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文化先行。在坚决打赢脱贫这场攻坚战中,文化既能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又是转变思想观念的突破口,创新发展的加油站。筑牢贫困地区文化之基,补足信仰之钙,引领脱贫发展之舵,是脱贫攻坚的文化责任。为扛起这份责任,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扶志扶智,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惠民“送戏、送图书、送电影”下乡、旅游产业带动等方面入手,开展扶志扶智活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探索文旅扶贫新模式,助力全县扶贫攻坚。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1)

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2)

自2016年以来,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政策机遇,主动争取各级各类项目资金8879万元(其中:文体项目4551万元,旅游项目4328 万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实施乡镇(农场)文化站提升改造、“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百县万村”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农家书屋建设、电视直播能力建设、文物消防工程、世界旅游名城创建、旅游集散中心、景区智慧旅游提升改造、旅游厕所等建设项目。通过建设,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3)

为助力扶贫攻坚,实现全县27个贫困行政村文化设施全覆盖,在争取省州文化项目资金配置发放灯光音响设备132套,建设38块球场的同时,积极争取县扶贫项目资金169.8万元,其中:100万安装6个村300件健身路劲,19.8万完善29个农家书屋设备及图书,30万建设1座乡村旅游厕所,20万开展扶贫文艺作品创作及开展专题演出。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4)

与此同时,整合县委宣传部、组织部门项目资金,完善文化活动室、乡村舞台、宣传阅报栏等建设内容。通过补齐设施短板,实现了贫困村村村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阅报栏,并且做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有效提升了贫困行政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5)

“惠民工程” 精神扶贫拔除“穷根”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6)

为积极响应文艺助力脱贫攻坚的号召,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勐腊县民族文化工作队文艺工作者投身火热的脱贫攻坚实践,发掘生动素材,创作了一批主题突出的新品力作,积极开展“百团千队”红色文艺轻骑兵宣传党的十九大“精准扶贫.文化同行”、“自强、诚信、感恩”、文化惠民“扫黑除恶”等专题文艺演出活动。据统计,自扶贫攻坚以来,民族文化工作队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演出共计302场次(其中:贫困村扶贫专题演出28场次),观众达16.8万人次。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7)

每场演出现场,掌声和喝彩声不绝于耳。演员们为观众表演舞蹈《茶马古道》、《山寨喜洋洋》、《永远跟党走》、小品《装穷》、说唱《生命的红绿灯》、诗歌朗诵《希望》等精彩的文艺节目。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8)

节目内容突出歌颂党的惠民政策,赞美家乡新变化、演绎农民新生会等内容,以舞蹈、小品、歌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党的扶贫政策,号召群众自强、诚信、感恩,营造“崇尚劳动、脱贫光荣”的社会氛围和良好风尚,真正实现精神脱贫。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为农民群众送上了一台台精彩的文化盛宴。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9)

县文化馆和各乡镇(农场)文化站积极做好免费开放文化服务,在全县10个乡镇52个村委会组建了609支农村文艺队,演员人数达2万余人次。并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做好群众文艺辅导等形式,不断提高农村文艺队伍素质。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10)

组织农村文艺队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扶贫攻坚主题,编创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开展“百村千队”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等文艺演出活动。同时,还通过举办书画作品展览、送春联等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为全县如期脱贫摘帽提供精神保障。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11)

为发挥农家书屋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县图书馆加强全县81家农家书屋管理,采取举办农家书屋管理培训及实地指导方式提升书屋管理员业务水平。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12)

时开展“扶贫攻坚科普图书进村”活动,举办“我爱我书屋”演讲比赛等,努力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浓厚氛围。引导农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提高生产技能、促进增收。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13)

如今,每当人们走进“农家书屋”,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图书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每一层书架都用小纸条标注分类:少儿类、文史类、农技类、法律类、医学类......让前来借书的群众一目了然。茶余饭后,越来越多的群众喜欢去农家书屋阅览报刊,学习农技知识,农家书屋逐渐成为农民科技致富的“加油站”。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14)

