陀洹果,佛陀说法之后隐身而去。恰在此时,前来窥探公主的五人已潜入宫中,看到美若天仙的公主,惊叹不已,即迅速返回,将实情告知驸马。
驸马回到家中,见有一美貌女子,惊问是何人,女子答道:“我就是公主啊!”公主进而将她由丑变美的经过告知了驸马。驸马听后大喜,马上与公主一起去见父王母后;国王夫妇看到公主的变化,惊喜交加,即刻带众人到佛陀住地,向佛致谢。并请佛陀明示公主今世得此果报的因缘。佛陀说,公主前世曾辱骂比丘丑陋无比,故得此报应。
波斯匿王女金刚缘故事出自《贤愚经》卷六《波斯匿王女金刚品》、《百缘经》、《杂宝经》等敦煌石窟第98窟南壁、第146窟西壁绘有此故事。
古时候,叶波国有个太子名叫须达拿,立下暂言;金银珍宝、衣物用品等,只要他有的全布施世人。因此,美名传遍天下。
国王有头白象,力大无穷,能顶过六十头普通白象。每与敌国交战,都大获全胜,视为镇国之宝。敌国屡遭遇惨败,总不甘心。闻知太子乐善好施,乘机用用重赏招募了八个婆罗门,给足了钱财,前往叶波国向须达拿太子讨要白象。
须达拿见八个婆罗门异口同声要求施舍白象,暗想:白象是父王的心爱之物,镇国之宝,若施舍给别人,自己就会失去了太子的地位,成为国家的罪人。但又一想:自己不能违背誓言,失信于民。于是毫不犹豫地把白象施舍给婆罗门:八个婆罗门得到白象,高兴得手舞足蹈,怕国王反悔,骑上白象火速回去了。
失去白象,大臣们心急如焚,忧心忡忡,便向国王奏报说:“太子施舍无度,国度已空。现在又把宝象送给了敌国,若起战争,如何是好?”
按本国刑律,太子送象与人,应挖掉眼睛,砍掉手脚。国王虽然生气,但对太子也难施酷刑。便下命将太子一家驱逐出王城,到远离王城六千里的檀特山去悔过自新。须达拿无话可说,带着妻子曼坻和一双儿女辞别父母,将所有财物又施于世人,才赶着马车,出了王城。
人们听说太子要离开王宫,纷纷前来相送。太子与众人依依惜别,洒泪而行,走了半天,停在树下休息。这里,来了几个婆罗门讨马,太子立即把马送给他们,自己拉车继续前行。走了不远,来了几个婆罗门讨车,太子又把车送了人。就这样,一路上他把全家人穿的衣服,随身带的钱财,全部施舍给了婆罗门,变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帝释天见太子如此广行布施,想再次试探他的诚意,也变成了一个奇丑无比的婆罗门,来到太子面前说:“常听人说你乐善好施,有求必应,请把你的妻子施舍给我吧,我是个光棍。”
“可以。”太子满口应承,并让曼坻立即跟上这个奇丑无比的婆罗门走。帝释天领着曼坻走了不远,又转回来,把她交给太子,显出真身,说:“你信守誓言,广行布施,品德至高无上,连我也自叹不如!你一心修炼吧,你儿女会回到王宫的,到时候国王会派人来接你回去。”说完,忽然不见了。
后来,丑婆罗门夫妇百般折磨须达拿的儿女,但还不顺心,便牵到王城的集市上去卖:帝释天引导婆罗门把两个孩子卖进了王宫:国王见两个孙子吃尽了苦头,并得知太子夫妇的下落,派大臣迸山,迎太子回国。全国臣民拥戴太子为国王。敌国被太子的善施行为所感动,主动送白象,以示悔过。从此两国和好,永无战事。须达拿布施不休,直至成佛。
(内容来源:领袖户外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