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造谣抵制新疆棉花,一边又想在中国赚钱?痴心妄想!”24日,瑞典服装品牌H&M发表在官网上的一份声明在微博上广泛传播,引发中国网友愤怒。这份名为“H&M集团关于新疆尽职调查的声明”称,H&M集团对来自民间社会组织的报告和媒体的报道“深表关注”,其中包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强迫劳动”和“宗教歧视”的指控。声明表示,H&M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原材料。

bch的发展(隐藏在HM背后的BCI究竟是个什么组织)(1)

图片来源:H&M官方网站

这家国外快消品牌学起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的拙劣表演,以所谓“强迫劳动”的谣言为借口,声称将“抵制新疆棉花和纺工厂”,这彻底点燃了中国网友的怒火。

记者注意到,从H&M的声明可以看出,H&M是基于BCI的判断以及一些所谓民间报告和媒体报道做出“停用新疆棉花”决定的。

BCI究竟是个什么组织?

bch的发展(隐藏在HM背后的BCI究竟是个什么组织)(2)

非营利国际性会员组织机构

制定“棉花标准”,笼络会员“遵守”

BCI是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英文名为Better Cotton Initiative,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是一家非营利的国际性会员组织机构。

BCI于2012年10月在上海成立代表处。BCI曾于2020年10月21日发表过一份英文声明,但这份声明网络链接目前已无法正常打开。记者通过网页快照看到,该声明宣称“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持续存在的强迫劳动和其他侵犯人权的指控,以及在农场层面上不断增加的强迫劳动风险,导致经营环境难以维持”,因此,BCI决定“立即停止在该地区的所有实地活动,包括能力建设、数据监测和报告”。声明还称,2020年3月,BCI暂停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认证和保证活动,因此,没有新认证的“良好棉花”来自该地区。至于为何做出上述判断,BCI没有解释。

bch的发展(隐藏在HM背后的BCI究竟是个什么组织)(3)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名叫BCI良好棉花,认证为“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上海代表处”的微信公众号今年3月1日发布名为“关于新疆问题的重要申明”的文章,与去年10月发布的英文声明完全相反的是,这份中文“申明”明确指出,BCI中国项目团队严格遵照BCI的审核原则,从2012年开始对新疆项目点所执行的历年第二方可信度审核和第三方验证,“从未发现一例有关强迫劳动的事件”。用不同语言发布的两套说辞,难免让人觉得BCI就是在糊弄人。

事实上,BCI制定“棉花标准”,要求会员必须使用它们认为符合标准的棉花,才能使用BCI标识。

据其官网简介称,该组织与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展开合作,根据BCI制定的棉花生产原则,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良好棉花(Better Cotton)种植项目,并促进良好棉花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流通。

除了所谓“环保标准”,BCI鼓吹所谓“提倡体面劳动”,该组织凭空捏造新疆棉花生产中存在“强迫劳动”的谎言,借此封杀新疆棉花。作为其中会员,H&M也自然和其保持一致。

bch的发展(隐藏在HM背后的BCI究竟是个什么组织)(4)

去年,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新疆的棉花、番茄实施禁令,限制原材料出口,同时限制包含新疆棉花和番茄的制成品出口美国。

这时BCI站出来“跟风”——在去年10月21日宣布:决定暂停在新疆发放BCI 棉花许可证。

显然,BCI已经成为一个“工具”。

在BCI的会员体系中,共分为四类:零售商和品牌、供应商和制造商、生产者组织以及公民社会。截至2020年12月9日更新的资料,会员数量达数千个。

在这其中,零售商和品牌一类对于普通人来说认知度最高,其中不乏许多全球知名品牌,诸如: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彪马(Puma)、迪卡侬(Decathlon)、沃尔玛(WalMart)、迅销(Fast Retailing)等。

所谓“强迫劳动”“歧视少数民族”等谎言

外交部已反复澄清事实和真相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西方国家第一次以我国新疆地区强迫劳动为由,对中国进行恶意中伤。

2020年12月,美国曾以“强迫劳动问题”,宣布禁止从中国新疆棉花产品,通过施压、制裁等手段限制打压新疆企业。

德国学者郑国恩也曾在其《洗脑、洗心:来自中国政府文件的证据,关于新疆法外拘留的性质和范围》报告中称:“我认为自2017年春季以来,已有90万人至180万人在新疆被系统拘留。”

此前,BBC的报道也引述郑国恩的所谓“研究”称,“新的证据表明,每年有超过50万少数民族工人被调派参与季节性采棉工作,他们的工作环境可能存在很高的强制性。”