勐腊县“2131”电影管理站结合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民生工程,发挥电影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寓教于乐、聚众宣传的功能,积极开展“喜迎十九大·共圆中国梦·助力勐腊精准扶贫”、“自强、诚信、感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助力扶贫攻坚”、“我们的中国梦——电影进万家”等放映活动。放映了《十八洞村》《我们村的女当家》、《最后一公里》《脱贫路上好支书》、《厉害了我的国》等优秀影片及《儿童常见病预防》《农村消防安全小故事》《无公害养鸡》《禁毒防艾扫黄打非》《农村交通安全启示录》《致命诱惑赌博》等科教宣片。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15)

夜幕降临,一听说电影队要来放电影,贫困村活动广场热闹非凡。电影开始村民们聚精会神地看电影,电影放映后出现了“完”字还意犹未尽。据统计,自扶贫攻坚以来,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808场,观众291116人次。通过观影,进一步宣传了扶贫先扶志的理念,增强了贫困户自立更生、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加强监管 规范文旅市场经营秩序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16)

随着勐腊(磨憨)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步伐的加快,文旅市场迅速发展。目前,全县运营的A级以上旅游景区景点3个(5A级景区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4A级景区望天树景区、A级景区雨林谷景区)、非A级景区景点2个(勐远仙境景区和南腊河野趣营地);有勐仑和易武2个旅游小镇,曼龙勒、曼龙代、城子和曼旦4个省级旅游特色村。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17)

注册旅行社服务网点5家(磨憨口岸3家、县城区2家),各级各类宾馆酒店367家、14289个床位,从业人员近1万余人。全县有文化经营单位127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43家,网吧46家,演艺表演1家,迷你歌咏亭6家,音像制品店2家,印刷厂3家,3D数字电影3家,广播电视采取有线、无线、直播卫星等方式传输覆盖率达100%。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18)

为繁荣文旅市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助力扶贫攻坚,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文化旅游市场管理工作有关法律法规,以管理促繁荣,以创新求发展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19)

文化旅游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联合、公安、市场监督管理、消防、交通运政等部门开展文旅市场执法检查,对企业和经营业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文化市场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及“不合理低价游”,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等旅游市场行业乱点问题进行全面摸排和检查,重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并对文旅企业开展扫黑除恶、禁毒防艾等方面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经营者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为全县各族群众和国内外游客营造和谐文明的文化休闲娱乐环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指导文旅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多措并举,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文旅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20)

旅市场的规范发展,使旅游业逐步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19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014.72万人次,同比增长18.9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5.89亿元,同比增长23.04%,旅游业对GTP贡献率达20%以上。

旅游产业带动 促农民增收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21)

围绕扶贫攻坚这条主线,县文化和旅游局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文旅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出发点,以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乡村等建设为重点,结合“123518”旅游扶贫工程,全力推进旅游扶贫示范县创建,加快实施曼龙勒、曼龙代、曼旦、勐仑城子4个省级旅游特色村,补蚌、倚邦、易武3个旅游扶贫村等建设项目,整合全县文旅资源和相关产业要素,探索创新旅游扶贫模式,促农民增收。

特色小镇街区口岸发展带动旅游扶贫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22)

推动旅游与城镇的融合发展,将城镇布局与旅游景点景区建设有机衔接,加快实施勐仑国家级特色小镇和易武省级特色小镇、南腊河滨水景观、南腊河国际商旅口岸等休闲度假项目,通过吸纳就业、培育特色餐厅、发展民宿客栈等形式解决周边农民就业问题,带动周边村寨经济发展。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23)

景区景点带动旅游扶贫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24)

重点抓好植物园、望天树、雨林谷、勐远仙境、南腊河康养度假营地等智慧景区旅游转型升级的同时,组织实施旅游“企村”帮扶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景区优势,通过合作开发、项目带动、指导培训、吸纳就业等多种形式,帮扶带动景区周边村寨建设和经济发展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25)

鼓励村民以土地、劳务、服务入股,全面参与全域旅游建设和分享成果红利。如:南腊河康养度假营地结合曼龙勒村乡村旅游建设,采取“企业 村寨 农户”合作开发的模式,配套开发傣族村寨和生态农业体验项目,通过打造周末“原生态赶摆场”,培育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民宿等,极大的实现了村民增收。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26)

全村建有乡村民宿14家77间房160个床位,乡土美食经营农家乐11家,旅游从业人员127人,占村总人口数的27.3%,2019年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208万元,人均旅游收入达4551元。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27)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28)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29)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30)

为大力弘扬传承民族文化,着力打造傣族“泼水节”、哈尼族“嘎汤帕节”、彝族二月八“百诗佳节”、瑶族“盘王节”、勐腊(国际)“贡茶文化节”、勐远仙境“文化节”“香发公主”柚子节等民族节庆文化,举办国际性体育全国皮划艇挑战赛、摩托车跨境穿越赛等赛事及举办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南亚国家商品交易暨消费扶贫活动等,在加大对外宣传,提升勐腊形象,吸引国内外客商和游客的同时,提供摊位让贫困群众在节庆赛事期间展销农特产品、特色美食、手工艺品、民族服饰等特色旅游商品,增加农民收入。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31)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32)

茶产业带动旅游扶贫

大力推进“茶产业 旅游业 茶文化体验”,以普洱茶5大古茶山所在地易武、象明为重点,实施以茶园观光、茶叶品鉴、茶古迹游览、茶特色建筑参观、茶事劳作、茶俗体验、茶艺观赏、茶商品购物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扶贫、生态茶园观光旅游扶贫、茶文化旅游扶贫、康养度假旅游扶贫。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33)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34)

如:易武省级旅游扶贫示范镇,依托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带动旅游扶贫,发展带动当地群众经营宾馆41家、餐饮小吃店56家,全镇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的农户达到2000余户。2019年,乡村旅游接待40余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877元。

非遗文化带动乡村旅游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35)

充分挖掘傣、哈、尼、瑶等少数民族文化,积极发挥非遗传承人引领带头作用,扶持发展民族服饰、文化演艺、手工艺品、特色美食、民宿客栈等产业,推动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36)

如: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勐伴河边,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小云助贫中心的规划帮助下,结合瑶族文化,通过发展民宿客栈、特色餐饮、研学论坛、民俗体验等项目,成功打造了河边村以瑶族妈妈的一间客房为主导的休闲旅游和小型高端会址经济。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37)

全村57农户建盖了瑶族干栏式木楼,装修有47套民宿客房,为农户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满足游客对瑶族文化产品的需求,开发了一系列的瑶族文创产品,主要是瑶族特色服饰、当地天然的雨林蜂蜜、土鸡蛋等。该村自2018年年底成立西双版纳雨林瑶家专业合作社以来,通过合作互助,家庭有客房或者餐厅的农户都得到了合作社相应的分红。2019年全村乡村旅游收入达到了138万元。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38)

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引领带头作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39)

如:勐腊镇曼旦村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波罕丙,依靠象脚鼓制作技艺,结合“傣族象脚鼓舞”代表性传承人优势,建立“傣族象脚鼓舞传习所开设辅导培训课程,制作实用及工艺象脚鼓,接待国内外旅游观光团队,年收入近10万元;勐腊镇曼龙村州级非遗项目代。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40)

勐腊镇曼龙村州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波光香,利用做工精细、有独特创意造型的“火轮刀”制刀技艺,年收入约8万元;此外还有傣族章哈演唱、织锦、民族服饰制作、刺绣等也为困难农民群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41)

如今这些传承人成为村民勤劳致富的带动者,文明乡风的引导者,道德教化的示范者,成为村寨的“品牌”、“名片”、“形象代表”,为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42)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43)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44)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45)

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方案(文旅融合助力精准扶贫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纪实)(46)

打赢全县扶贫攻坚战,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将全力推进旅游扶贫示范县创建,大力实施旅游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旅游特色村、民族特色村和美丽乡村,以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村群众脱贫奔康!

来源:勐腊融媒体中心 |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柴松瑞 | 审核:祝小涵

,