BBC的报道还称,2018年,阿克苏及和田地区“通过劳动力转移派出21万名工人”,为“中国准军事组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采摘棉花,“有很多迹象表明,这种参与并非完全自愿”。

bch的发展(隐藏在HM背后的BCI究竟是个什么组织)(5)

2021年3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所谓新疆存在“强迫劳动”“强制绝育”等“侵犯人权行为”是个别别有用心的所谓学者和机构蓄意编造和散布弥天大谎,违背公理良知,中国人民强烈愤慨。法国作家维瓦斯在其著作《维吾尔族假新闻的终结》中也明确揭露了这些从未去过新疆的人在制造假新闻的阴谋。建议有关人士好好读一读这本书,认真了解什么是事实。

2021年3月16日,赵立坚表示,所谓新疆存在“强迫劳动”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其目的是限制打压中国有关方面和企业发展。

2021年3月18日,外交部举行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邀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多名干部群众,就德国人郑国恩的所谓涉疆“研究报告”,进行有力批驳。

针对郑国恩在其报告中称,“教培中心存在强迫劳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发言人伊力江·阿那依提介绍有关情况。

伊力江·阿那依提说,郑国恩在所谓《“彻底改变他们,走向健康心态”:中国在新疆的政治再教育运动》报告中称:“教培学员被‘释放’到完全强制性的劳动形式中”“被强制安排到教培中心附近的工厂工作”,这是污蔑新疆教培中心强制学员劳动,侵犯学员人权,否定新疆教培工作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郑国恩在所谓《拘留营之外:北京在新疆的长期强迫劳动、扶贫和社会控制计划》报告中,“描绘”了教培中心实施“强制劳动”的详细流程:教培中心拘留→营地工厂或附近工业园区强迫劳动→家乡地区(或其他工业场所)卫星工厂强迫劳动。报告还列举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工业园区的相关案例,并称:“据说公司的所有工人都来自新和县教培中心,而政府提供了警察和特种教员,使工厂以‘半军事化管理’的方式运营。”郑国恩企图发布的关键信息是“公司的所有工人都来自新和县教培中心”,而来源却是“据说”。郑国恩在报告中没有对此做出任何解释、说明、备注。

不难看出,郑国恩是一名靠猜测臆断、道听途说撰写报告的“行家里手”。

bch的发展(隐藏在HM背后的BCI究竟是个什么组织)(6)

2020年7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所谓新疆“歧视少数民族”的谎言,真相是什么呢?那就是新疆始终把做好民族工作作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作,全面落实国家民族政策,贯彻中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切实保障各族人民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和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事务的权利,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巩固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根本不存在所谓“歧视少数民族”或“消灭民族身份”等情况。

我们欢迎一切持客观公正态度的人士到新疆去走一走,看一看,亲身了解一下新疆的实际状况,不要受谣言和抹黑的蒙蔽。

“挣自己的钱,怎么叫‘强迫劳动’呢?”

2020年12月,有媒体记者在阿克苏、库尔勒等地采访发现,新疆的棉花生产早已实现高度机械化,BBC等西方媒体的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

bch的发展(隐藏在HM背后的BCI究竟是个什么组织)(7)

高度机械化的实现,使得新疆棉花企业即使在忙碌的采摘季节,也根本用不到大量的“拾花工”,更不需要“强迫劳动”。当地棉业从业者告诉记者,新疆兵团的机械化比地方要更早,现在兵团棉花机采率已经超过九成,有的地方甚至已达100%。反而,如果按照人工采棉的效率,每年到12月都常常采不完。

“我们上班赚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过得更好,没有谁强迫我们,也不需要谁强迫。”针对美国称新疆少数民族被“强迫劳动”的言论,27岁的新疆小伙艾克拜尔·阿布来提愤愤不平。

新疆棉花:中国自己还不够用

“H&M碰瓷新疆棉花”事件发酵时,2021年3月24日晚,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发布消息,作为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我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总需求量约780万吨,年度缺口约185万吨。其中,新疆棉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

新疆长绒棉,世界顶级,做衣被,暖和、透气、舒适,长年供不应求。为满足国内需求,中国每年需进口200万吨左右棉花,近年来积极拓展进口渠道,加强与巴西、印度等重要棉花生产国合作,确保国内棉花供应链稳定。我国还建立了棉花储备制度,确保棉农无虞。至于采摘,随着我国棉花机械化采摘推广,2019年新疆棉机收比例就已经达到42%。

bch的发展(隐藏在HM背后的BCI究竟是个什么组织)(8)

封面新闻 李春 综合新华社、BCI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环球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